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的時候,請讓我們暫停手頭所有的工作,把“認識自我”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隻有這樣,你才能才能從迷霧中走出,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斯芬克斯的秘密
大千世界,生靈萬物,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你不可能重複別人的生活,別人也無法複製你的人生。
在古希臘的神話中,一個名叫斯芬克斯的獅身人麵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懸崖上,向過路的人提出一個謎語: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傍晚用三條腿走路?過路者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無數人為此而喪生。
最後,一個流浪者猜到了答案一一謎底是人。它把人的一生濃縮為一天的經曆,嬰兒呱呱墜地,一開始隻能在地上爬,成年後兩條腿走路,老年的時候,步履蹣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
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來認識自己,這個謎語就不難破解了。即使暫停手頭所有的工作,也要把“認識自我”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隻有這樣你才能看到自己內心最渴望做的事,最想成為的人,從而從茫然的迷霧中走出,重獲奮鬥的激情。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清楚自己能幹什麼;找不到自己活著的價值;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好比關在密閉的房間,打不開窗戶,看不到燦爛的陽光;沒有人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就像牆角陰影中的一棵柔弱小草,似有似無地過完一生。
毫無疑問,如此迷茫的狀態最終會導致你一事無成。這時,對於應該有危機感、有抱負、追求成功的你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認識自我,給自己一個準備的定位。
人的一生,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和調整自我的狀態:我在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該怎麼做?在這種不斷的自我分析中,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恰當的定位。很多成功者,都得益於他們有著正確的自我意識。
找回真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心理定位,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一個人隻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做出一番事業。
即使是一個上天入地的天才,如果不認識自我,不清楚自己能做什麼,選錯了方向,也同樣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如果一個庸才肯發現自我,挖掘自己的優點,矢誌不渝地堅持下去,也必定會做出偉大的成就。
正因如此,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才能夠自信和自強。自知就像照鏡子,想讓自己變得漂亮,就得先照照鏡子,看看哪些地方不如意,不完美。在鏡子裏,你看到睫毛有點短,嘴角有顆痣。發現了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找準了病根,才能對症下藥。同樣,從鏡子裏,你也會發現自己的優勢。你的雙眼皮很漂亮,鼻子秀氣,嘴唇性感,這些是別人不具備的,因此你才會自信、自愛,從而自強。
美國著名女演員霍莉·亨特,身材不高,顯得短小精悍,在美女林立的好萊塢一點不起眼,讓她感到有些自卑和迷失。她認為這是自己的缺點,隻能努力地避免讓這種形象在影片中顯現出來,抱著這種心態的她,走了很多的彎路。直到出演了影片《鋼琴課》,此片突出了她身材嬌小、個性鮮明和演技極富彈性的這一特點,取得了轟動性的成功,並且一舉獲得了世界性的電影大獎。
有時候在別人眼中過於明顯的缺點,可能恰恰是你的一種獨特的優點。你要對此善於發現和總結。
比如我們經常說某個人“太老實”、“太實誠”,聽上去好像這人不夠聰明,做不成大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一想,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信任嗎?能讓人給予充分的信任,這就是一個人的優勢,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堅實的基礎。
因此,心理學家提出一個理論,叫“鏡中之我”別人是你的一麵鏡子。你在社會中的形象通過旁人的觀察和反饋,會有一個大概的籠統的印象,會反映在別人對你的評價中。我們應該去發現總結這一點,完成自我評析和定位。
找回真正的自己,就是找到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動力,沒有自信,你什麼都做不成。不要說求己,就是求人都不成。你不相信自己,別人更不會相信你。
有個人去找朋友借錢做生意。朋友問他:“你能賺到錢嗎?”
項目確實很好,贏利的前景不錯,可這個人說:“現在還沒把握。”他是想謙虛兩句,潛意識裏麵覺得人不能太自大,但他的謙虛用錯了時候,也用錯了地方。
朋友聽了,臉色馬上變了,找了個理由拒絕了他。
你自己都沒把握,別人敢把錢借給你嗎?他回家就反思,終於想明白了,原來根子在這裏,明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結果說出來的話,讓朋友誤解了自己的能力。後來他再去向別人借錢,吸取了教訓,將項目的優勢和對市場的信心表露無遺,終於籌到了資金。
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寧可自大一些,也不能自卑。自大的人可能會遇一些挫折,摔一些跟頭,但經過了磨練,他就是一塊寶玉。而自卑的人連摔跟頭的機會也不會有,他們終生把腦袋藏在龜殼裏,怕風怕雨,不敢出來,怎麼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