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的南都執事和府尹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就知道孫祖傑要討論這個話題,但是直到現在,他們還沒有下定決心,陪華投賭一把。
由於華投一向非常重視研發,所以他們已經突破了高端顯像管這一關,甚至可以生產比較先進的平麵顯示器,雖然華投的技術不是最先進的,但是歐派視聽憑借著相對完整的電視機產業鏈無可爭議的成為了華國電視機行業的領頭羊。
雖然歐派視聽的產量不如價格屠夫長虹,但是歐派視聽的利潤是長虹好幾倍,所以長虹不得不承認歐派視聽的實力更強。
但是隨著電視機技術的進步,歐派視聽又進行了一次非常大的豪賭,他們把自己的中低端顯像管生產線和電視機生產線整體打包出售給長虹,隻留下了投產沒多久的大屏幕電視機和平麵顯像管生產線。
也就是除了在中高端市場繼續保留存在以外,歐派視聽戰略性的放棄了需求量更大的中低端市場,華投對外公開的理由就是他們將集中精力開發下一代視也就是液晶電視,目標是在001年前後推出中屏液晶電視。
現在已經快到1999年了,也就是華投提前進行了產業升級,很明顯這是一次賭博,一次空前的賭博。要是賭贏了,歐派電子將會一舉成為國際電器巨頭,要是失敗了,他們將會麵臨空前嚴重的損失。
此時國際上對於下一代彩電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條是液晶,一條是等離子,種種證據表明,等離子彩電色彩更絢爛,顏色更仿真,似乎更先進,所以倭國幾大電子巨頭都在等離子領域投入巨資,但是華投卻與眾不同,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液晶路線。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華投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就在液晶領域不斷耕耘,前後投入了幾十億元,攻克了大部分液晶技術難題,已經是這一新興行業的大玩家之一,相比於沒有絲毫技術積累的等離子,他們當然更願意選擇液晶。
問題是華投的戰略選擇對不對誰也不知道,一條最先進的五代液晶生產線投資接近百億,華投竟然準備一口氣上兩條五代線,目標就是在新一領域徹底超越倭國,搶先殺入液晶電視市場。
如果未來的彩電使用的是液晶屏,那麼未來液晶產業就不再是產值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中產業,而是價值幾百億甚至千億美元的龐大產業。
到那個時候,第一個進入該領域,並大規模出貨的歐派視聽就會名氣大震,很有可能會鯉魚化龍,一舉成為消費電子國際巨頭。
但是如果未來市場主流是等離子,歐派視聽就會損失空前,搞不好就會被迫退出電視機市場,所以歐派電子為了分擔壓力,對國內感興趣的城市提出了各種優惠條件,但是這一次幾個大城市都猶豫了。
歐派液晶的大本營在魔都,但是魔都市寧願支持華投再上兩條三代線,也不願意在五代線上進行賭博。
歐派液晶的三代線雖然不算非常先進,但是三代線主要用於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顯示屏,隨著個人電腦和手機在華國的普及,三代線就算現在利潤不高,未來也肯定會賺到不少錢。
但是五代線卻主要用於生產彩電,要是成功了,那當然好,可要是失敗了,這個投資失敗的責任誰來背。在這個誰也看不清未來的時代,財大氣粗的魔都都不願意賭博,實力更弱的南都當然更賭不起。
所以從內心深處來,兩位領導更願意上三代線,未來不管用於筆記本還是用於手機,都有相對穩定的收益,這是華國企事業單位求穩的然屬性所決定的。
在這一點上,華投是公認的異類,由於一係列創新產品的成功,華投收獲了技術領先所帶來的巨大利潤,所以華投從上到下都對研究創新型產品興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