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患眼並發其它疾病的超聲乳化手術(四)(2 / 3)

三、手術技術

若葡萄膜炎處於靜止狀態,則大多數病例都選擇接受經前路的超聲乳化手術。若炎症處於活動期或存在慢性黃斑水腫,應采用超聲乳化和玻切聯合手術。多數醫生選擇傳統的經平坦部的玻切聯合超聲乳化手術,部分作者對存在玻璃體全脫離的患者采用經前路的超聲乳化聯合玻切手術。

(一)超聲乳化手術

我們選擇超聲乳化方式摘除白內障。這種手術方式切口小,損傷小,術後炎症反應輕。這種技術可使年輕的和使用了大量皮質類固脂激素的患者受益。對兒童患者麻醉采用全麻。一般對成年患者我們不建議采用表麵麻醉的方法。局麻采用球後或球周阻滯。如果不植入人工晶狀體,我們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如果計劃植入硬性PMMA 人工晶狀體,則采用角鞏膜緣或鞏膜隧道切口。

常規應用粘彈劑解除粘連。一般可采用含透明質酸鈉和硫酸軟骨素的Viscoat,或高粘滯性的Healon GV等。許多葡萄膜炎的病人同時有瞳孔開大肌硬化或嚴重後粘連的存在,對於這些病例可采用虹膜恢複器解除粘連。若瞳孔仍比較小,則使用彈性虹膜牽引器。盡量嚐試連續環形撕囊。如果不成功則改為開罐式截囊,但超乳時要加倍小心。

對硬核采用乳化劈核技術。對於隻有軟核的年輕病人,乳化吸引就足夠了。

完全清除皮質對減輕術後炎症是至關重要的。前囊膜後表麵也應該作吸引,以徹底清除晶狀體上皮細胞。提倡縫合切口。

對易發生粘連的葡萄膜炎患者,建議行預防性虹膜周邊切除。對於植入人工晶狀體的病例,也有術者建議行虹膜周切。對做了玻切且切除了後囊膜的病人則不需要虹膜周切。

對前部玻璃體膜形成嚴重的病例,後囊中央撕囊後應進行玻切。如果玻璃體腔內嚴重纖維化增生且有滲出的患眼,應采用經平坦部的玻切手術。

(二)白內障-玻切聯合手術

對葡萄膜炎合並藥物導致玻璃體炎的病例,選擇經平坦部玻切聯合晶狀體切除的手術方式。這一技術對合並慢性青少年性關節炎或平坦部炎的患者來說效果更好。從技術上講,如果晶狀體切除是通過平坦部玻切實現的,就可以避免術中角膜變形引起的散光。但這一技術也有缺點:如後房型人工晶狀體需縫線經睫狀溝固定;殘留的前囊膜需切除更大的範圍;從殘留的前囊膜後表麵吸除皮質碎塊存在潛在困難;另外,切除硬化的晶狀體核也很困難。

超聲乳化聯合經平坦部玻切具有許多其他技術不具備的優點:

1.在玻切後植入人工晶狀體,可以迅速重建視功能,為不適於術後佩戴眼鏡的病人恢複視力。

2.若打算行經角鞏膜緣白內障摘除聯合經平坦部的玻切手術,應先做鞏膜上的玻切切口,固定灌注頭,上方鞏膜穿刺口用鞏膜塞塞緊。在完成超乳和玻切後行後囊切開或撕開,因為這樣可以使眼前後段勾通,有利於術後抗炎藥物起作用。

(三)人工晶狀體植入

目前許多醫生把慢性葡萄膜炎作為植入人工晶狀體的相對禁忌證。睫狀溝縫合後房型人工晶狀體及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狀體一直是禁忌,囊袋內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目前尚有爭議。一些醫生不建議對慢性葡萄膜炎的患者囊袋內植入人工晶狀體,但也有研究者建議如果在圍手術期給以合適的抗炎治療,有選擇地對葡萄膜炎病例行囊袋內植入人工晶狀體並不額外增加手術的危險性。

對於任何類型的葡萄膜炎病例,都不應使用前房型人工晶狀體。有作者提倡使用單片式PMMA 後房型人工晶狀體,試圖預防聚丙烯襻可能引起的補體激活。表麵處理(如肝素)的後房型人工晶狀體也引起了相當的關注。肝素表麵處理的人工晶狀體是通過靜電吸引的方式將肝素覆於PMMA 後房型人工晶狀體的表麵,它可以減少炎症細胞在人工晶狀體表麵沉積的數量和程度;即使不能預防或阻止纖維素性葡萄膜炎的進展,細胞與人工晶狀體的粘連也會受到抑製。與未經處理的人工晶狀體相比,經肝素處理的人工晶狀體表麵沒有細胞粘附,炎症並發症的發生率明顯下降,人工晶狀體的透亮度也大大提高。最近的實驗研究顯示,植入過程中的機械刺激可以損傷夾持部位的肝素膜,臨床影響尚未可知。

PMMA是對慢性葡萄膜炎患者最早使用的人工晶狀體材料。它的生產工藝經過數十年的優化,經實踐證明無生物活性,很穩定。近年來,人們開始慢慢地接受矽凝膠、水凝膠等作為人工晶狀體的材料。目前又產生了新一代的用於小切口手術的丙烯酸酯折疊式人工晶狀體。

與其它類型的人工晶狀體材料(PMMA、經肝素處理的PMMA以及水凝膠)相比,矽凝膠材料應用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後顯示了較重的炎症反應,如前房嚴重炎症反應、撕囊口完全閉鎖及後囊混濁率的增加。

小切口的白內障摘除手術可以聯合使用丙烯酸酯人工晶狀體(折疊式PMMA 人工晶狀體)。這種材料應用於慢性葡萄膜炎的患者,目前尚缺乏足夠的臨床資料。從應用於其它類型的患眼來看,已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效果。

對僅有一隻有功能的眼的患者,手術者可考慮不植入人工晶狀體。

四、術後治療

術後治療包括繼續術前用藥並逐漸減量。

推薦的術後用藥:

1.繼續激素點眼,1%強的鬆龍術後1周內每天8次,數月內逐漸減量。

2.1%托品酰胺每天4次,連用4周。

3.若眼壓升高,使用β受體阻滯劑或口服乙酰唑胺。

4.口服強的鬆,1mg/kg/天,2周後減量再用2周,總共1個月。

5.持續性的無法用藥物控製的高眼壓需行濾過性手術,術中在鞏膜瓣下用0.02%絲裂黴素2分鍾。白內障術後瞳孔區膜形成可以通過經平坦部玻切解決。

6.慢性葡萄膜炎病人白內障術後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黃斑囊樣水腫,發生率為50%,在視力低於20/40的病人中的發生率為80%。黃斑囊樣水腫的治療可通過口服乙酰唑胺,局部點非甾體類抗炎藥,或局部/球周及全身應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