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劃的“意外。”
十來歲時,惠特尼·休斯頓,在她母親——20世紀60年代“甜美靈感”樂隊創始人錫西嚴密關注下,培養了自己的歌唱才能。“我記得當我十七歲時,有一次我正為當晚與媽媽同台演出的演唱會做準備,忽然媽媽打來電話,聲音嘶啞地說:‘我的嗓子壞了!不能唱了!’我說:‘我總不能一個人上台唱呀。’母親卻說:‘你完全能一個人唱,你很棒!’”
於是,休斯頓一夜成名,一晚而成為美國的王牌歌手。她事後才發現整個“意外”都是精心策劃好的——媽媽說:“我完全知道你能夠做到這一切,如果你真心熱愛唱歌,你就會去做。”
首先要對一種事業熱愛,然後充滿信心去爭取——許多成功人士都是這樣走向成功的。不熱愛,就缺乏追求的動力;沒有信心,又怎能邁開追求的大步?休期頓有位好媽媽,她的“設計”促發了女兒的信心。但更為重要的是,沒有外力幫助,也應信心十足。
礁石的本色
日本的白隱禪師,道行高深,負有盛名,他的故事流傳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這樣一個:白隱居住的禪寺附近有一戶人家的女孩懷孕了,女孩的母親大為憤怒,一定要找出“肇事者”。女孩用手朝寺廟指了指,說:“是白隱的。”女孩的母親跑到禪寺找到白隱,又哭又鬧,白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後,沒有做任何辯解,隻是淡然地說:“是這樣的嗎?”孩子生下來後,女孩的母親又當著寺廟所有僧人的麵把他送給白隱,要他撫養。白隱把嬰兒接過來,小心地抱到自己的內室,安排人悉心喂養。多年以後,女孩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並親自到白隱的跟前贖罪。白隱麵色平靜,仍是淡然地說了句:“就這樣嗎?”
輕輕說出的這幾個字,包含著多少的威力和內涵!麵對詆毀和陷阱,有人的抗爭,有的人處之泰然,更有的人不聞不問,依然故我,一副閑雲野鶴之態。世事冗雜繁複,不虞之事甚多,很多人學會了明哲保身,小心從事。這就是所謂的魚的哲學:水底的魚兒,危機四伏,一方麵要巧妙地躲避大魚的侵襲,一方麵又要偷閑自由自在地遊弋。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一條明智的魚,一條能長大的魚。
白隱不做那條魚,他寧做海底的礁石,固守住心中的熾熱和堅硬,讓時間來考驗,讓沙浪去淘洗,等到所有的水退去,露出的才是自己的本色。
礁石不懼風浪經得起考驗,礁石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隻要堅持內心的信念,總有一天,時間會將你的本色顯露了來,但在此之前一定要甘於寂寞,能忍受一切的誤解與攻擊。礁石就是這樣成長的。
上帝與魔鬼的賭博
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隻有上帝和魔鬼。有一次他們相遇了,就想比拚一下誰的本領更高強。
經過很多方麵很多回合的比賽,他們都沒有分出高下。魔鬼建議道:我們最後比一次決定勝負。這次我們這樣比:我們各盡所能,製造同一個產品,你我各造一半,並且使自己造的那一半具有你我各自的特性,最後看一看,最終是誰的力量在支配這個產品的行為。
上帝同意了。
第一件產品很快就做成了。正如比賽規則所要求的,這個產品一半是上帝所造,一半為魔鬼所造。上帝沒有就此停手,緊接著又製造第二個、第三個產品,魔鬼不甘示弱,在上帝的每一個產品中都加入了一半自己的特性。
看到產品製造得差不多了,上帝停止了他的工作,魔鬼也跟著停止了。然後他們讓他們製造的產品自己去繁衍生息。
過了很久很久以後,到了判決勝負的時候,上帝和魔鬼又見麵了。魔鬼歎著氣說:“上帝啊,看來你的本事還是比我大,這最後的賭博還是你贏了。如果是隻製造一個產品,那我們誰勝誰負仍是未定之數。是我上了你的當,我本應該在你造第二件產品時阻止你的,但我不僅沒有,而且還跟你一塊兒去造。現在我明白了,隻要有兩個我們的產品在一起,隻要他們之間有交流,他們就會製定一些規則,你灌輸給他們的特性就遲早會占上風。我徹底輸了!”
你一定知道上帝和魔鬼共同製造的產品是什麼了。
上帝與魔鬼製造的產品就是人,人身上既有上帝的特性也有魔鬼的特性,但由於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人與人之間有交流,有協作,我們便改造自身的特性,讓自己好的一麵得以發揚,因為我們知道,隻有如此,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不識樂譜
著名男高音唱家帕瓦羅蒂不識樂譜,支持派讚美說,帕瓦羅蒂具有驚人的樂感,不識樂譜,更能憑感覺將唱段發揮得盡善盡美;反對派則聲稱,假如帕瓦羅蒂識樂譜,他會演唱得更好。不管怎樣爭辯,帕瓦羅蒂都將“我心中的太陽”唱遍了世界。
姑姑從國外歸來,以前,姑姑與我父親曾有些嫌隙,但那些長輩間的磕磕碰碰擋不住我對姑姑的思念。我構想著各種方式去見她:捧一束鮮豔的花?提一盒禮物?買一副家鄉的玉鐲?我不知道。
炎炎的夏日,我隻抱一個大西瓜就摁響了姑姑的門鈴,心裏,忐忑不安,很冒昧,很膽怯,如此倉促的拜訪,姑姑會歡迎我嗎?
門開了,姑姑一把將我攬進懷裏,淚水漣漣道:好孩子,謝謝你來看望我。
不識樂譜,同樣能唱好歌;不拘泥形式,同樣能表達感情。原來,那些撼動魂魄的心聲,不需要任何裝飾,自然流露才是最完美的手段。
以退為進
有一位美國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再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才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專業。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老板見後又提升了他。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這時老板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麵的認識,就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人不怕被別人看低,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麵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會慢慢地高大起來;可被人看高了,剛開始讓人覺得你多麼的了不起,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結果是被人越來越看不起。
第12塊紗布
一所大醫院手術室裏,一位年輕的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而且做一個赫赫有名的外科專家的助手。
複雜艱苦的手術從清晨進行到黃昏,眼看患者的傷口即將縫合,女護士突然嚴肅地盯著外科專家,說:“大夫,我們用的12塊紗布,您隻取出11塊。”
“我已經取出來了,”專家斷言道,“手術已經一整天,立刻開始縫合傷口。”
“不,不行!”女護士高聲抗議,“我記得清清楚楚,手術中我們用了12塊紗布。”
外科醫生不理睬她,命令道:“聽我的,準備——縫合!”
女護士毫不示弱地大叫起來:“您是醫生,您不能這樣做!”
直到這時,外科專家冷漠的臉上才泛起一絲欣慰的笑容。他舉起左手心裏握著的第12塊紗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雖然我們都有一個自我,但真正做到堅持自我的人太少了。麵對現實,有太多的妥協與讓步,甚至包括對良心的背叛。拿出你的勇氣來,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堅持你認為正確的觀點反而會讓別人更加尊重和認可你。
沒穿褲子的上帝
有一天,上帝應邀去赴宴,不小心忘記穿褲子了。客人們聽說上帝要來都興奮不已。
看到上帝,客人說:“上帝,您真偉大,敢於突破人間的禁區,有超前的時代意識。”上帝對他的奉承不屑一顧,他知道這種人最愛不著邊地討好別人。
客人說:“上帝,您真了不起,您才最懂得自然、原本、返樸歸真,您才是最美的。別人太做作了,太虛偽了,讓人生厭。”上帝對此人不以為然,他明白這種人最喜歡追求新奇和極端。
客人說:“上帝,您真行,竟做一些別人意想不到的事。沒有誰給客人們事來的驚喜能比得上您。您才是最最絕頂聰明的。”上帝不想回答他。他是一個想以出奇製勝的方式宣揚別人,來顯示自己的人。
客人說:“上帝,您真不愧為上帝,從不學著別人那樣入鄉隨俗。您永遠是超脫瀟灑的,活得自由自在,不為任何世俗所羈絆。”上帝想,人的伎倆不過如此,喜歡把美好的詞都堆在一起使用。
客人覺得沒有什麼更好的詞可以說出來,沉吟了半晌才說:“上帝,您隻有是上帝才能不穿褲子。若是我們,早就被趕出去了。”
上帝怔了一下,才發現自己沒有穿褲子。他這才明白,沒有穿褲子才是人們心中的上帝。
即使上帝沒穿褲子,別人也隻會為其歌功頌德,因為他是上帝,創造一切的上帝,人們沒有資格去批評和質疑。同樣,我們若想隨心所欲而不被別人指摘,首先應該確立自己上帝般的地位,隨著自己身份的改變,別人對我們行為的定義也會相應改變的。
自尊無價
一紐約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一種憐憫之情。他把1元錢丟進賣鉛筆人的懷中,就走開了。但他又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就連忙返回,從賣鉛筆人那裏取出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記取筆了,希望他不要介意。最後他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而且上麵有標價。”
幾個月後,在一個社交場合,一位穿著整齊的推銷商迎上這位紐約商人,並自我介紹:“你可能已忘記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遠忘不了你。你就是那個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你來告訴我,我是一個商人為止。”
沒想到紐約商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竟使得一個處境窘迫的人重新樹立了自信心,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同情一個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熱情之手,給予他無私的幫助的確是重要的,但更為關鍵的是,我們應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自尊和價值——隻有充分相信自己以後,才有決心去擺脫磨難,去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弱者。
用短即長
在一次工商界的娶會中,幾個老板大談自己的經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