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債券是安全穩定、能取得最多利潤的投資方式,被人們稱為”無風險證券“。因為債券的收益率比銀行儲蓄存款利率高,收益所得無需繳納利息稅,更重要的是其安全性高,風險較小,收益穩定,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在投資風險加大的今天,投資債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最適合投資。

債券的含義和分類

1.什麼是債券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籌措資金的時候,向投資者發行、按照承諾的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通俗地說,就是政府、銀行或者企業資金緊張,想要向別人借錢,就發行債券,規定利率,讓投資者購買。這一點和定期存款比較相似,但不同的是,債權利率高一些,投資者持有的是債務憑證而不是存單。

債券包含了以下四層含義:債券的發行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機構)是資金的借入者;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是資金的借出者;發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時期還本付息;債券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

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債券是發債人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按票麵標的麵額、利率、償還期等給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債券的基本內容有:

(1)發行額度。根據發行人的資金需求,所發債券種類及市場狀況決定。發行額定得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債券的發行及交易。

(2)償還期限。根據發行人對資金需求的時間長短、利率的升降趨勢、證券市場的發達程度等確定。

(3)票麵利率。票麵利率是指債券的利息與債券票麵的比率,根據債券的性質,信用級別及市場利率決定,它會直接影響發行人的籌資成本。

(4)付息方式。分為一次性付息與分期付息兩大類。一次性付息有三種形式:單利計息、複利計息、貼現計息。分期付息一般采取按年付息、半年付息和按季付息三種方式。

(5)發行價格。主要取決於債券期限、票麵利率和市場利率水平。發行價格高於麵額為溢價發行,等於麵額為平價發行,低於麵額為折價發行。

(6)償還方式。分為期滿後償還和期中償還兩種。主要方式有:選擇性購回,即在有效期內,按約定價格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定期償還,即債券發行一段時間後,每隔半年或一年,定期償還一定金額,期滿時還清剩餘部分。

(7)信用評級。即測定因債券發行人不履約而造成債券本息不能償還的可能性。其目的是把債券的可靠程度公諸投資者,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2.債券的分類

(1)按照發行主體劃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企業或公司債券和國際債券。

a.政府債券

政府債券就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包括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保證債券。其中,中央政府債券就是通常所說的國債。它由一個國家政府的信用作擔保,所以信用最好,被稱為金邊債券。地方政府債券由地方政府發行,又叫市政債券。它的信用、利率、流通性通常略低於國債。

b.金融債券

金融債券就是由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其信用高、流動性好並且安全,利率高於國債。

c.企業或公司債券

企業或公司債券就是由一般企業或股份公司為籌資而發行的債券。發行公司債券一般是為企業籌措長期資金。其風險高、利率也高。

d.國際債券

國際債券就是由外國政府、外國法人或國際組織、機構發行的債券,包括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兩種形式。

(2)按照利息支付的方式劃分、可以分為貼現債券和附息債券。

a.貼現債券(零息債券)

指債券券麵上不附有息票,發行時按規定的折扣率。以低於債券麵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麵值支付本息的債券。貼現國債的發行價格與其麵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由於是貼現發行,債券的利率一般不會印刷在債券票麵上,我國從1981年到1992年發行的國債都是零息國債。

比如:投資者以70元的發行價格認購了麵值為100元的5年期債券,那麼,在5年到期後,投資者可兌付100元的現金,其中30元的差價即為債券的利息,我們就可以認為,該貼現債券的發行年利率為:(100 -70)/70/5×100%=8. 57%

我國於1993年開始發行貼現債券,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b.附息債券

附息債券,是指在債券券麵上附有息票的債券。或是按照債券票麵寫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債券。息票上標有利息額、支付利息的期限和債券號碼等內容。持有人可從債券上剪下息票,並據此領取利息。附息債券的利息支付方式一般會在償還期內按期付息,如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債券是投資的首選

金融市場存在著一個既能獲得高於銀行儲蓄存款收益率,又能保持安全和穩定的金融投資方式,那就是債券投資。原因是穩健的收益和相對高的利息,讓人們覺得放心可靠。所以,對於追求回報穩定的20幾歲年輕人,拿出一部分資金投資債券是個很好的選擇。

債券是國民金融資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債券期限結構中,既有3個月、6個月、9個月的短期債券,也有1年、3年、5年、7年的中期債券,還有10年、15年、20年的長期債券,初步形成了短、中、長相結合的債券期限結構。在債券計息的方式上,主要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在債券的付息方式上,主要有貼現、零息、附息三種方式。在票券形式上,有憑證式和記賬式兩種。

在眾多投資產品中,債券以其風險低、收益穩定和流動性強而成為投資者心目中較為理想的投資對象。國債和儲蓄相比,高息、免稅、信用等級更高;和股票相比,風險低、波動小、取息有保障、到期無虧損。尤其是對於缺乏投資經驗、追求穩健回報的20幾歲投資者來說,債券這一投資工具簡單方便,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具體來說,債券有以下優勢:

1.簡單方便,易於為大眾接受。債券投資屬於債權性投資,因此,債券持有人隻是定期獲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這種投資方式簡單明了,技術含量不高,適合普通百姓。

2.債券投資的風險較小,債券具有規定的還本付息日,其求償權位於股東之前,因此債券投資到期能夠收回本金。特別是政府發行的債券,由於有國家財政力做後盾,其本金的安全性比較高,通常視為無風險證券。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係,收益比較穩定。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3.債券投資的收入較穩定。它的收益是按照票麵金額和票麵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及債券轉讓的差價,與發行公司的經營狀況無關。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益;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因而債券投資的收益比較穩定

4.債券價格的波動性較小。債券的市場價格盡管有一定的波動性,但債券的價格畢竟不會偏離其價值太多,其波動性相對較小。

5.市場流動性較好。許多債券如政府及大企業發行的債券,一般都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迅速出售,也可以抵押,隨時可以變現,具有較好的流動性。

6.操作彈性大。對投資者來說,手裏擁有債券,當利率看跌時,可以享受債券價格上漲的差價;當利率上揚時,可以將手頭利率較低的債券出售,再買進最新發行、利率較高的債券。即使利率沒有變動,仍然有利息收入。總而言之,是十拿九穩地賺錢。

正因為債券投資的這些優點,很多百姓一直鍾情於國債。2007年底,財政部發行第三期憑證式國債。一大早,銀行外就站滿了排隊購買的市民。北京銀行在全市的119個網點開門後僅用半個小時就賣光了,下午各大銀行的國債基本售完。由此可見,債券是20幾歲投資者的首選投資方式。

投資債券有其獨有的優勢,債券投資者無需像銀行儲蓄存款者一樣,為了省事把自己的資金存放在銀行裏睡大覺,以至於收益率甚微;債券投資者也不會像股票投資者,尤其是短線投資者那樣每天驚心動魄地關注於股票市場的起伏跌落,從而承擔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國庫券具有期限短、政府擔保、無違約風險的特點,成為了風險最小的債權。

如何巧妙買賣國債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但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