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熱河係列小說”的文化意義
郭秋良
一
這是一個令人愉快的日子。
盛暑季節,避暑山莊綺望樓爽風習習,綠草茵茵,幾隻藍孔雀在草坪上瀟灑地漫步―古色古香的庭院流溢著當代人渴望的人文與自然和諧之美……
這一天,大光從木蘭圍場回到承德。其時我正在這裏修訂一個較長的作品,就約他在此下榻,又打電話請何申來一起聊天兒。天南地北,海闊天空,相談甚歡。不知怎麼一來,其實也是很自然地就聊到了何申寫的“熱河係列小說”上。大光愈聽愈有興味,說這是大避暑山莊文化的組成部分,有重要價值,遂定下出書。何中馬上就跟我說:這本書的序言非您寫不可……
十一年前,我給何申的第一部中篇小說集《七品縣令和辦公室主任》寫過序,他早就和我說,並且直至今日還說,那篇東西好多人喜歡看。那篇序後來發表在1991年第5期《長城》上,題名《何申印象記》,顧名思義,寫的是我對他的“印象”。如果說“序”的任務主要是給讀者閱讀該書起一點引領作用的話,那麼,那篇《印象記》就該說其實不大像“序”了。可能是歪打正著,當那時的讀者希望較為係統地了解他這位突然新冒出來的作家時,在某種程度上起了點兒“解渴”的作用,所以才有何申說的那種效果。一晃十一年過去了,今日之何申早已不是當年的何申了―那時他是剛出道,現在他已是文學的“裏手”、“行家”了。不僅其作品林立於我國權威的名刊,如:《當代》、《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長城》……而且獲獎的消息也不斷地見諸報端―中國作協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特別獎、《小說選刊》首屆優秀作品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當代》優秀作品獎、莊重文文學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誰都得說這些光環著實耀人眼目,何況更有“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一頂頂桂冠戴在頭上。按說他如今出書,不應該由我來作序了,可這何申偏偏要我來作,我想,這大約就是因為我在那篇《何申印象記》裏所說的他性格中的厚道、實在、重感情……諸因素在執拗地發生著作用―而且我相信永遠也不會變。
二
何申有“三快”―腦子快、手快、跑郵局快。他的腦子能很快構思故事,手下的筆能很快寫出來,寫完不耽擱,騎上自行車就到郵局寄給約稿的刊物編輯部。人家早等著發稿呢,自然是見稿就發,有時就形成北方、南方,大刊、小報同時出現“何申”大名的局麵。說他碩果累累不是炒作,不是誇張,是實話實說。
十一年來,何申寫了大量的長篇及中短篇作品,我記得起來的就有《多彩的鄉村》、《梨花灣的女人》、《青雲宮閑話》等五部長篇,《村長》、((鄉鎮幹部》、《七品縣令和辦公室主任》、((年前年後》、《鄉村英雄》等數十部中篇及一些短篇,這些作品充滿了有趣的故事,新鮮的人物,諧謔的語言,鄉土的氣息,而且時代感強,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真心歡迎,理所當然地在中國文壇上產生了轟動,發生了影響。
承德這塊大地上,曆史上和建國後亦曾有過一些以承德為題材創作的作品,如康熙的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但數量不多,沒在當時的文壇形成氣候。乾隆也寫過後三十六景詩和其他的詩,其質量很難令人恭維。納蘭性德、蔣廷錫、紀曉嵐等在承德隨危期間均有過以承德為題材的詩作和筆記,但他們都是“外來戶”或者說是“過客”,不能算作本地人的創作。承德二次解放後,一批從東北解放區來的文化人,如徐愁庸、方紀等,還沒有來得及穩定下來就匆匆南下了,因而至今我們沒有讀到他們寫承德的作品。20世紀60年代,令人欣喜地出現了劉章ftil張峻,他們的新詩和短篇小說曾,使承德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但實事求是地說,承德作家以自己的作品在中國文壇打響並且出現轟動效應,且至少持續十年時間不衰的―當屬何申。何申為承德做了貢獻,為中國文壇做了貢獻,其功績不可忽視。
1999年,何申寫完了長篇《多彩的鄉村》後,這位最初以寫農村幹部係列小說出名,後來以更多數量的農村題材小說(被稱為“中國經典鄉土小說”)享譽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不事聲張地寫了二十來篇“熱河係列小說”。承德人當時對此沒大在意,那些為他的農村題材小說大聲喝彩的評論家們也沒大在意。我當時可是有點兒想法―這個“熱河係列”中的《熱河大兵》、《熱河傻妞》、《熱河會首》、《熱河官僚》……都是發表在南北著名的大刊物上,那些評論家們不會看不到,怎麼沒有一位費點兒工夫寫篇評論呢?是不是因為並非主旋律而不值得花點兒時間置評?或者認為這一批東西價值不高,甚至沒有價值當然也就用不著寫評呢?我那時就想過(現在也這樣想),可惜呀,評論家先生們還是對何申了解不深不透、對這批作品的價值沒有認識或認識不夠呀!其實這批作品的價值一點兒也不比他的農村題材小說價值低。相反,倒是因為“熱河係列”是出自他對這片熱土及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的強烈的愛,從而在寫這批作品時沒有強製自己注意什麼條條框框,而是以自由的心態行雲流水般的著墨,一篇篇從自來水筆下流出來,流出來……前一陣兒不是流行一句“個性化寫作”的口號麼?我覺得這批作品是一批真正個性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何申這位作家的個性。如果在以後的什麼時間,有人全盤研究何申及其作品,這個“熱河係列”應該放在重點位置進行深入研究。也許能從這裏尋找出文學創作上的某些規律性的東西。 同時我還非常想說,“熱河係列”這批作品表現出濃濃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著非常可貴的“文化意義”。這絕非時下某些以趨時、媚俗、撈錢為特色的淺薄的東西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