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他需要迅速解決吳州高新區和工業區的爭鬥。既然李家坡嫌棄金萬華做得太好,影響了他們發財,那我就把人調走,你們總該滿意了。
孫祖傑對於李家坡的家子氣很是瞧不起,也是因此給了金萬華很高的待遇,讓他從一個副局級幹部,一步到位成為實權的正局級幹部。
就這樣,孫祖傑還覺得有些不夠,這個部隊出身的基層同誌敢打敢拚,是個出色的開拓型人才,未來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接見完sān gè dài biǎ之後,緊接著孫祖傑、石巡撫和呂原同誌一起與特邀代表座談,他開門見山,十分簡短的道,“各位老同誌都是江東的寶貴財富,為江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能請到大家,是我們這些晚輩的榮幸。
我新到江東,對江東的情況不是很熟悉,所以請老同誌們暢所欲言,想什麼都可以,我一定洗耳恭聽!”
完,孫祖傑就拿出紙和筆,然後請老同誌們發言,他則開始認真記錄老同誌們的講話。
孫祖傑並不是故作姿態,而是這些老同誌確實很讓人敬佩。八十年代,華國開放的是東南沿海,還魔都都沒有輪到機會,可是江東卻沒有沉淪,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趕上了這一波機會。
也許他們有種種不足,但是他們開拓進取的精神絕對是一流的,另外還有一點,這些特邀的老同誌都立身很正,通過他們孫祖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各地施政的情況,各地主官的能力和品行。
也許其他同誌可能擔心老同誌們指手畫腳,但是孫祖傑毫不在乎,他雖然年紀輕,但是資曆、能力和職務絕對能鎮得住江東上下,所以他有足夠的自信做這些事情。
果然孫祖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這些參加了八十年代改革,在九十年代陸續退下的地方幹部,都有著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通過他們的發言,孫祖傑對江東各地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們的一些法也讓孫祖傑比較頭疼,比如此時在各地進行的改製,很多老同誌看不慣,言語之間有些話相當不客氣。
孫祖傑倒是十分平靜,石巡撫反而有些坐不住了,孫祖傑對於企業改革一直是積極推動,甚至可以是首倡者之一,結果這些老同誌當著他的麵這麼話,這不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嗎?
對於孫祖傑來江東工作,石巡撫比較高興,一來孫祖傑是華投的創始人,他來江東,可以帶來不少資源,對於江東的發展很有好處;
二來孫祖傑是著名的改革幹部,他與江東同誌的思路比較接近,合作起來肯定沒有多少衝突;
三就是他個人的想法,他希望與背景深厚的孫祖傑保持良好的工作關係,甚至更進一步。
隨著孫祖傑與呂原這兩位背景深厚的執事到來,江東政壇形勢大變,石巡撫知道孫祖傑在江東頂多也就是一個任期,下一屆他十有**會高升。
但是呂執事的到來,卻讓石巡撫知道,也許他在江東也不會待太久,有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上麵有人和沒人差距就在這裏。
既然搞不好要調走,那麼他希望與孫祖傑保持一個密切的關係,就很有必要了,這樣未來的路也好走一些。
基於這樣的考慮,石巡撫非常配合孫祖傑的工作,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想解釋一下中樞的企業改製政策。
沒想到孫祖傑這個時候話了,“各位老同誌,企業改製是中樞已經定下來的大政方針,企業改製的大原則不能動。
我們要做的是做得更好一些,爭議更少一些,所以請老同誌們基於這一點,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聽孫祖傑這麼,老同誌們也都接受了,畢竟他們也支持進行必要的企業改革,隻是吃相要好看一些。
所以老同誌們開始推銷起自己的方案,孫祖傑也一一記錄下來,這些經驗豐富的同誌拿出來的方案大概率比一刀切的做法要好的多,也實用的多,值得他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