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下午,吐魯番突然刮起大風,正欲拉動窗簾防塵入侵,忽然看到陰霾的天空上,懸掛著一輪彎月,周圍環繞著密雲,而彎月風采依舊,全然不顧密雲的侵襲,照常放射著迷
人的光芒。這奇異的景象,就像一個情感的鉤子,一下子勾起我吐魯番四十多年賞月的回憶。
人們常說,四季分明的地方才是好地方,雖說吐魯番的春天和秋天日子短些,而悠長的夏天格外令人著迷,以至於廣大的遊客都充著這個季節來吐魯番觀光。由此,我認為吐魯番就是四季分明的地方。
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依我在吐魯番盆地生活四十多年的時光裏得出不同的感受,那便是吐魯番的夏天時光最長,風光最美。吐魯番四季的月夜,當然就屬於夏天的最為美麗,最能動人。
我在鄉村的瓜棚裏欣賞過月光灑滿瓜地,把滿園的瓜秧染成墨綠色純美的場景;我在坎兒井的小溪旁欣賞過月光沐浴流水,把滿渠攪得銀光閃閃動人的場景;我在戈壁的沙棗樹下欣賞過月光親吻大地,把整個盆地變成銀色的光海壯觀的場景……然而,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在葡萄溝的夜晚欣賞月光透過藤蔓,把世界上最長的一溝葡萄園渲染成詩意的小夜曲迷人的場景。那是怎樣一個動人心魄的月夜啊!
當晚,我陪同幾位同學,專程來到葡萄溝家訪點宵夜。家的庭院,簡直就是葡萄溝的縮影。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溪,從院子裏蜿蜒穿過。渠邊挺立著高大的新疆楊,坡上坡下盡是葡萄架,兩排高低不平的建築錯落有致,掩映在濃密的葡萄滕裏。葡萄架下兩排一色木製炕式餐桌井然有序,分布在綴滿葡萄的棚架下。通道裏,擺滿無花果、石榴、月季、桑葉牡丹等各色盆栽花卉,與滿園的葡萄一起,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陣陣幽香。
客人們在充滿詩意的葡萄深宅大院裏,在這彌漫著維吾爾族濃鬱風情的仲夏之夜,自然會放下文人固有的那份矜持,品美葡萄、吃手抓肉、喝高度酒,談天說地,東南西北,歡暢無比。我不勝酒力,喝了幾杯之後,就讓導遊阿依古麗陪他們盡興。我獨自走出院子,沿著渠邊幽靜的小路,漫無目的地走著,這才發現幽深的葡萄架上,懸掛著一輪圓月。來的時候,誰也不會關心葡萄溝今夜會不會有月亮,更不會注意月亮是什麼時候升起來的。此時,我也是意外發現,更襯托出了月夜一個“靜”字。原來靜也是一種享受,它可以讓繁雜躁動的心漸漸地安寧下來,不在思想人世間複雜的是是非非。
月亮就這樣與我同行,我走到哪裏,它跟到哪裏,無聲無息的暗戀,坦然而執著,令我感動。月光如水,溫柔的蔓延開來,葡萄溝整個世界仿佛沉浸在銀色的月光中,把白天人聲鼎沸的葡萄溝變成充滿溫馨靜謐的月夜。我置身在這溫柔恬靜的月光之中,月光輕輕的落在了我的頭上,調皮的灑滿了我的衣服,輕柔的撫摸了我的身體,縷縷柔情溫暖了我的心。我完全被籠罩在聖潔的氣氛裏,心靈也在這聖潔中實現了升華。
我不覺已來到通往山坡的路口,索性登上山坡,體驗一回登高望月的情致。平時說吐魯番神奇,總找些地理、氣候特點來詮釋,常說吐魯番高溫的威力大,大到火焰山腳下的沙子能蒸熟雞蛋;常說吐魯番終年無雪少雨,缺水的盆地卻盛產葡萄、哈密瓜等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物產……此刻,我站在葡萄溝岸邊的土山上,瞧一瞧與之毗鄰的一溝葡萄,突然感覺到吐魯番之神奇,完全體現在自然世界的和諧上。庫木塔格沙漠毗鄰鄯善縣城,卻能曆代友好相處;交河、高昌兩座用生土夯造的故城,曆經千年風雨而巋然不動;夏季攝氏溫度居全國之冠,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卻個個如蘇杭的美女後生;浩瀚無垠的戈壁、肆虐風物的大風,卻能容得下一塊完美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