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成功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方便麵——雞味方便麵。它在市場上一露麵,便被迅速搶購一空,成為風靡全球的食品。全世界每年大約要消費120億份方便麵。安藤百福創造了成長為現在擁有2500億日元市場的巨大產業——方便麵條。
1955年,安藤百福在大阪經營一家以加工、販賣食品為主的公司——三喜殖產。當時,日本政府采取從美國大量進口小麥的方針,為了刺激麵粉使用量,極力提倡公眾消費麵包。安藤百福作為食品的經營者,對這一切當然了如指掌,也知道麵粉比較容易搞到手,但依照他的主觀想法是不願意加工麵包的。一個念頭總在他的腦海裏打轉:用麵粉做別的食品不是也可以嗎?
安藤百福每天工作結束回家的時候,在池田車站總能看到許多人擠在飯鋪前等著吃熱麵條。天長日久,便啟發了他的靈感:“麵條一定有銷路。”
其實,在日本,早年就有一種叫幹麵條的保存食品,但它的缺點是需要用開水煮20多分鍾才能吃,而且還得準備調料。安藤百福要做的,並不是一般的麵條。他要生產的麵條是一種可保存的食品,是“隻要用開水一衝就可以吃”的麵條。這個目標是他當時就確定下來的。盡管他的想法在職工中得到的是一片冷淡的反應,安藤百福並沒有因此而退卻。他在自己坐落於池田的住宅中搭起一間簡易的工作棚,買了一台軋麵機,一個人開始試製工作。1958年8月,安藤百福研製的第一批方便麵——“雞肉方便麵”終於麵市了。這年年底,安藤百福把公司改名為日清食品公司,正式開始生產、銷售方便麵的業務。起初,批發商們把“雞肉方便麵”當做是一種時髦的“新鮮貨”,對它敬而遠之。但它很快被當時創立的超級市場“家庭主婦的商店大榮百貨店”當做熱門貨經銷。到1959年4月,就已經出售了1000萬份。
外國的投資者和日本的新聞記者常常問日清公司總經理安藤百福:“日清成長的秘訣是什麼?”他的回答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企業家必須有挑戰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不會搞出熱門商品。”“商品是活的東西,必須滿足現代人的生活和嗜好,不斷進行研究開發。”
我們說要開發獨家的產品,但也並非說一定是要有多大的發明多大的創造,實際上對於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產品,同樣屬於我們的開發之列。也就是說,不管是什麼產品,隻要具有獨特性,能夠賺錢,都值得你去開發。
32、靠革新增強競爭力
不斷地進行革新,是企業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前幾年,冰箱在日本市場上嚴重滯銷,零售價以每年5%的幅度下跌,各廠家叫苦不迭。然而在1998年2月到1999年2月的一年,冰箱的銷售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1%。冰箱在日本已相當普及,市場是如何又由冷變熱的呢?答案在於日本冰箱廠家的技術創新。比如三菱公司發現-18℃時把肉食凍硬,0℃左右的冷藏室無法凍肉,兩者都有缺點,於是,增加了-7℃的軟凍室。日立公司提供25分鍾將食品速凍(是普通冰箱冷凍速度的3倍)的冷凍室,提高了保鮮度,且節電50%。三洋公司將超市出售肉類生鮮食物的“冷氣簾”(冷氣循環)技術用到冰箱中,提高了防腐性,將保鮮期提高1倍。鬆下公司則聽取家庭主婦的意見提高了冰箱的方便性。各個廠家競相推出的技術創新,使冰箱市場由冷變熱。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職員加藤信三,每天一大清早就起床,他感覺睡眠不足,頭暈目眩,但是為了趕上班,閉著眼睛也非得要匆匆忙忙地洗臉、刷牙不可。有一天刷牙,牙齦出血了。他記得這不是第一次出血,以前刷牙時也曾有過幾次。這更使他感到萬分不快,不禁大罵道:“真是混蛋……”
但他是一個愛動腦筋的人,他很快想到了很多解決牙齦出血的方法:牙刷改用較柔軟的毛;使用前把牙刷泡在開水裏,讓它變得柔軟一些;多用一點牙膏;慢慢刷牙……
後來,他又想到:“牙刷毛的頂端是不是像針一樣尖呢?”他便用放大鏡看它,知道毛頂端與他意料的相反,是四角形的。於是加藤就再進一步動腦筋了:“把毛的頂端磨成圓形,那麼用起來一定不會出血了。”
於是他把他的革新方案向公司提出來。公司欣然采用,後來牙刷頂端就全部改成圓形。改善後獅王牌的牙刷銷路極佳,不僅在眾多牙刷中最暢銷,而且一直暢銷了數十年,仍然經久不衰。這二三年來,每年都占日本國牙刷銷售量的40%。當時加藤也得到豐厚的報酬,由一個小職員一躍而調升為課長,最後成為了該公司的董事長。
不斷地進行革新,是企業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如果一項產品幾十年一個老麵孔,長期一副舊模樣,不根據社會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進行革新與改進,產品就沒有競爭力。精明的企業家,都是不滿足現狀的人。他們特別擅長以創新的思維,對產品進行革新,對經營進行改進。縱觀山田多喜二的創業曆程,就比較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
山田多喜二有一次為一位穿高跟皮鞋的年輕太太修理破裂的高跟皮鞋,皮鞋的前半部分已經斷裂,照常理,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再穿這樣的皮鞋了,可這位太太非要山田多喜二給她修好不可。無奈之下,他隻好試著用一塊薄金屬片把斷裂的兩部分連接了起來。就在此時,他的腦中突然電光石火般地產生了一個念頭:“用一隻薄金屬片代替鏍絲釘,把電線放進燈頭內,和薄金屬片接觸,即可生效。”山田多喜二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發明,而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因為他在擔任技術師的時候,就發現人們使用的電燈燈頭製造不夠完善,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種電燈燈頭裏麵要用兩隻鏍絲釘,再用錫焊牢,他認為是多餘和浪費。如果采用他的發明,就可省去鏍絲釘,直接減少了一道焊接手續。興奮不已的山田多喜二於當年就為他的發明,向日本標準局申請了專利。
C·A·克蘭是專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悶異常,因為巧克力變軟甚至融化,銷售量急劇下降。他苦思冥想,製造了一種專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塊狀、片狀型,而壓製成小小的薄環。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產這種命名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頗受歡迎,至今不衰。
G·克魯姆是一位美國印地安人,也是炸馬鈴薯片的發明者。1853年,克魯姆在薩拉托加市的高級餐館中擔任廚師。一天晚上,來了位法國人,他吹毛求疵,總挑剔克魯姆的菜不夠味,特別是油炸食品太厚,無法下咽,令人惡心。克魯姆氣憤之餘,隨手拿起一隻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罵了一句便扔進了沸油鍋中。結果好吃極了,他自己也品嚐了幾片,確實香酥可口。不久,這種金黃色的、具有特殊風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國特有風味小吃而進入了總統府,至今仍是美國國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雞尾酒是今天社交中不可缺少的名貴飲料,它誕生在韋斯切斯特州的一個小菜館中,發明權應屬於B·弗蘭納根,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招待。當時一群軍人在狂飲,他們不時大喊著“酒!酒!”。弗蘭納根忙得不可開交,而攪拌酒的木棍又丟了。於是,她急中生智,從鄰居處拿來一把雞毛,放在每隻酒杯中一根,端了上去,請軍官自己攪拌。一個法國軍人感到很新鮮,大呼一聲:“為雞毛萬歲幹杯!”於是雞尾酒問世了。
E·A·哈姆威原是出生在大馬士革的糕點小販,1904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期間,他被允許在會場外麵出售甜脆餅。他的旁邊是一位賣冰淇淋的小販。夏日炎炎,冰淇淋賣得很快,不一會兒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夠用了。急忙之際,哈姆威把自己的熱煎薄餅卷成錐形,來作小碟用。結果冷的冰淇淋和熱的煎餅巧妙結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外的歡迎,被譽為“世界博覽會的真正明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這,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從上麵幾個普通人的發明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隻要養成了喜歡革新的習慣,並掌握一定的革新方法,勤於用腦,人人都可以創造出賺錢的新產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