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充滿智慧,會說話是因為穆帥有腦子(3)(1 / 3)

1974年,作為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在醫院會見來訪的泰國總理克裏,在兩個人道別之前,克裏問了周恩來這樣一個問題:“我以前也來過貴國,而這次訪問貴國我發現了一個小小的變化,那就是人們幾乎都不戴毛主席像章了,1971年我來北京時,每個人都戴著像章。”

“這是你的問題?”周恩來在病榻上微笑著看著克裏。

“不!”克裏笑得有些神秘,“問題是關於閣下您的,在‘文化大革命’開始時,人們都戴著毛主席的像章,而您隻戴‘為人民服務’的紀念章,即使是1971年革命最熱烈的時候,您也如此,而在人們不戴像章的時候,您為什麼還戴?您又為什麼把‘為人民服務’的紀念章換成了毛主席像章?”

明眼人聽到這裏就都明白克裏的意圖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周恩來自然是不可能回答的。但對方提問了也不能不說,於是周恩來故意移花接木道:“哦!我明白了,您是對中國的像章很有興趣,我們中國的像章有許多年的曆史了,對此我這個非專業人士就沒有資格作答了。這樣吧,在您走之前我一定為您介紹一位中國像章方麵的專業人士,讓他好好解答一下您的疑問,而至於我胸前這枚像章嘛,就送給您好了!”

克裏的意圖是想要知道周恩來總理對中國政局變化的反應,但這在敏感時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周恩來是不可能回答的,於是就隻能避實就虛,故意把話題拉到這枚像章上來,並慷慨相送。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得到答案的克裏除了接受這份意外的禮物之外還能說什麼呢?

第三種,馬馬虎虎,一帶而過。這種方法是指不老實回答問題,用一些馬虎的字眼和話語把話題一帶而過,讓對方知道你不可能談論此話題的態度。

20世紀60年代時,中美兩國關係十分緊張,中國曾經在自己的領空擊落過美國最先進的偵察機,這件事在當時立即引起了轟動,作為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事件,自然要在媒體上向全世界通報,而負責應付外國媒體的,就是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陳毅元帥。

在媒體見麵會上,有記者問了陳毅部長這樣的問題,“請問中國是用什麼武器打下U-2型高空偵察機的?”對於這個涉及國家機密的問題,陳毅當然是不能說的,但對記者的提問,又不能不答。於是陳毅來了個打馬虎眼:“嗨,我們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呀!”用竹竿當然不可能捅下來,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陳毅是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因此哈哈大笑一陣便不再糾結於此了。

第四種,裝聾作啞,順水推舟。這種方法是指避開對方提出的敏感問題,反而順勢將問題引向其他地方,化對方的敏感問題為普通問題再作答。

比如美國前總統威爾遜先生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競選總統的演說中,人群裏忽然來了一個反對他的人,這個人故意高聲大叫:“狗屎!垃圾!”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幹擾,威爾遜自然心生怒火,但為了顧全大局卻隻能隱忍不發,但他並沒有假裝沒聽到,而是報以鎮靜的一笑,用安撫的口氣說:“這位先生,我馬上就要談到您提出的髒亂問題了。”就這樣,威爾遜以順水推舟的手法,安全渡過了“險灘”,使演說得以順利地繼續。

第五種,以彼之道,以毒攻毒。這種方法是指在麵對對方提出的敏感話題時,我們不正麵地回答他,而是尋找他提出的話題中的漏洞,進而通過攻擊漏洞的方式來讓敏感的話題不攻自破。

話說曾經有一個醫生,他四處給人看病,還免費傳授養生治病之道,可謂是醫者父母心。然而有一次他走到一個偏僻的集鎮,卻遇到了一個喜歡抬杠的人,此人問道:“臘月時,家人被蛇所傷,怎樣醫治?”蛇蟲之毒非一般醫生所能治療,就算能夠醫治也必須先明白患者是被何種蛇蟲咬過,咬了什麼部位多長時間,而這個人什麼前提都不給,擺明了是在刁難這個醫生。

對於他的刁難,醫生立即回答道:“取五月五日南牆下雪塗之,即愈。”一聽這話,這人立即哈哈大笑,反唇相譏道:“五月哪裏得雪?”“五月既然沒雪,那臘月何處有蛇啊?”醫生回答說。一聽這話,這個刁難者灰溜溜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