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發掘自我力量(1 / 3)

保持本色

美國曆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柏林,在他剛出道的時候,一個月隻賺120美元。而當時的奧特雷在音樂界已如日中天,名氣很大。奧特雷很欣賞柏林的能力,就問柏林要不要做他的秘書,薪水在800美元左右。“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就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奧特雷;但如果你堅持保持自己的本色,總有一天會成為一個一流的一柏林。”奧特雷忠告說。柏林接受了這個警誡,後來他慢慢地成為那一時代美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其實,每一位成功者的成功之處,都不外乎保持了自己的本色,並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天性,一個人有一個的活法。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隻要你保持了本色,你同樣會絢麗奪目。

捧著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國家裏,有一個賢明而受人愛戴的國王。但是,他的年紀已很大了,而且年邁的國王沒有一個孩子。這件心事,使他很傷腦筋。有一天,國王想出了一個辦法,說:“我要親自在全國挑選一個誠實的孩子,收為我的義子。”他吩咐發給每一個孩子一些花種,並宣布:

“如果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麼,那個孩子便是我的繼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種下了那些花種子,他們從早到晚,澆水,施肥,鬆土,護理得非常精心。

有個名叫雄日的男孩,他整天用心培育花種。但是,十天過去了,半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依然如故,不見發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納悶。最後,他去問他的母親:

“媽媽,為什麼我種的花不出芽呢?”

母親同樣為此事操心,她說:

“你把花盆裏的土換一換,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媽媽的意見,在新的土壤裏播下了那些種子,但是它們仍然不發芽。

國王決定觀花的日子到了。無數個穿著漂亮服裝的孩子湧到街上,他們各自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每個人都想成為繼承王位的王子。但是,不知為什麼,當國王環視花朵從一個個孩子麵前走過時,他的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影子。

忽然,在一個店鋪旁,國王看見了正在流淚的雄日,這個孩子端著空花盆站在那裏,國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問道:

“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著,他把他如何種花,但花種子又長期不萌芽的經過告訴給國王,並說,這可能是報應,因為他在別人的果園裏偷偷摘過一個蘋果。

國王聽了雄日的回答,高興地拉著他的雙手,大聲地說:

“你就是我的忠實的兒子!”

“為什麼您選擇一個端著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們問國王。

於是,國王說:

“子民們,我發給你們的花種子都是煮熟了的種子。”

聽了國王這句話,那些捧著最美麗的花朵的孩子們,個個麵紅耳赤,因為他們播種下的是另外的花種子。

誠實,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件稅利的武器,在激烈的競爭中,不一定非要爾虞我詐,誠實反而更能達到目標。許多人自作聰明,卻忘記了誠實這一基本的品質,從而也埋沒了他們的才智。隻有以誠實作為基本依托的智慧才能大放異彩。

焦尾琴

一不起眼的枯木,被一個夫隨手扔進了火堆,打算用它來燃燒火取暖。整整一個寒冷的冬天,已有無數的枯木就這樣燒成了灰燼。

這天,一個精於製琴的大師個個這兒經過,打算進屋來避一避雨。於是事情就有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大師的耳朵肯定是異於常人的,正因為如此,在不絕如縷的風聲和雨聲中,大師才意外地聽到了一種不同凡響的聲音:那是一種被埋沒和被俗世誤解的絕望的呐喊和呻吟。大師側耳傾聽,他發現這聲音正是那節剛被農夫投進火堆的枯木所發出來的。它是那樣的絕望,又是那樣的優美。

它因為優美而絕望,又因為絕望而優美。大師猛然上前去,不顧一切地從熊熊的火堆中將那節枯木搶救出來,並且把它作成一把琴,因為曾被燒過的原故,那把琴的尾部色如焦炭,留下了曾經滄海的傷痕。於是,大師便把它叫做焦尾琴——也許你已經知道,這把從火堆裏被解救出來的琴,就是那把後來名動整個中國音樂史的精品,它像一個傳說那樣美好和空前絕後。

焦尾琴差一點和其它木頭一樣,成了燃燒取暖的工具,但它是幸運的,遇上了大師的賞識與撲救,成了極品。焦尾琴能從枯木中銳穎而出,要感謝大師的慧眼識珠,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與眾不同,它那不同於一般柴火的燃燒的聲音:憤怒、呐喊、呻吟。

尊重一盞燈

某公司添置了一輛新車,需要聘用一名司機。這是一家薪水誘人、待遇優厚的公司,所以應聘者職雲。不過,它用人卻是很嚴格和挑剔的,凡錄用員工都必得經理親自把關。

剛從駕校拿到駕駛執照的小韓,迫於生計,也硬著頭皮去應聘,盡管他知道自己的希望很渺茫。

初試由辦公室主任主行,他過去曾是經理的專車司機,對駕駛這行輕車熟路。他向應聘者詢問的都是汔車駕駛以及維護保養等方麵的技術問題。所幸這些恰好都是小韓新近學過的,還爛熟於心,竟輕而易舉地過了這第一關,而很多有實踐經驗的駕駛員卻被淘汰出局。

接下來是實際操作,由應聘者駕車載著經理和主任上路行駛,考察駕駛技術。最後一個輪到小韓,這時已是黃昏時分,當汽車行駛到一個僻靜的交叉街口時,前麵亮起了紅燈,小韓趕緊刹車,可能是急了些,經理和主任都有些猝不及防。本來對他車技就不太滿意的主任冷冷地問他:“為什麼不開過去?”小韓說:“有紅燈啊。”

主任有些不耐煩:“我是說,這裏既沒警察,又沒行人車輛,為什麼不靈活一些,把車開過去呢?”小韓一聽那口氣,知道自己沒啥希望了,他抬頭望了望閃爍的指示燈,心裏竟輕鬆了許多,但還是鄭重地回答:“為了尊重這盞燈!”

一直不動聲色的經理眼睛一亮。

回到公司,經理對所有等候的應聘者宣布:小韓入選!這使所有的應聘者都吃驚不小,當然,這結果也出乎小韓的意料。

望著發愣的小韓,經理握住他的手說:“作為司機,你還需要鍛煉。但是,作為本公司的員工,你已經很稱職了。”

交通燈本來就是為了維護交通秩序而設的,尊重交通燈其實就是對秩序的尊重。作為職員,對秩序的遵守應該是一種必備的素質,而由於許多人講求“靈活”,往往將秩序拋在腦後,以至於遵守秩序成為一種難得的品質。表現你的品質,哪怕隻是為了尊重一盞燈。

幫他找回自尊

一個男孩上初中時十分貪玩,成績自然“慘不忍睹”。老師為了他的自尊心,以免一二十分的成績讓他麵子掃地,於是判他的試卷時盡量放鬆尺度,有時甚至根本不看,匆匆批上個60分就完了。這個學生也知道是怎麼回事,每次發了試卷也隻匆匆一瞥,就隨手扔到別處。

不久調來一位新老師,在判這位學生的試卷時,沒有效仿原先那位老師的做法,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認認真真地為他批閱,結果這位學生隻得了十幾分。老師說:“你是學生我是老師,批改你的試卷是我的職責。你答對幾道題,我就隻能給你相應的分數,隻有這個分數才真正屬於你自己。”

幾年後,一位大學生找到這位老師:“可能您已經忘記我了,但我永遠記得您,您就是那個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是您的行為和言語讓我有了今天。”

對一個處於不佳境地的人,憐憫似的施舍隻會使他的自尊蒙上灰塵;我們應該做的,是幫他拂去心靈的塵埃,讓他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與尊嚴。

聖誕的故事

有一個著名的古老神話,說是在昔日美麗的黎巴嫩森林長出了三顆雪鬆。眾所周知,雪鬆長大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它們度過了整整幾個世紀,對生命、死亡、自然和人類進行著思考。

它們目睹了所羅門派遣的一支以色列遠征軍來到此地,後又看到了與亞述人交戰期間血染的大地。它們認識了耶洗別和先知以利亞,兩個不共戴天的死敵。它們觀察到字母的發明,並被過往的滿載花布的商隊弄得眼花繚亂。

風和日麗的某一天,它們就前程問題進行了一場對話。

“目睹所有這一切之後”,第一顆雪鬆說,“我想變成世上最為強大的國王的寶座。”

“我願意成為永遠把惡變為善的某種東西的組成部分。”第二棵雪鬆說。

“我希望每當人們看到我的時候,都能想到上帝。”第三棵雪鬆說。

又過了一段時間,伐木人來了,三棵雪鬆被砍倒,一隻船把它們運往了遠方。

每一棵雪鬆都懷有一個願望,然而現實卻從不詢問它們有何為夢想。第一棵雪鬆被用作修建一個牲口棚,剩餘部分則用來支撐草料。第二棵雪鬆變成一張十分簡陋的桌子,隨即被賣給了一位家具商。第三棵雪鬆的木材沒有找到買主,便被截成段放進一座大城市的倉庫裏。三棵雪鬆深感不幸,它們抱怨說:“我們的木質雖好,卻沒有人把它用於某種美好的東西上。”

過了一段日子,在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有一對夫妻未能找到棲身之所,便決定在第一棵雪鬆建成的牲口棚過夜。行將臨產的女人疼得直叫,最後她在那裏分娩,將兒子放在了草料和支撐草料的木料之間。

此時此刻,第一棵雪鬆明白了它的夢想已經實現:這個嬰兒便是世上的王中之王。

又過了若幹年,在一個簡陋的房間,幾個男人圍坐在第二顆雪鬆製成的那張桌子的四周。在眾人開始就餐之前,其中的一個人就對擺放在他麵前的麵包和酒說了一些話。

於是第二棵雪鬆明白了,此時此刻,它所支撐的不僅僅是一隻酒杯和一塊麵包,而且還是世人與上帝的聯盟。

第二天,有人取出用第三棵雪鬆截成的兩根木料,將它們釘成十字形狀,隨即將其扔到一個角落裏,幾個小時之後,人們帶來了一個被野蠻毆打致傷的男人,把他釘在了第三棵雪鬆製成的木料上。雪鬆感到毛骨悚然,對生活給它留下的野蠻遺產甚感傷心。

然而,在三天時間過去之後,第三棵雪鬆明白了自己的天命:曾被釘在這裏的男人如今已成為照亮一切的光芒。用它的木料製成的十字架已不再是苦難的象征,卻變成了勝利的信號。

所有的夢想也總是如此,黎巴嫩的三棵雪鬆履行了它們所希望的天命,但是方式卻與它們所想像的不同。實現夢想的方式不隻一個,此路不通時別放棄對另一種方式的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