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由於各人的機遇與境遇不同,人難免分出個三六九等,或成績優秀,意氣風發,家庭富有,或學習較差,窮困潦倒,默默無聞。但芸芸眾生中,總有那麼一些人雖技不如人,對別人的成績卻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從而上演了一場場醜陋的嫉妒鬧劇。為了別人當上了班長而自己落選了,就到處“煽風點火”,為了別人的生活條件比自己好而鬱鬱寡歡的也大有人在,給原本平靜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煩惱和紛憂。
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傷害別人,也對自己不利。嫉妒心理妨礙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使其與人合作時產生消極抵抗情緒,並且在潛意識裏引發一些破壞和阻礙他人的傾向。張昭就是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人。
張昭和羅傑同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平時兩個人極為要好,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兩個人都是互幫互助的。張昭的年齡比羅傑年長5歲,而在公司的工齡也比羅傑多3年,因此,大家都猜想該是張昭先有獲得升遷的機會。但是羅傑為人隨和,工作努力,做事主動,並有豐富的創造力,這引起了上司的注意。後來,羅傑越過張昭被提升為地區業務助理。
羅傑的提升讓張昭嫉妒得兩眼發紅,幾乎每天都要給羅傑點“臉色”看看。
一天,張昭看見羅傑和公司老總一同從遠處走過來,妒火中燒的他高聲對身旁的幾位同事說道:“哼,羅傑那家夥,要是你問他幾點了,他會跟你說表是怎樣做的!他表麵上是不會說什麼的,不過時間久了,你們就會發現他背後的一些事了!”轉頭看著走著的羅傑,他又悄聲說:“看,來了個‘大人物’。”張昭的話並沒有引起共鳴,相反,同事們紛紛向他投出了鄙視的眼神,張昭頓時感到臉如火燒逃也似的離開了同事。
而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自己嘲弄羅傑時,羅傑正極力向老總推薦他呢。可惜,他的話被老總聽到了,一切化為泡影。
最後,被嫉妒折磨得近乎崩潰的張昭收拾了自己的東西離開了這家公司。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陰暗心理,作為人性的弱點幾乎人人都有,隻是多與少的不同。這是人性中殘存的動物性的一麵。據研究者說,許多動物都有嫉妒的本性,比如,一隻狼會把比它多搶了獵物的同類咬死。一個雜技團馴獸員曾說,一隻叫“麗婭”的小狗看到馴獸員接觸一隻叫“艾瑪”的小狗較多時,它竟然嫉妒地把“艾瑪”咬死了。盡管我們早已進化成人,但這個“動物性”卻似乎與生俱來。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就會對父母表現出的對其他兄弟姐妹的偏心而心生不快,我們會因他們比自己多吃了一口蛋糕或新穿了一件衣服而生氣甚至哭鬧。雖然妒忌是人普遍的也可以說是天生的缺點,但我們絕不可因此而忽視它的危害性。
《三國演義》中,有位英才蓋世、文武雙全的大英雄叫周瑜。這位當時很了不起的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紀輕輕就執掌江東(吳國)的統兵大都督要職。尤其他在赤壁大戰中,更顯出叱吒風雲,謀略高人,指揮得當的政治軍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東吳和劉備之師,取得大破曹操83萬大軍的輝煌勝利。在曆史上,留下千古絕唱的赫赫聲名。據說,此人不僅披掛上馬,能征善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文韜武略堪稱上乘,是位難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還熟諳音律。有傳聞說他聽音樂演奏時,若誰奏錯一個音符,他便即刻能耳辨明詳。為此,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當後人對周瑜其人的褒獎盛讚之際,人們也同時看到了這位英才早逝者的兩大致命弱點,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