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20幾歲,一定要找準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2)(2 / 3)

所以,不要過度迷信自我的感覺,自我有時會把你麻醉,會欺騙你。如果你了解別人是怎麼看你的,能夠發現你在別人眼中的優點和缺點,你才能更清醒地對自己的處境做出判斷,往往更容易找到真實的自我。

窮人最缺的是野心——一個人的價值永遠超不出他的雄心

美國詩人愛默生說:“沒有抱負,你將無所追求。不努力工作,你將一事無成。回報不會自動送到你手上,而需要你去努力贏得它。知道怎麼做的人能一直找到工作,而同時也知道為什麼做的人就會成為自己的老板。”

古羅馬的皇帝和哲學家說:一個人的價值永遠超不出他的雄心。

在這裏,野心不是貶義詞,它是人們對成功的期望和渴求,沒有期望我們就會目光短淺,就會安於現狀缺乏開拓。沒有什麼期望,自然就很難得償所願。我們如果對命運隻有乞求,卻沒有野心和激情,它不會給我們回報。

小時常聽前輩講:“你能看多遠,就能走多遠。”夜間走山路,去很遠的地方,人們舉著山燈,隻能照到腳下方圓幾米的地方,在陡峭的山道蹣跚前行。很多人堅持不住,走到半路就折返回來。

他們戰勝不了內心的恐懼,因為他們隻能看到腳下燈光映照的地方,那些尖利的石塊,道旁隱若可見的懸崖絕壁,對他們來說這是難以擊敗的困難。但是另一部分人,他們在出發前看到的就是終點,對他們來說,隻有走到終點才是成功。所以,路上遇到的一切,都不會成為半途而廢的理由。

你所期望的,就是你能夠得到的。你能看多遠,就決定你能走多遠。有兩句很好的廣告詞:“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當你實現了這個自己期望的目標,你會發現還可以看得更遠,走得更遠。這就是積極的人生觀給我們的豐厚贈禮。隻要你願意,你可以走在最前麵,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同理,隻要你稍有懈怠,你也會落在人群的最後麵,即使別人想幫你,也無法幫你擺脫人生的困局。

有位美國的心理學家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在療養院裏,每到重要的節假日或特殊的日子,像生日或結婚紀念日,老人們的死亡率會大大的降低。每年都是這樣,從不例外。因為許多老人都為自己定下了這樣的目標:再多過一個紀念日,一個國慶日或者一個聖誕節。可是等這些日子一過,目標實現的老人們繼續活下去的願望就下降了,意誌就薄弱了,死亡率馬上就急劇地上升,很多老人都是死在重要節日過後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

可見,生命的可貴就是因為它有很多有價值的事情需要去做。我們為自己樹立的目標的太小,實際上決定著我們人生的價值的大小。定的目標越大,我們將來邁出的人生步伐就越寬廣。

美國詩人愛默生說:“沒有抱負,你將無所追求。不努力工作,你將一事無成。回報不會自動送到你手上,而需要你去努力贏得它。知道怎麼做的人能一直找到工作,而同時也知道為什麼做的人就會成為自己的老板。”隻要你充滿信心地去追求一個目標,你的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要相信自己絕不會失敗,即使失敗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你失敗是成功之母。

當然,有野心不能自大,不能被自己的狂熱給迷惑,你所製訂的目標還需根據自身的需要和客觀條件來製定,不能過於強求自己,也不能漫無邊際。開玩笑地說,身為一個中國人,定下將來當美國總統的目標,就有點不合時宜。或者說,在可預期的科學發展水平下,想做銀河係一日遊也隻是一個美麗而天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