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誤入叢林的兔子(2 / 3)

讀書,是走上文學道路必須要打的地基。至於能不能成為作家,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多遠,那時的我,幾乎從來沒有認真去思考過,有的隻是熱情和一股蠻的拚勁。對於書,我幾乎是廣泛涉獵,古今中外的書籍,隻要能讀到的,幾乎是饑不擇食,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雜文,童話,甚至通訊報告文學,我一概不放過。還記得印象最深,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些書中的情節,還有那些嫻熟的寫作技巧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

瓊瑤的小說,《海鷗飛處》《彩霞滿天》《我是一片雲》《一簾幽夢》……這些書我一本沒有放過。在我後來的感情世界裏,以及我的愛情觀裏,就有著深厚的瓊瑤色彩,那小說中主人公之間纏綿悱惻的浪漫情節,那些虐心的文字,那樣刻骨銘心。外國文學我也廣泛涉獵,巴爾紮克,莫伯桑,小仲馬……特別小說《茶花女》我反複讀過好幾遍,主人公瑪格麗特的命運悲歡,以及精彩敘寫,特別是作家匠心獨特的藝術手法,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我。

除了這些書,我還在書攤上購買《散文》、《散文選刊》、《星星詩刊》、《詩刊》、《詩神》、《雜文選刊》等雜誌,還訂閱《雜文報》《文學報》等報紙……為了買書,我很節約,總要把家裏每月給的生活費截留一些下來用於買書。文學書籍成了我必備的精神食糧。二十多年來,是文學給予了我全部營養,讓我活得充實,過得快樂,時時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了熱情,膽子就很大,什麼事就可以去幹,還記得我當時就幹了一件直接與文學有關的事。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班上幾位同學,還辦了一份油印報紙《田原》,是純粹的文學刊物。我作為編輯部的主要負責人,那一期報紙上全是我們幾位文學愛好者的詩歌散文作品。我們這一群熱血澎湃的文藝青年,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我的師範生活,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忙碌快樂幸福地度過。當時的彷徨與苦悶,也因文學愛好而衝淡,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文學讓自己內心變得無比強大,因為文學,我的性格變得特別堅強,一旦遇上挫折,都會從文學中尋找到答案,從而化解生活中許多困難。

轉眼三年師範就結束了,我們像一群鴨子,被組織分配在了農村的各個鄉鎮學校,我們的命運與農村緊緊地綁在了一起。麵對鄉村那些破敗的學校,麵對那些鄉村孩子,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希望,全然坍塌。我曾經想過放棄,一走了之,去南方闖蕩,因為我們同學中就有人放棄了教書這個職業,在南方找到了合適的高收入的工作。可是,我沒有,在那沒有文化生活的偏僻貧窮落後的鄉村,我依然用讀書的方式,打發我孤獨寂寞的日子。偶有靈感,還繼續塗塗寫寫。還記得,當年我分配在白壩鄉中心校教書,因為是竹林文學社的會員,我與另外兩個同學:黃忠誠,周浩然,在竹林文學社社長楊平章老師的同意下,還成立了“竹林文學社觀音分社”,當年我們發展了觀音中學一些學生成為會員,同時又在白壩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們還辦了一份油印小報《竹筍》,那份報紙在當地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還受到當時觀音中學不少學生青睞,有的同學周末騎著自行車來到白壩小學尋找我們,把我們當名人一樣看待,我好榮耀,好自豪。那些年,我精力充沛,創作激情高昂,確實也寫了不少作品。可我把稿子,一件又一件地投向外麵的刊物時,幾乎都是石沉大海,很少有東西變成鉛字。時間慢慢地流逝,我的熱情也漸漸地消失。 我們的生活出如同鄉村的枯井一樣,隻有那些水桶,才會在井裏蕩起一點點漣漪。我漸漸地遠離了文學,文學也悄悄地遠離了我的生活,我的激情全都轉移到了教書育人上麵,因為那是自己生存需要的根本,文學的殿堂大門沒有對我開放,我隻能悻悻而去。再後來結了婚帶了孩子,家庭的鎖事,把那些毫無一點現實價值的文學夢想蠶食得幹幹淨淨。我有十多年的時間,幾乎沒有寫半個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