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稱西域,它曆史悠久,富有深厚的人類文明底蘊。據資料記載,2000多年前,西域一直受匈奴統治和掠奪,西漢以後,才正式歸入漢朝版圖。自前西漢的張騫通西域之後,絡繹不絕的商旅駱隊載著絲綢、陶瓷、茶葉、絲織品,由中原經過黃沙漫漫的漠地,經帕米爾高原到波斯、羅馬Z又從西方駝上棉花、糖、玻璃、香料,翻過蔥嶺,穿過荒漠,直到中原,形成一條繁忙的商路。後人將這條連接中西文化經濟的商道稱為“絲綢之路”。可以說,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頻繁交流,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凡去過新疆的人大都會知道,我們通常所提及的絲綢之路,其中國段主要都在新疆境內,古老的絲路留下了許多中西文化沉積,這些都可以在新疆現存的文物遺跡中找到: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廟、古驛站、古屯田遺址、古墓葬及千年幹屍等各種文物留存,無不向八方遊人在展示古西域的輝煌和博大精深。
這裏,旅遊景點多多,具有濃鬱的異域風情。置身於新疆,所見,所聞,所感,無不使人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渾成。放眼望去,那巍峨綿延的高山,高聳人雲的雪峰,那蒼翠無邊的雪鬆雲杉,晶瑩剔透的冰川,碧澄玉潔的湖泊,還有浩翰無垠的戈壁沙漠、遼闊的草原及各種珍稀動植物。最為壯美的是,冰川與火洲為鄰、沙漠與綠州相映、一湖多色與一山多景的奇特景觀,難怪有的遊人發出這樣的感慨,無數個景點猶如無數道美味大餐,真個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不僅如此,所到之處,47個民族、8種宗教的民族及民俗風情,各種民族風格的建築、服飾、歌舞、習俗、美食等所組成的新疆旅遊,是一道靚麗迷人的風俗風景畫,吸引著四方旅遊客來此休閑、度假、旅遊,或尋幽訪古,或冒險探勝,或覽景獵奇……
新疆神秘而又讓人幻想的地方,不僅風景美,人更美。一次的一次在我腦海想起那一幕幕,那裏人們很熱情,好吃好玩一樣都不會少介紹,美美的各式用葡萄做的美食,香甜的哈蜜瓜,烤羊肉串,民族的舞蹈扭脖子,那裏男女老少個個都能歌擅舞,特別是晚上圍著火,一群的男男女女在火邊跳著舞,另一些人用歌聲在唱那首用來歌頌愛情、友誼和青春,熟悉的歌謠“達板城的石路硬又長啊,西瓜大又甜哪,達板城的姑娘,辮子長哪,兩支眼睛真漂亮啊……”
走進新疆,無論你是到雪域冰峰之巔,還是茫茫大漠深處,無論是維吾爾、還是刀郎,隻要有人哼唱十二木卡姆序曲,手鼓就會敲響,鼓聲響起,人們隨著鼓聲開始歌唱,如癡如醉的哼唱,漸漸變成旋律歡快曲調優美的合唱,那宛如天籟之音的歌聲,傳到原野、傳到巴紮。於是,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具、脫下身上的袷袢,從四麵八方集聚到一起,一次熱鬧的麥西熱普就開始了。無需選擇場地,無需選擇對象,人們開始舞蹈,舞者追隨音樂、踏著鼓點、揚手頓足、搖擺旋轉,擊掌聳肩,情緒熾烈,那熱情奔放的樂曲、輕巧優美的舞姿,令人心馳神往。如果你在場,還沒有加入舞蹈,他們就會旋轉到你麵前,真誠地邀請你,你無法拒絕。記得那些在新疆的日子,與人們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也曾拋卻煩惱與迷惘,與他們快樂舞蹈,縱情酣唱。
走進新疆,你就走進了音樂舞蹈的曆史,在漫漫的曆史長河裏,音樂和舞蹈隨歲月流淌,古老的龜茲樂舞,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現代維吾爾舞蹈中,仍然包含龜茲樂舞的元素,你可以看到唐代詩人白居易描述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歌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唐代詩人李端敘述的《胡騰舞》:“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軟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是優美的龜茲樂舞,孕育了舉世聞名的十二木卡姆,它隨阿史那公主進入中原後,影響過唐代著名的歌舞“霓裳羽衣”;也成就了當代的西部歌王:“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臉,你的眉毛細又長,好像那天上的彎月亮.....”那優美的旋律、浪漫的情懷,隨著曼妙的歌聲飛出了天山、飛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