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七八天,除了睡覺的功夫李廣一直呆在馬上,再沒往車廂裏鑽。等到了長安城左近,下了馬,兩隻腿呈八字向外撇著,大腿內側被磨掉兩層皮,火辣辣的痛。
遠遠看去,長安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城牆平直,西、南、北三麵城牆多曲折,使整個長安城明顯的分為南、北兩城,像是兩個大小不一的鬥狀。
李廣騎了多少天的馬,於茜就受了多少日的煎熬,想不通他為何像躲瘟神一般躲著她。越想不通,越是胡想八想,更加的希望對方能跟她說上一句話,哪怕是一個眼神的交流也行。長安城在望,李廣既將去宮中為官,再不說話可能長長的一段時間都無法見麵,她也顧不得少女的矜持,下了馬車,好像是對李廣說,又像是對旁邊的張秀說,道:“你看,長安城南城為南鬥形,北城為北鬥形,所以長安人對外邊的人都講自己是住在鬥城裏的。”
“哦!”李廣應了一聲,於茜受了鼓舞一般,接著道:“長安城如此建,實則融入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在裏邊!也暗含‘君權神授’的意思在裏邊!”
“哦!”李廣又應了一聲。對於於茜的說法他並不以為然,據他的推測,秦時候的都城都沒有城牆,劉邦在長安建都後,也按秦製,並不修築城牆。而是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改建長樂宮,然後又建了末央宮,過了數十年才由後來的皇帝修建城牆,是典型的先有宮殿後建城牆。城牆都是按照城中兩個宮殿的格局建的,最終導致長安城看起來像個不規則的長方形。至於什麼南鬥、北鬥,以及天人合一的說法,要麼是百姓牽強附會,要麼是統治階級的有意為之。
“城牆是新修的吧!”
“嗯!”李廣的開口詢問讓於茜忍不住小小激動一把,急忙講解起來:“惠帝三年開始修築城牆,直到惠帝五年才修建完畢。聽我父親講,大規模的修築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惠帝三年春,一共征召了十四萬六千人來長安修建長城,曆時一個月。同年六月,又征召兩萬刑徒前來修建,也用了一個月。到了惠帝五年,再次征召十四萬五千人前來修築城牆。”
“一座城牆,動用數十萬人,曆時三年才建完!”李廣感歎了一聲,突然想對比一下漢長安與同時期古羅馬的都城哪一個大,道:“城牆方圓幾何?”
“東城牆與西城牆在二千丈往上,南城牆與北城牆在三千丈往上,長安人都說城牆在六十三裏往上,可具體多長誰也沒有量過。城牆上窄下寬,底部闊八丈,牆高六丈。牆體全部為築夯土牆,堅硬如石。每個城牆角都有兩層角樓,外邊是一道寬四丈深一丈五的壕溝……”
於茜自顧自的往下介紹,李廣已將漢時的裏轉化為公裏,又算出城內的大約麵積,心中感慨一聲:“長安城的麵積竟達三十六平方公裏,西方的羅馬城不過八平方公裏多,其規模竟是羅馬城的四倍!”
“城牆每麵開三座城門,全城共有十二座城門。我們現在正對著的是南麵城門,從東到西三座城門依次是複盎門、安門、西安門。東麵城牆上的門由北到南依次是……”於茜一口氣將十二道城門介紹完畢,又道:“每座城門有三個門道,每個門道都十分寬闊,可同時容四輛馬車通過。進城出城都是有規矩的,出城的走左邊門道,入城走右邊門道,絲毫不許亂行。中間的門道哪個也不能走,除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