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新疆美景(1 / 2)

西域風景。在書上讀到天山天池,在歌裏感受戴花帽的姑娘,在傳說裏搜尋樓蘭古城,在現實裏觸摸飛沙雪粒與胡楊,來了,遊走城市的邊緣,或站在一個荒僻的角落,看寒山孤月的冷,看烈風老樹的殘,美景都固定在浩翰荒漠中,擬或白雪皚皚的高山上,似乎近在咫尺,無奈卻遠在天涯。

走在街上,二道橋大巴紮,風情最濃,有天外的方言,和奇特的建築在紅山腳下,仰望那座肅穆的鎮妖寶塔,三三兩兩的遊人,怡然踏雪,從燕兒窩到妖魔山,驚奇於名字的由來,從倉房溝到三屯碑習慣於城市的麵孔,從南至北穿過河灘高速,卻時常無奈城市的擁堵,群山環擁著,擋不住風沙的腳步。

獨倚在門邊突然看到了月亮,此時真正體會,漂泊天涯的蒼茫,山似乎不遠,而月猶顯慘淡,月色如桔的黃,禁不住的聯想,是因為月牽掛著大山,還是大山挽留了月亮。

傍晚婚禮,傍晚時分,鼓聲鏗鏘,車隊從遠方而來,原來是誰家迎娶新娘,真想隨車隊同往,討一碗奶茶,盡情地啃著手抓羊肉,在喜慶的歌舞裏,靜靜等待,看哪位漂亮小夥,輕輕掀起你的紅紅蓋頭。

樹假如過分地虛誇自己,或者膨脹著空泛的欲望,受傷的注定是自己,選擇全身心的凝聚,團結一致的抱緊,就是為了抗爭著,而頑強地生存。

這裏的秋天很短,就在一個轉身,雪花就翩翩而來了有時甚至與日月同舞,早晨以及傍晚,千萬別讓尖利的風撫摸你的臉,那種感覺絕對不夠浪漫,看那郊外的平房區,鑽出了一道道溫暖的炊煙,曾經的遠山,與天已找不到那條分隔的界線

味道:夜的縫隙中,哈密吐魯番,未看清臉就一掠而過,一望無際的瓜田,還有架上累累的葡萄,隻是擦身而過的記憶至於庫爾勒南疆北疆,被山阻隔得深遠,又何談天山上的雪蓮,隻是從琳琅滿目的店堂上,去感覺和田玉,英吉沙的刀子,還有更多的野草和蟲獸,拌麵大盤雞手抓飯,隨處飄蕩的多是饢與羊肉串的味道。

異域女人:在大街或者車上,裹頭巾著長裙的異域女人隨處可見,既戴花帽又穿長衫的阿凡提少了,其實衣裝隻是區別的一點,最顯著的還是,她們的麵貌特征以及語言美在眼睛,深邃清澈,睫毛長長,睫毛彎彎,我可以與之比肩而站,然而卻很少有共同語言,往往年齡將她們分隔開了,年輕的似乎離傳統越來越遠,那些中年以後的,卻被生活充實的越來越飽滿

天空中的鷹: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叫你鷹,我沒有請教相關的學者,在秋天,你瀟灑地於空中漫步,我發現你們並不孤獨三五個或者更多,悠悠地向天際飛去。

感受西域:偶爾突兀地想起王洛賓的浪漫故事同,偶爾靜下心聽刀郎和著風沙的歌聲,偶爾站在雪花漫舞的山角尋覓塵封的記憶,偶爾守著彎月殘星的寂寞,細聽消逝於大漠裏的駝鈴,樹葉一場雪後突然告別了歲月,與秋一起滿地飄零,尤其山野還有房頂的炊煙,冬天裏終於讓你知覺人在天涯的痛,近距離品味異域女人,換了裝束卻難以換去麵孔,睫毛似迷人彎月,彎成多少年華若水的夢,如果胡子是男人顯著的標誌,那麼頭巾和長裙依然是,維家婦女沿襲的傳統,風俗或講究隻是從別人嘴裏說出,肉孜節古爾邦節的隆重,火焰山羅布泊還有塔裏木,都是朵朵飄動的雲,在一個節日的匆忙轉身,化為流落他鄉的遙遠記憶。

——新疆一直是我一個夢,隻是偶爾聽些朋友的介紹,從電視或者書本上略知一二。因為新疆的遙遠,許多的傳說,包含著神秘。在我心裏,對於她隻是一個遙遠的夢,充滿了無限的神往。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與新疆有了一次簡接的接觸,我讓參觀了烏魯木齊國際大巴紮,欣賞了民族歌舞,品嚐了風味大餐。一路登高,瀏覽了美麗的天池,聆聽了天池美妙的傳說。不辭疲勞,追尋回味著曆史的奇跡——坎兒井和高昌古城。長途奔波,祈求著能看到傳說中的水怪,完全醉心於人間仙境的美妙和神奇——夢一樣的喀納嘶湖……還有那五彩灘天然變幻的色彩,吐魯番流蜜的葡萄以及火焰山的熱情……雖然行程匆匆,但移步換景之間,總算將心在山水和曆史中淘洗了一番。

靜下心來,攤開新疆幾天來浮光掠影的照片,觸目皆是無垠的曠野,戈壁荒原反襯下深深淺淺的綠。忘不了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紮(“巴紮”即漢語“市場的意思”)。它具有濃鬱的伊斯蘭建築風格,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於一體,是新疆民族風情的展示中心。忘不了五彩灘那斑斕的色彩。五彩灘一河兩岸,清澈的額爾齊斯河兩岸,一邊有綠洲和沙漠,一邊有顏色多變,錯落起伏的雅丹地貌,它跌宕起伏,赭、褐、黃、紫、藍等顏色多變,色彩豔麗,鬼斧神工。行走在五彩灘中間,眼花繚亂,就像置身於天然彩色的地毯之上。忘不了美麗的天池。天池古稱“瑤池”,傳說中是西王母宴請周王之地。天池像一位美麗的少女,閑逸安靜,恬淡動感。她坐落在高海拔的群山之中,綠樹映襯,清波蕩漾,像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遠山之上點綴著白雪,雲霧縈繞在四周,遠處的山泉叮咚彈撥,仿佛在時時傳送著神話傳說中天子與娘娘那醉人的愛情故事,讓人留戀往返。它的動人故事,有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作為證:“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