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隻使用了天賦潛能的10%,其餘的90%潛能都會沉睡一生,沒有被我們激活,直到我們衰老死去,都沒有開發出來,成為未被開墾的一片肥沃的荒原。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個25歲的漂亮姑娘,不知什麼原因“啞”了20年,經多方醫治毫無效果。有一天,媒人領進一個大她25歲的長得很醜的老頭子來相親,見麵之後,姑娘的父親私自做主,逼著姑娘嫁給他。姑娘急了,竟講出20年來的第一句話:“我寧死也不嫁給他!”
中國古代也有這樣的怪事。據《醫部全錄》載,明朝年間,某地有一個姑娘得了一種怪病,打哈欠後兩隻胳膊怎麼也放不下來了,多方求醫無濟於事。後來家人請了一位郎中來家診治。這位郎中看後當著病人說,要想治好病就得用艾炙肚臍下的丹田穴,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去解姑娘的褲帶。這一下羞得姑娘無地自容,趕忙用手一護,想不到奇跡出現了,姑娘的兩隻胳膊竟於不知不覺中放了下來。
以上兩個事例,似乎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中孕育著必然。現代醫學心理學認為,由於各種複雜的內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腦機能存在著一種抑製現象,使得人們長期難以察覺自己的能力。在意想不到的強刺激條件下,這種抑製被解除,蘊藏在人體內的潛能會突然爆發出來,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
天賦和潛能就是我們身體裏那些不被我們了解的能力,是每個人的生命中都蘊藏著的巨大財富,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但是往往隻會在特殊的條件下,才能被發揮出來,讓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隻使用了天賦潛能的10%,其餘的90%潛能都會沉睡一生,沒有被我們激活,直到我們衰老死去,都沒有開發出來,成為未被開墾的一片肥沃的荒原。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婦女外出辦事,回家時跟鄰居在樓下的巷口聊天,這時獨自在家的三歲的孩子醒了,找媽媽爬到了五樓的陽台上,當時窗戶開著,孩子不知道下麵有多危險啊,奮不顧身地向外爬,不幸掉了下來。目擊者一片驚呼,結果就在這時,這位年輕的媽媽以讓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奔到樓下,伸手接住了孩子,母子安然無恙。
這件事引起了轟動,有人為此做過計算,假設這個三歲孩子體重15公斤,從五樓自由落體到達地麵,所產生的重力和衝擊力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即使經過專業訓練的舉重運動員,也很難在同樣的情況下,接住這個孩子,更別說還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衝到樓下,做出準確無誤的動作了。可是這位護子心切的媽媽就做到了,這就是身體的潛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它神奇的作用。
潛能就是這樣,如果它被舒適安全的環境掩蓋、麻醉、催眠,我們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覺得自己很笨,沒什麼能力,甚至還經常自怨自艾,不知道自己究竟還能做什麼。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做不出驚人的事情,不敢有目標,不敢去嚐試。但是當我們麵臨困境、絕境時,潛能便會被喚醒,幫助我們死裏逃生,打開新的大門。
有個成語叫“狗急跳牆”,狗被逼急了都能跳過牆去,何況是人?聽起來不甚雅觀,但卻非常恰當。我們總是把責任推給客觀條件、外在環境,以為是這些因素導致了自己的失誤。其實,為什麼不反向思考一下,從自身找找原因呢?
人們常常埋怨社會埋沒人才,其實,由於缺乏信心和勇氣、自卑、懶惰、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自我埋沒的現象也是相當普遍的。如果我們在適當的時候,采取適當的方式,讓自己的潛能發揮無窮無盡的力量,又有什麼事做不成呢?隻要我們能多給自己一點刺激,多一點信心、勇氣、幹勁,多一分膽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處於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自己也吃驚的成功來。
在僅有一次的生命中,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在坎坷和看似絕望的人生路途中,你需要做的就是盡己所能,讓不完美的自己趨向完美。從現在開始,以勇猛的姿態朝著目標衝鋒吧,在僅有一次的生命裏,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著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製約”實驗:
將一隻餓了七天的小老鼠放進迷宮,迷宮出口處放了一塊它最喜歡吃的食物,小老鼠由於饑餓的驅使,就可以想盡辦法破除迷宮的複雜道路,找到出口,並衝向食物。但是出口處有一個電擊區,小老鼠被無形的電流擊打得痛苦尖叫,迅速後退,並再次向前衝,於是又受電擊,退回,觀察,再衝,再挨電。小老鼠猶豫了,最終痛苦的感覺戰勝了身體饑餓的需求,它不敢再向前,放棄了對食物的渴求。過段時間後,科學家再次重複這次實驗,唯一不同的是出口處沒有設置電擊區和任何障礙,可是小老鼠還是吃不到食物。因為過去痛苦的經驗和對死亡的恐懼已經深埋在它的心底,形成了無法去除的潛意識,當它走到這裏時,就會自動停下來,不敢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