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學會尊重別人(1 / 2)

孟子曾經說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的交往過程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就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應時時本著“設身處地”的想法,去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體貼別人,切不可恃才傲物,更不應該用語言去嘲諷、羞辱別人。因為漫罵、嘲諷、羞辱是一把雙刃劍,在漫罵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貶低我們自己。在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人,用自己敦厚的心靈去善待人,而不是去傷害別人,戲弄別人。

公元前592年,晉景公派遣大夫郤克訪問齊國和魯國,他在魯國訪問結束後要去訪問齊國。這時魯國也想與齊國聯絡,魯宣公就打發孫行父與他同行,兩國大夫中途遇見衛國的使臣孫良夫與曹國的使臣公子首,他們也去齊國,於是四人一起來到齊國都城臨淄拜見了齊頃公。說起四人,長得都各有“特色”,晉國大夫郤克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東西,魯國大夫孫行父腦瓜像個燈泡又光又滑,衛國大夫是個跛子,一條腿短一條腿長,曹國大夫是個羅鍋。

齊頃公見到四人不約而同湊在一起,又長成這樣,差點笑出聲來。辦完公事之後,齊頃公告訴他們第二天擺宴招待。

第二天,齊頃公特意挑了四個人招待來訪的大夫,陪他們上後花園赴宴。陪同獨眼龍的也是一隻眼,陪同禿子的也是禿子,陪同跛子的也是瘸子,陪同駝背的也是個駝背。當蕭太夫人見了獨眼龍、禿子、瘸子、駝背成雙成對的走過來時,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旁邊的宮女們也跟著笑,四位大夫起初瞧見那些陪同的人都有些生理缺陷,還以為是巧合呢,直到聽見樓上的笑聲,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四國使臣回到館舍,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非常生氣,當他們打聽到譏笑他們的是齊國的國母,更加怒不可遏。三國大夫對郤克說:“我們誠信誠意來訪,他們卻如此戲弄我們,真是豈有此理!”郤克說:“他們如此欺負人,此仇不報,就算不得大丈夫!”其餘三位大夫齊聲說:“隻要貴國領兵攻打齊國,我們一定請國君發兵,大夥都聽你指揮。”四人對天起誓,一定要報今日戲弄之仇。

兩年以後,四國兵車綿延三十多裏,大舉伐齊,齊軍被打得落花流水,齊頃公被圍在華山,倉皇逃跑之中和將軍逢醜父迅速更換了服裝,扮作臣下外出舀水,才保住性命。齊頃公最後隻好拿著厚禮求和。

四國的使臣是肩負著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互通友好的使命而來,而齊頃公竟然拿使臣的生理缺陷開玩笑,絲毫沒有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引來了仇恨與戰爭,這個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與人尊重,與己尊重,一個不尊重別人,拿別人的尊嚴開玩笑的人,最終戲弄的是自己。而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換來的回應是別人對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