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世界中,穆裏尼奧之所以廣受人們的關注,就是因為他的與眾不同,別人謙虛而他卻張揚,別人低調而他卻高調,他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麵。穆裏尼奧的行為是獨特的,而他的幽默也非常別樣。
關於幽默的作用,我們在前麵已經說過了,它能夠讓我們與人的交往更加順暢,樹立自己積極而豁達的氣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既然幽默的作用如此之大,如果我們的幽默再能自成一種風格,那無疑更能受到別人矚目。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幽默別具一格呢?無非是形成自己的一套特定的幽默方式,換句話說就是,讓某種幽默的方式成為自己的“招牌菜”。下麵我們就來看一看穆帥都有哪些“招牌菜”。
首先,情緒錯位。在某些時候,穆帥會用略帶調侃的方式來回答那些一本正經的問題,而用一本正經的態度來麵對一些本應輕鬆的話題,這自然是穆帥故意為之的,目的就是利用情緒錯位造成的反差來增加幽默效果。
在2008年時,穆裏尼奧離開了英格蘭,離開了切爾西,轉投意大利球隊國際米蘭。在國際米蘭的媒體見麵會上,一個來自英格蘭的記者對穆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您覺得蘭帕德能很好地適應意大利足球嗎?”因為整個歐洲足壇都知道,穆帥當初簽約國際米蘭向老板莫拉蒂提出的一個要求就是從切爾西挖來自己的愛徒蘭帕德。
然而對於這個大家心照不宣的問題,穆裏尼奧卻露出了一臉的迷茫,故作不解地問道:“你為什麼會提起這個切爾西球員?”
這個英國的記者倒是很直接:“我是在用一個比較聰明和狡猾的方式讓您重提舊事吧。”
對方都如此說了,穆帥應該老實作答了吧,但他卻沒有,稍停了片刻,穆帥改茫然為恍然大悟,張口說道:“是,是,但我也不是個‘pir la’(意大利語傻蛋)。”
穆帥錯位的表情和一個莫名其妙的“pir la”讓在場的所有意大利人哄堂大笑,“pir
la”一詞並非純粹意大利語,它屬於米蘭地區的俚語,也是一句髒話,同時,“pir
la”和“pirlo”(AC米蘭前著名球星皮爾洛)相似,這還是曾經國際米蘭球迷用來捉弄AC米蘭中場皮爾洛的專用詞語。穆帥在這種場合,這種情景下說出這樣一語雙關的單詞,的確搞笑。
情緒是人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如果本應激昂的時候我們卻故作低沉,本應高興的時候我們卻故作悲傷,然後再用誇張的言語和行動將我們的故意為之表現出來,那無疑是非常有“笑果”的。
其次,製造問題。作為公眾人物,球隊的主教練,一般都應該站在回答者的位置上,然而穆裏尼奧卻不然,他當然會回答記者的問題,但也會自己製造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來,而很多問題都會讓人忍俊不禁。
穆裏尼奧對於巴塞羅那的不屑已經不是秘密了,在很多場合,穆裏尼奧都曾經公開調侃過巴塞羅那。一次,在談到一個巴塞羅那比賽中誤判的點球時,穆帥用帶有惋惜和不解的誇張表情說道:“我不明白古德約翰森(曾經的切爾西球員,穆裏尼奧的弟子,當時已經轉會巴塞羅那俱樂部了,這個點球就是他假摔創造的)是怎麼了?你們能夠告訴我古德約翰森怎麼了嗎?”
當記者被穆帥問得一頭霧水時,穆帥才搖頭徐徐地說道:“這次的事情還是讓我驚訝,特別是發生在古德約翰森身上,他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受英國足球熏陶,卻在(轉會巴薩)三個月後以這樣的方式獲得點球,嗨!當然這就是西班牙聯賽。”
誇張的表情和啼笑皆非的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領略到了穆帥的幽默,隻不過巴塞羅那的球迷恐怕未必能夠從這幽默中得到多少快感。
生活中,總是一本正經的人會給人古板、單調的感覺。而人們在交談中,如果能不時穿插一些朋友們意想不到的、貌似荒謬而實則極有意義的問題時,是一種很好的幽默方法。可見,學會提出引人發笑的荒謬問題並能巧妙應答,有助於良好社交氣氛的形成。
第三,混亂邏輯。很多腦子糊塗的人,他們沒有清醒的邏輯概念,因而在與人交流中非常容易製造笑料。這也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頭腦清醒的人也是可以通過故作邏輯混亂來製造笑料的,而且效果要比那些無心之失的作用更大,穆帥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曾經有一次,穆裏尼奧在接受專訪時,記者想要通過一些問題和穆裏尼奧套近乎,進而讓訪問更加順利。記者發現穆帥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了,便問道:“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你頭上的白發好像多了很多,這是為什麼呢?是壓力太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