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遠離嫉妒(2 / 3)

周瑜一生度量太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燒赤壁大戰成功後,竟容不下與他共同抗曹的諸葛亮的存在,並密令部將丁奉、徐盛擊殺諸葛亮。不料孔明早有準備,密殺不成。為此,周瑜萬分氣憤。如此不能容人的周瑜,密除同盟,過河拆橋,實在讓人心寒並為之可悲。

周瑜為什麼容不下諸葛亮?原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周瑜一籌,尤其在關鍵時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能將周瑜內心活動看得入骨三分。惟其如此,才使得量窄、嫉才的周瑜妒忌得寢食難安,並隨時想除掉才智高於自己的諸葛亮。而孔明總先於周瑜謀害前就有了防備,這更使量窄、嫉才的周瑜一次比一次氣憋於心。嫉才,欲加害孔明的結果,反把周瑜自己給活活“氣死”。

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臨死之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可見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不肯更改。怨天尤人之氣,到蓋棺也不肯丟。

所以,後人都評說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拿今人的話說,他是心胸狹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患疾所致。周瑜度量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終害己的慘痛教訓,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教訓。

嫉妒心理,對學習、生活、人生、工作、事業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正如培根所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

第一,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和積極奮進精神。

第二,容易使人產生偏見。嫉妒,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與偏見相伴而生、相伴而長的。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見也就有多大。偏見不僅僅出自於一種無知,還出自於某種程度的人格缺陷。

第三,壓製和摧殘人才。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在對人才的評價和使用的過程中,時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幹擾,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時地、合理地使用。有位曆史學家曾斷言,中國社會自唐代以後開始走下坡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嫉賢妒能的現象日趨嚴重。

第四,影響人際關係。荀況曾經說過:“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嫉妒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它會限製人的交往範圍,壓抑人的交往熱情,甚至能反友為敵。

嫉妒破壞友誼、損害團結,給他人帶來損失和痛苦,既貽害自己的心靈又殃及自己的身體健康。

既然嫉妒心理對我們的危害這麼大,那麼我們就得對症下藥,先尋找它產生的原因,再想辦法加以克服。

第一,虛榮心在作怪。嫉妒,並不是來自於所謂的不公平,而是因為我們內心的虛榮。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在潛意識裏將自己與別人進行了不合理的比較。別人比我們好,使得我們的虛榮心受到損傷,所以我們把怨恨全都傾瀉在別人身上。曾經有一位企業家說過,“一個人得到上司的青睞,說明他必有過人之處。在任何一個組織裏,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原則上隻應該以工作成績做依據,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人來做的,既然是人做的,就不可避免地會滲透著人的喜好。上司對下屬的看法,除了要看他們的工作,還會從其他方麵加以考慮。不能把自己同別人進行簡單的比較。簡單的比較,隻會助長虛榮心”。

第二,沒有反省自己。為什麼我們得不到這個機會?我們是不是確實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要經常這樣問自己,每天檢查自己的得失。我國古代的儒家勸人要每日進行多次反省,就是為了使人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退一步說,某一次機會失去了,並不就說明你不如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