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心胸比較狹隘。心胸狹隘的人,看到別人做出成績,就會感到不舒服。他們容不得別人的進步,恨不得每個人都不如自己。但這是不可能的。俗話說:“隻有更好,沒有最好。”這話是勸人不要好高騖遠,要虛心一點,要務實一點,要放寬心胸,容人容物。幻想人人都不如自己,那是脫離實際的。世界的發展,絕不是靠某一個傑出人物來推動的。沒有人可以有這麼大的能耐。既然如此,就不應該一看到他人取得成績,心裏就難受。要勇於承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當看到身邊的人取得了成功時,不妨向他們學習,把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變成對自己的一種鼓勵,加倍努力,迎頭趕上。
那麼知道了嫉妒產生的原因,如何克服這一弱點呢?
1胸襟寬廣
《尚書·秦誓》中說,假如有一個耿介獨立的人,雖然他沒有什麼別的才能,但他的心地善良,就會有寬廣的胸懷:別人有才能,就好像自己有才能;對別人的美德,他總是真誠地讚慕。這種人具有以天下為公的胸懷,是真正能容納別人才德的人。
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的音樂天賦曾被譽為18世紀的奇跡。他的死,據說就是因為被人嫉妒造成的惡果。當時宮廷作曲家薩利埃裏看到莫紮特的才華遠在自己之上,便挖空心思阻止莫紮特施展自己的才華。他乘莫紮特貧困之機,先以一筆可觀的報酬誘使莫紮特寫作,後又將交稿期一再提前。莫紮特被迫日夜揮筆拚命工作,以至積勞成疾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終年還不到36歲。
實際上莫紮特並不會因為被卑劣的嫉妒而銷聲匿跡,薩利埃裏也並不因為卑劣的嫉妒而成為天才。如果薩利埃裏具有仁愛之心,以寬大的胸懷幫助莫紮特的音樂事業,那麼曆史上將又會演繹一首薩利埃裏愛才惜才的動人讚歌了。
2學會忍讓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個方麵
一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要能忍住自己的嫉妒心。多看人家的長處,多找自己的短處,這樣不僅能尋求心理上的平衡,久而久之還會純淨自己的心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二是自己比別人強時,要能忍受住別人的嫉妒。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字任之,當人們問他為何叫任之時,他說:“其中一個含義就是對無所謂的事、無聊的流言,不管它,由它去。”黃先生的做法很高明,你嫉妒你的,我做我的,讓別人說去吧!走自己的路。如果你危害到我的人身安全和名譽,我則要訴諸法律,到頭來受害的還是你。
第三,變嫉妒為動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承認自己心存“嫉妒”。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嫉妒,我們應善於把自己和周圍的人作縱橫比較,隻有這樣,我們才會知道天是多麼高,地是多麼大。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並不是讓你總是甘於自己的弱小,也不是讓你自暴自棄,而是奮發向上。當一個人能夠承認自己心存嫉妒的時候,他的心境就會趨向平和,就有容人之大度,策己之動力。
【記一記】
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
——巴爾紮克
嫉妒是諸惡裏麵最大的惡。
——司湯達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聖學。
——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