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己做不了的,要靠別人幫助才能實現。因此,對於這些幫助我們的人,我們要心懷感恩,不僅對親戚朋友,還有對手。心懷感恩,能讓我們在心靈的領域裏自由飛翔,心懷感恩,能讓我們在腳下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心懷感恩,能讓我們在這片藍天下明淨,善良。

生意興隆的花店

在我常去圖書館的一條路上,看到一家花店,每天早上8時,花店門一開,便擠滿了前來買花的人。有好幾次,我總想近前看個明白——這家花店為何生意如此紅火。後來從買花人口中得知,開花店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夥子,他每天早上八點開花店門,第一筆生意都是照本錢賣給顧客。

有一天,我想為妻子即將到來的生日買一束鬱金香。我也趕早上8時擠進了這家花店。

我果然買到一束我想要的黃色鬱金香,昨天午後他開價80元,今天以開門第一筆生意的價錢隻花了45元錢買到了。我對小夥子這種獨特的經營方式很感興趣。

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我見小夥子忙完了一筆生意,正悠閑地修花剪葉,連忙近前和他點頭致意。而後,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開市第一筆生意照本錢賣的想法呢。”

他微微一笑說:“最重要的還是感恩吧!記得我剛在這條路上開花店時,我的父親急需錢動手術,每進花店一個人我總跟人說出我賺的錢隻是為父親看病,人們聽後都很爽快且十分信任地和我做生意,後來我父親用我開花店賺的錢動了手術,身體日益康複,於是我就想,鮮花不能吃不能穿,隻是人們用來傳遞美好感情的媒介,鮮花又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思前想後就定下了這個規定,每天以此形式答謝顧客。”

噢,原來如此。他恐怕做夢也沒想到,正是那顆感恩的心使他的生意得到更大的回饋。

後來,因這條路上的門市拆遷,小夥子搬到別處去了,可人們還會經常想起他來,我敢肯定人們所掛念的不是小夥子的鮮花,而是他的那一顆感恩經營的心。

情商點撥

太陽給了我們溫暖,花朵給了我們芳香,我們能夠回報給它們什麼呢。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己做不了的,要靠別人的幫助才能夠實現的;我們要學會感恩。在這個世界很多人的幫助是我們回報不了的,我們隻能夠憑借自己的一聲“謝謝”和內心的感恩來回報他們。

送給兒子的聖誕禮物

家住彭薩科拉的萊波裏諾和他的兒子相依為命,他的妻子一年前患重病撒手人寰了。為了給妻子治療,家裏用去了不少錢,如今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積蓄,隻能靠領救濟金度日。

聖誕節快到了,5歲的兒子盼望著聖誕那天,爸爸可以用自行車帶著他到遊樂園玩,所以他希望聖誕老人給他們送來一輛自行車。兒子歪歪斜斜地給聖誕老人寫了封信,委托爸爸到郵局代發。信發走後,兒子每天都會滿眼期待地問萊波裏諾:“爸爸,聖誕老人會收到我的信嗎?”

麵對兒子清澈的眼神,萊波裏諾喉嚨哽咽了,他點點頭,安慰兒子說:“當然會的,聖誕老人最喜歡懂事的孩子了,你耐心地等著吧。”

眼看聖誕節就到了,可是到哪裏弄一輛自行車啊?萊波裏諾一籌莫展。

聖誕節前夜,萊波裏諾從外麵心事重重地空手而歸,無奈之下隻好欺騙望眼欲穿的兒子說:“聖誕老人給你送來聖誕禮物了。”

兒子興高采烈地問:“在哪兒?”

他告訴兒子:“不過,我把那輛嶄新的自行車放在公園草坪上,進了趟廁所的工夫,它就不翼而飛了。”

兒子信以為真,喃喃地說:“或許是哪個人借去用了吧,爸爸,你何不寫張告示,也許還能把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找回來呢!”為了安慰兒子,萊波裏諾果真寫了一張告示,希望小偷大發善心將自行車送回。

平安夜,父子倆圍坐在桌前,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開門一看,沒有人,隻有一個信封放在門口,裏麵裝了200美元。信封裏還有一張便條,上麵寫著:“每有1個小偷,就有1000個聖誕老人。”

這件事讓萊波裏諾感動極了。但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接下來的幾天,他又收到了好心人送來的10輛自行車。其中,有一輛正是小偷送回的,小偷還附了封愧疚的信。最後,他隻留了一輛,其他車子都送給需要它的人了。因為他的兒子永遠也不會騎車——他是個殘疾人,在一次車禍中,他失去了一條腿。

這事萊波裏諾沒有對任何人透露,包括他的兒子,這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為了抵消內疚,萊波裏諾發誓:總有一天,他會扮演聖誕老人百倍千倍地給那些像他的兒子當年一樣期待自行車的孩子送去聖誕禮物。這個誓言,讓萊波裏諾自強不息,奮鬥了一生,終於在40年後得以實現。

2006年,萊波裏諾幸運地當選為美國郵政管理局該年度“扮聖誕老人獻愛心”活動的聖誕老人。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獻出的愛心是1000輛自行車。

情商點撥

從一輛自行車,到10輛自行車,再到1000輛自行車;從無私的父愛,到陌生人的關愛,再到更博大更具感染力的愛,都證明了一句話:有愛就有天堂。人間最不缺乏的就是愛,即使這愛中有謊言,有欺騙,都掩蓋不住它奪目的光彩。

一束鮮花改變人生

喬治是華盛頓一家保險公司的營銷員,為女友買花時認識了一家花店的老板——本;但也隻是認識而已,他總共隻在本的花店裏買過兩回花。

後來,他因為為客戶理賠一筆保險費,被莫名其妙地控以詐騙罪投入監獄,將要坐20年的牢。聞此消息,女友離他而去。

麵對從天而降的災難,喬治悲憤不已,女友的離去更讓他痛苦不堪。隻在獄中過了一個月,喬治便感到自己快要瘋了。就在他鬱悶難耐時,有人前來看他。喬治在華盛頓沒有一個親人,因此實在想不出來者是誰。在會見室,他不由得怔住了,原來是花店的老板本,他給喬治帶來了一束鮮花。

雖然隻是一束鮮花,喬治卻從中感受到人世的溫暖,希望之火開始在他的心頭重新燃燒。他安下心來,在監獄裏大量讀書,鑽研電子科學。

6年後,喬治提前獲釋了。他先在一家電腦公司做雇員,不久自己開了一家軟件公司;兩年過後,他身價過億。成了富豪的喬治去看望本,卻得知本於兩年前破了產,一家人貧困潦倒,舉家遷到鄉下。喬治說,是你的一束鮮花使我留戀人世的愛與溫暖,給予我戰勝厄運的勇氣;無論我為你做什麼,都不能回報你當年對我的幫助;我想以你的名義,捐一筆錢給慈善機構,讓天下所有不幸的人都感到你博大的愛。

此後不久,喬治果然捐款成立了“華盛頓。本陌生人愛心基金會”。

一束鮮花竟然是如此的神奇,它給絕境中的喬治帶來了希望,重新點燃了他生命的激情。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悲劇都源自於對愛的絕望。對一顆冰冷的心靈來說,最大的可能就是自甘墮落。而我更願意相信,正是那一份無私的愛,成了喬治努力向上的強大動力。

情高點撥

如果把愛比喻成種子,那麼我們所有的人無疑就是一片片土壤。當我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時,愛的種子就已經播撤在我們的心田。愛在不斷傳遞,愛也在不斷地生長。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片片土壤,那束象征愛的鮮花才會永不枯萎,永遠芬芳。

別懲罰對你好的人

偉民的媽媽已經70多歲了,眼睛看不清楚,手腳也使不上力,但因為個性的關係,她選擇獨居在郊區。不論工作多麼忙碌,每個星期偉民都會回去探望她一到兩次。

這天偉民剛停好車,就聞到從屋裏飄出鹵肉的香味,生理的反應明明是口水直流,心理的反應卻是怒火中燒。媽媽說:“下個星期就是你的生日了,我燉豬蹄給你吃!”偉民看到熱騰騰的紅燒豬蹄,還冒著香噴噴的霧氣,嘴裏卻不聽使喚地對著媽媽嘮叨:“我根本不愛吃這些東西,油膩膩的。”

回程路上,偉民打電話給我,說他很難過。其實垂涎三尺的他,很想對媽媽說聲“謝謝”,也很渴望吃光那碗豬蹄,但他很心疼媽媽花費那麼多功夫,如果不嚴厲地加以製止,他擔心將來還會繼續發生同樣的狀況。他寧願這輩子都不要吃豬蹄,也不舍得媽媽這麼辛苦。我很了解他的心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這樣做過,因為心疼對方的付出,故意狠心地不肯接受對方的好意,還狠狠地嚴加批評,就是想嚇退他,讓他永遠不要再這麼做。

這個方法,也許有效,但對彼此的關係卻造成很大的傷害。邏輯上沒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最底層的另一種聲音:不願承擔別人付出的好意,是因為怕自己報答不起,所以故意貶低它的價值,嚴厲地拒絕接受。摧毀對方的善意,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時,才會轉個彎兒希望對方別這麼做。

情商點撥

接受別人善意的付出,應該心懷感激。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偉民一樣常常做出相反的行為,也許算不上是恩將仇報,但對彼此的傷害與破壞,卻具有同等的威力,特別是對於關係愈親密的人,愈不會手軟。

下次如果碰到類似的狀況,可以換個方式處理:先表達感激,鼓勵自己承擔這份好意,然後明確地說出自己希望對方不要這麼做的原因。這樣或許無法製止對方用同樣的方式繼續付出,但至少雙方都能在“歡喜做、甘願受”的前提下互動交流,讓敏感而體貼的心,隻有感恩沒有怨悔。

請幫助另外十個人吧

這是發生在德國的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2003年母親節,節日的溫馨氣氛再次燃起了伊特洛孤兒院孤兒德比對母親的思念。電視上一個6歲的小男孩在幫父母修剪草坪,看到這裏,德比對修女說:“我也想幫父母幹活!你知道他們在哪裏嗎?”修女沉默了。德比傷心地跑到街上,街上有那麼多母親,卻沒有一個母親是他的。

幾個月後,9歲的德比到附近一所小學讀書。一次課上,老師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古時有個皇帝,愛上圍棋遊戲,決定嘉獎遊戲的發明者。結果發明者的願望是讓皇帝賞他幾粒米,在棋盤上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上放上兩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四粒……依此類推,直到放滿棋盤,結果最後是1800萬億粒米,總數相當於全世界米粒總數的10倍。”

這個故事讓德比的眼睛頓時亮了。他想如果他幫助一個人,然後請他幫助另外10個人,以這樣遞加愛心,也許終有一天受幫助的那一個人就是自己的媽媽。這個念頭令德比興奮異常,此後他每幫別人做一件好事,別人感謝他時,他總說:“請幫助另外10個人吧,那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

那些受到德比幫助的人對這個孩子充滿感激,更對德比這種特殊的傳遞愛心的方式感到震撼。他們像實現自己的諾言似的,幫助另外10個人。一個動人的無形之網就這樣在該市市民中悄悄地展開了……

德比想不到,自己竟然幫助了德國著名的節目主持人瑞克,並成了德國的名人。瑞克是德國電視台的知深脫口秀主持人。也許是因為激烈的競爭和工作的壓力,2003年他患上了猶豫症,他向電視台請了長假。不久,瑞克旅遊到了德比所在的城市,傍晚時分,他獨自沿著河邊散步。突然他的心髒病發作昏倒在地。多虧在河邊釣魚的德比及時把瑞克送到診所急救。瑞克蘇醒了,他萬分感激地說:“孩子,我該感謝你,如果你需要錢,我可以給你很多錢。”德比搖搖頭說:“如果你能幫助10個需要幫助的人,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瑞克不解地問:“可是你真的什麼都不要嗎?”德比笑者搖頭拒絕了。

瑞克此後認真覆行諾言,幫助了10個人。每次幫助別人,他覺得心裏非常快樂,尤其是當別人對他真誠地說一聲“謝謝”時,他覺得自己的生命特別有價值。他結束了本來還有大半年的假期,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所以的同事都驚訝地發現瑞克變了,他變得樂觀豁達,樂於助人了。2003年11月1日,是瑞克對觀眾講述了10件好事的魔力。最後他哽咽道:“請你也去幫助10個人,你的生命將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感覺。”

通過電波,人們被這個故事深深觸動。2004年1月,德比被請到了演播室。有觀眾問他:“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德比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現場觀眾都熱淚盈眶。整個德國掀起了一股“做10件好事”的熱潮,昔日冷漠的人們都盼望著自己所幫助的那個人正是德比的母親。電視台加緊了對德比母親的尋找,然而德比的母親卻遲遲沒有出現。

2004年2月,一件不幸的事發生在這個少年身上。德比在回學校的路上,被一群小流氓圍住。因為他們在德比身上沒有找到錢,便惱羞成怒地用匕首將德比刺傷。在醫院裏,昏迷中的德比一直在喃喃呼喚:“媽媽,媽媽……”電視台24小時轉播德比的病情,所有關心德比的人都在祈禱他能蘇醒,德國的幾十個大學生來到亞曆山大廣場,手挽手連成一顆心形,大聲呼喚:“媽媽,媽媽!”呼喚聲感動了路人,後來有更多人加入,那顆心越來越大。更為動人的是,自德比被刺傷後兩個小時內電視台接到幾百個女人的電話,紛紛表示她們願意當德比的母親。可是德比隻能有一個母親,電視台同意讓朱迪做德比的母親,因為她就住在德比所在的城市,而且口音和德比相同,會更有親切感。

2004年2月17日早晨,昏迷多時的德比睜開眼睛,朱迪捧著一束美麗的百合花出現在德比的床邊,握著他的小手說:“親愛的德比,我就是你的母親!”德比的眼睛突然亮了,他驚訝地說:“你真的是我的母親嗎?”朱迪含著淚用力地點點頭,在場所有的人也都朝德比微笑著點頭。兩行熱淚從德比的眼睛裏流落:“媽媽,我找了你好久啊!請你再也不要離開我,好嗎?”

朱迪點點頭,哽咽道:“放心吧,媽媽再也不會離開了!”德比蒼白的小臉露出了笑容,他還想說更多的話,可是已經沒有力氣。2004年2月18日淩晨2點,德比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人間,他那隻握著母親的手一直沒有鬆開。

情商點撥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延續這份愛吧,讓我們每個人都伸出你的手,來為大家多做些事吧。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隻要人人都付出一份力,便可戰勝一切困難!

把怨恨留在獄中

曼德拉因為帶頭反對白人種族隔離製度的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統治者仍然像對待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地虐待。

羅本島上布滿岩石,到處都是海豹、蛇和其它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的一個“鋅皮房”,白天他要將采石場的大石塊打碎成石料。有的時候他要下到冰冷的海水裏撈海帶,有的時候他要幹采石灰的活兒——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在一個很大的石灰場裏,用尖鎬和鐵鍬挖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人就有3個。他們對他並不友好,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他在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後,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他深感榮幸;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本島監獄看守他的3名獄警也能到場。隨即他邀請他們起立,並把他們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寬容精神,令那些殘酷地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性子很急,脾氣又暴躁,正是獄中生活使他學會了控製情緒,因此才活了下來。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也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的痛苦。

情商點撥

感恩與寬容常常源自痛苦與磨難,這一切必須通過極強的毅力來訓練。與此同時,個人的心智與胸懷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心的體驗與愛的升華。

踢“國王”的心理

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在他還是一個十多歲的小王子的時候。曾被送到一所海軍軍官學校讀書。有一天,一位海軍軍官巡察時,發現這位小王子正伏床哭泣。這位軍官上前問他為什麼哭,開始的時候他什麼也不肯說,後來迫不得已,才說出有幾個軍校的同學竟無端地輪流踢他的屁股。

海軍軍官就把這幾個學生召集過來,對他們說:“盡管小王子並沒有主動告狀,但我依然想知道你們為什麼要這樣虐待王子。”這些學生都像木頭人似的站在那裏一言不發,直到軍官聲言不說真話就開除他們時,他們才承認說,許多年後,等小王子繼承了皇位,他們也差不多都成了皇家海軍的指揮官或艦長,他們隻希望到那時候能自豪地告訴大家,他們曾經踢過國王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