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在言語中讓自己變得高大起來,嘴上與人爭鋒、用言語顯得比別人高一頭也總是難免的,這是由人的天性決定的,而我們學習那些成熟者的說話之道就是為了將這些不好的天性經過後天的鍛煉而消除掉。
還有一點讀者必須明白的是,言語的交流是相互的,也就是說你試圖在言語中壓倒對方的時候,對方其實也會同樣不平等地對待你,這樣兩個人就沒有辦法進行交流了。所以說,千萬不要在言語中流露出對他人的輕視,要用平等的言語對待他們,如果可以的話還要盡量讓他們表現得更優越些,讓周圍的人都有機會了解他的長處和得意的地方,這樣才更能得到對方的敬重。
蕭伯納是我們都熟悉的愛爾蘭作家,有一次他一個人出去散步,途經一處花園時看見鄰居家可愛的小姑娘正一個人坐在草地上獨自玩耍,童心未泯的蕭伯納心想正好無事,便坐下來和小女孩一起玩耍起來。
當蕭伯納要轉身離開時,他對小女孩說:“知道我是誰嗎?等一下告訴你的媽媽,就說你和大名鼎鼎的蕭伯納成了朋友!”
令蕭伯納沒想到的是,小女孩非但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還天真地回應道:“那你又知道我是誰嗎?回家告訴你的媽媽,就說和你一起玩的是克裏佩斯萊婭!”
蕭伯納聽完小女孩的話後不禁愕然,此後蕭伯納每次對朋友提及此事時,就會感慨地說:“正是這位七歲小女孩給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課啊!其實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與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這個教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生活在這個社會裏,每個成熟的人都應該學會用平等的方式對待別人,這自然也包括說話的方式,隻有這樣我們在與人交談時才不會有任何優越感存在,也就因此不會因為蔑視他人而和他人針鋒相對,以致處處得罪人。況且,我們隻要仔細觀察也不難發現,強者往往是溫柔的,這種溫柔在很多時候都表現為一種人人平等,正是這種平等,正是這種毫無優越感,才讓強者更加光輝,更加強大。
所以我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即便你麵前與你講話的這個人在某些方麵不如你,你也不能在言語中表現出對他的輕視,要讓他感受到來自你言語中的尊重,如此才能夠同樣贏得他的尊重。
說話之道:一個成熟的人是應該時時以平等的言語對待每一個人的,如此才能贏得更多人的信賴,而一個看人地位高低而說話的人,他最終就隻能是像契訶夫小說中那個“變色龍”一樣成為別人的笑柄。
7.將心比心是穆帥與隊員溝通的法寶
要想讓一個人高興,那就莫過於讓他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那麼如何知道他想要什麼呢?那就要將心比心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了。與人溝通同樣如此,有句俗話叫做“說到心縫兒裏麵了”,意思就是你說出的話剛好是對方最需要的。那麼,你如何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話呢?自然也需要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經說過:“假如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那就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了解對方想寫什麼,需要聽到什麼,這是你和他能否溝通成功的關鍵,因為隻有理解對方,你才能在對方心中建立起信任與好感,才能讓你們的溝通更有效率,對於這一點,穆裏尼奧的認識和福特一樣深刻。
2003~2004賽季是穆裏尼奧最難忘的賽季,他人生的轉折點可以說就是從那個賽季開始的,在那個偉大的賽季中,他執教的葡萄牙球隊波爾圖在歐洲冠軍聯賽決賽中奪冠,從而讓他一夜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