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給蘇祥布置完寫字任務後,蘇淩寒背著背簍出了李家,往青山去。

青山麵積十分廣闊,山勢朝南北延伸,西側山腳附近零星分布著十來個村子,平安村是其中地勢最偏僻的一個。

平安村的曆史很短,不到十五年。十五年前,即元啟七年,對於大楚來說是十分動蕩的一年。

皇帝剛以謀反罪處置了當朝丞相和大將軍,百姓還沒來得及反應,一場連日大雨便無情襲來。大楚各處受災,尤以中部偏南地區最為嚴重,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大部分百姓朝北跑,也有少部分百姓往更南的方向跑。

平安村就是那個時候建立起的小村子。當時這地方盡被野草覆蓋,位置又偏,來這裏落戶的隻有幾家,都是從不是很遠的村子裏移過來的,而他們原先的村子都被大水衝毀了。選中這裏,不外乎離故土近,再者地勢較別處高,沒有被淹。

之後十幾年又陸陸續續搬進來一些人家,如今的平安村有十幾戶人家,全在康平縣做了登記。

水田旱地,阡陌縱橫,舉目望去,小花小草破土而出,樹枝上抽出嫩芽,剛冒出的嫩綠映入眼中,一派生機盎然。

經過十來年的開發,平安村初具規模,還從村尾鋪了一條通往外麵的碎石路,趕車方便了許多。

沒有花多長時間,蘇淩寒便在青山最外圍摘了滿滿一背簍的蘑菇,一個個傘帽舒展,胖胖的,十分可愛。

這青山裏滿是寶貝,隻可惜危險也多。便是彥家父子有了在她的幫助下製作的臂弩和改良的弓箭,平日裏打獵也不敢深入青山腹地。

這是一座山,卻更像一片森林,植被茂密且種類繁多,至於動物,危險的她尚且沒見多少,隻是偶爾可聽到虎嘯狼嚎。

“良哥兒,喂兔子呢?”進彥家的院子,便看到彥良在那兒喂兔子,蘇淩寒笑著打了聲招呼。

彥良聽到蘇淩寒的聲音,趕忙放下手裏的苜蓿草(也就是三葉草),樂嗬嗬叫人:“寒姐,你來的正巧,早晨爹和大哥特意給留了三隻肥兔子,說送了貨回來就給你送去呢。”

彥家就隻有父子三人,父親彥皮,大兒子彥武十七歲,小兒子彥良十二歲。蘇淩寒幫了彥家不少忙,彥良對她又佩服又感激,叫姐叫得十分親熱。

“那真是巧了,我摘了許多蘑菇,你拿個什麼東西裝一點。”蘇淩寒將背簍放在地上,笑道,“兔子夠肥我隻要一隻就成,其餘的你晚上可以給彥大叔和彥大哥做蘑菇燉兔肉。”

“那怎麼成?寒姐辛苦采的蘑菇我不能拿,三隻兔子你也不能少拿了。”彥良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爹和大哥說了都是給你的,我們家養兔子的,怎麼會少了兔肉?”

“你上次吃兔肉什麼時候?有一個多月了吧?”

彥良剛想反駁,蘇淩寒斂了笑:“別和我爭,去拿竹籃來,再挑一隻肥兔子。”

呃……彥良口裏反駁的話到底沒說出來,腳步不受控製的就往屋裏走去。對這種情況,他都已經習慣了,他就從未贏得過蘇淩寒。

隻是他一直有些奇怪,明明寒姐一嬌滴滴的女孩,長得比他瘦比他矮,可惜她每每一認真,即便隻是做個認真的樣子,他就慫了,總不自覺的乖乖的照著她的話做。

蘇淩寒留了一半蘑菇,將兔子扔到背簍裏,背著背簍離開。離開前留了話給彥良:“跟你爹說一聲,把我的分紅理一理。”

她給彥家提建議養兔子這事是友情幫忙,不過教他們製弓弩卻不是。在一開始她就和他們說得很清楚,她提供好的打獵工具,得三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