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吐魯番月夜(一)(2 / 2)

這突如其來的感受,越加堅定了我的想法:吐魯番就是一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奇之地。我懷揣著這樣美好的願望,一直走到山頂。山頂之處,其實就是火焰山的尾段。月光下的山體睡著了,就像山下葡萄溝的睡姿一樣純美。我的腳下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土山,在月光的洗滌下,一溝的葡萄把褐色的山體襯托得像一幅油畫,色彩分明,情趣盎然。月光毫無保留的灑向山間,灑向溝壑,幽靜的令人心馳神往。一陣輕風拂過,平靜的葡萄溝掀起一道道淺淡的波浪,葡萄葉輕吻著葡萄藤,發出輕輕的擁抱聲,在寧靜的月夜中顯得分外輕悠,一同沐浴在月光裏的土山,偷偷的吐了吐舌頭,露出了會意歡欣的笑容。

我不想再走了,折回頭來到山坡的亭子間,坐在石凳上,抬頭仰望湛藍蒼穹中的明月,我不知不覺中陶醉在溫柔的月夜裏,思想意識仿佛已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沉思冥想之際,從朋友相聚的地方飄來了《阿依古麗》纏綿的歌聲。在眾多的新疆民歌中,《阿依古麗》是我的鍾愛。我的朋友大都知道我喜歡這首歌,尤其是酒喝到酣暢時,就會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抒發情感。我心裏明白這是我的客人在向我發出召喚。我戀戀不舍的走下了山坡。

四季中,吐魯番夏天的夜空最美麗迷人,我始終這樣認為。當晚霞收起最後一道光束,夜晚便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慢慢打開。湛藍色的夜空就像美麗的月光湖,靜謐、廣闊、神秘。月亮的光輝無私的灑向綠洲大地,田野、村莊、樹木,披著銀色的薄紗,靜靜的睡著了。隱約的火焰山和著月光湖的鼾聲靜臥在月夜的懷抱裏,做著甜美的夢。

每每此刻,我都會想起對月情有獨衷,詠月如癡如醉的大師級詩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這首著名的《月下獨酌》,堪稱是古代詠月的傑出代表作。詩人與月共飲,與影共舞,與月光、月影相約重逢的浪漫情感,不知感動了多少善男善女;白居易“月點波心一顆珠”、“新月一張弓”的奇特比喻,更是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則突破時間的局限和空間的阻隔,讓寄情明月共同的愛把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詩人借明月向正在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送去了一份美好的祝願。

在大自然的景物裏,月亮極具浪漫色彩,極易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能讓人聯想到初生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圓滿的生活;一輪明月,能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這就是月亮給予人們的感覺,人們也就對月亮寄托了關於人類諸多的美好願望和無限憧憬。

人賞月的收獲,取決於自己的欣賞興趣與能力。縱觀古今詠月詩篇,燦若星河,然能讓我為之傾倒的是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一生僅留下兩首詩,而憑一首詩“孤篇蓋全唐”者獨張若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