(5)廣泛交流,提高品位
中學生聯誼活動中往往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要盡量使氣氛輕鬆、融洽,圍繞主題交換意見。彼此應尊重對方的見解。要以謙遜的態度說話,切不可“這不好”、“那不行”地妄加評論。應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交流中要講究思想品位,不說不利於友誼的話。
(6)善始善終,圓滿結束
活動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應起身互相道別祝好;送走來賓後,應立即主動清掃場地;必要時要安排人護送對方同學回家。總而言之,要使整個活動善始善終,給人留下無窮回味。
2.校際聯誼活動
中學生校際間聯誼活動往往是在希望工程對口學校、友好學校間進行的,因此,學生更應講文明有禮儀。第一,這類活動的參與者不隻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整個學校,從每個同學的言談舉止之中,可以看出一個學校的學風、校風,體現一個學校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這些都關係到學校的聲譽。第二,這類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校際間的交流,互相學習,增進友誼,任何禮儀上的疏忽,都可能給聯誼活動帶來不良影響,而有悖活動目的。校際聯誼活動往往是由學生會組織,對多數學生來說,隻是活動的參與者,在此,我們隻就中學生參加活動時應注意的禮儀闡釋一下。
(1)行為禮儀
要準時列隊入場,對號入座,不大聲喧嘩,不瘋打追鬧。在場內不隨便走動,如果離開座位需打擾他人時,要注意禮儀,應說“請”“謝謝”,不可硬性穿插,更不可推搡。
(2)儀表禮儀
最好統一著裝,身穿校服,佩戴校徽。注意整潔,精神振作,麵帶笑容,舉止大方。
(3)活動禮儀
聯誼活動往往既有統一安排的節目,又有自由活動時間,因此,在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禮儀。在統一安排的活動中始終要守秩序。要與活動主持人和活動承擔者積極配合,主動溝通交流,為精彩的場麵喝彩,不可起哄、尖叫,視具體情形適時鼓掌;服從安排,聽從指揮。在自由活動時,做到自由但不散漫,個人的行動服從大局的行動。與人交談聲音不宜過高,不能說些與活動無關的話,也不要為自己所能而津津樂道;行走注意禮讓,不能目中無人,橫衝直撞。在組織者宣布聯誼結束時,主動同自己附近的對方學生道別。
(4)言語禮儀
聯誼活動避免不了要和對方交談,在交談中要注意談吐,要文明不要粗俗,要自然不要拘束。談話時要目視對方麵部,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東張西望,不要手腳不停,不要漫不經心,不要嗬欠連天。
3.國際間的聯誼活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加,國際間中學生的聯誼活動也越來越多了。那麼中學生了解這一方麵的聯誼禮儀是很有必要的。此類聯誼活動除了和其他聯誼活動有相同的禮儀要求之外,還有其特殊的禮儀。
(1)不卑不亢,以禮待人,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展示禮儀之邦的文明風範。要時刻想到自己是在代表著祖國和人民同國際友人進行交流,不要阿諛奉承,也不要心高氣傲;不要貶低別人,也不要妄自菲薄。
(2)了解對方的禮俗、禁忌等有關知識,尊重他人人格。在聯誼前要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對方的禮俗、禁忌,以免失禮於人。
(3)尋找共同語言,求同存異。
(4)遵守國家法律。不能忘乎所以,胡說亂道,以致有損國格人格。
勞動、軍訓的禮儀
1.勞動實踐的基本禮儀
勞動實踐是大課堂學習活動。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人際關係,均不同於在學校裏。因此,除了遵循學校及社會的有關禮儀外,還有特殊的禮儀要求。
(1)尊敬師傅。勞動實踐的目的是學習勞動技能技巧,體驗勞動的平凡與艱辛,學習勞動者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因此,要特別尊重師傅,聽從其指點。勞動中,要按師傅的要求做,不要自己獨出心裁。對師傅的批評要虛心接受,不要辯解、反駁、“回嘴”,要冷靜想一想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不要強調自己對的地方或強調師傅批評自己的態度與方法。
尊敬師傅還表現在:把師傅看做自己的長輩,行晚輩的禮儀。如幹完活休息時,要請師傅先坐下,端茶倒水照顧師傅。自己能幹的活要主動幹,並且請師傅指點,不能要求師傅跟自己一樣,那很失禮。
(2)遵守勞動紀律。勞動紀律是生產勞動的保證和必需,所有的人概不例外。從人際關係上說,遵守勞動紀律又是一種禮儀。比如在工廠裏,不遵守勞動紀律,輕者妨礙別人工作,重者造成重大事故,損害全廠工人的利益。對於學生來說,遵守勞動紀律,更是敬重師傅的一種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