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接物卷:律己宜帶秋氣。接物須帶春風(2)(2 / 3)

他們謹遵佛禮。恭敬地對利華達尊者禮拜。然後態度肅穆地坐在旁邊。等待利華達尊者為他們開示佛法!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位尊者是宛如獅子似的獨居修行者。極少為弟子做出開示。這一次也不例外。他沒有為這群在家弟子開示!

阿多羅與他的夥伴等了很久誰知是一場空。心裏十分生氣。便起身去尋找舍利弗尊者!他見到他之後施行了頂禮。便恭敬地站在旁邊。似乎是有話要說!

舍利弗尊者看著他問阿多羅。你找我有什麼事嗎阿多羅向尊者埋怨道我帶領了夥伴前來這裏。希望能聆聽利華達尊者對我們開示佛法!但是尊者卻對我們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無視我們的敬仰之心。所以我覺得生氣。便來到這裏。希望您能為我們開示佛法!

舍利弗尊者欣然答應。隨即給阿多羅與他的這群夥伴做出開示。講解了冗長而高深的佛法!

阿多羅聽了之後不以為然。覺得他為他們講述的高深妙法。對他們並沒有什麼用處!

阿多羅想了想。決定帶著夥伴去參謁阿難尊者。在阿難尊者麵前請求道尊者啊,我們想聆聽利華達尊者的開示。可是他沒有一字言語我們又去請求舍利弗尊者給我們開示。他卻講了一些對我們無用的長篇大論!所以現在我們尋找到您。希望能夠聆聽您為我們做出的開示!

阿難尊者聽了後沒有拒絕。便為他們做出了非常簡短的開示!阿多羅聽了仍然不滿意。覺得阿難尊者的開示太精簡。他們不能完全理解其意義!

就這樣。阿多羅帶領他的夥伴尋找到了佛陀。向佛陀施以恭敬的頂禮。然後神態肅穆地對佛陀要求說世尊啊,我們想聆聽利華達尊者的開示。可是他沒有一字言語我們又去請求舍利弗尊者給我們開示。他卻講了一些對我們無用的長篇大論我們請阿難尊者給我們開示。他給予的開示卻極其簡短我們覺得不甚滿意。所以現在尋找到您。想懇請您為我們做出開示!

佛陀等他說完之後這樣說道在家弟子阿多羅啊,從古至今就沒有人不會被誹謗。那些沉默者多話者或是少話者也會被人誹謗。尊者會被人誹謗。即使是國王也會被人誹謗!世上無人不被誹謗,我身為佛陀。雖說有不少世人給予我讚譽。但是也難免被愚癡者誹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愚癡者對於我的讚譽或誹謗都沒什麼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是否被有智者誹謗或讚譽隻有從有智者口中說出的誹謗或讚譽才是真正的誹謗或讚譽!

阿多羅聽過之後頓時感覺到了一絲羞慚!

佛陀緊接著給阿多羅及他的這群夥伴們誦出了佛偈阿多羅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人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全被人誹者。或全被讚者。非曾有當有。現在亦無有!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讚譽!品如閻浮金。誰得誹辱之彼為婆羅門。諸天所讚譽!

佛陀所言。其實是指出了阿多羅的作為屬於愚癡者。因而他並不在意阿多羅對於幾位尊者的評價!在他看來隻要為人修養賢明。品德能力如同閻浮金。旁人的誹謗又算得了什麼呢智慧戒行兩者兼具的人。自然能夠得到智者的讚譽。即使有愚癡者誹謗。也不能對其品質有任何影響!

弘一法師對此也有如出一轍的見解。有關他人誹謗。他的主張是。如果人誹謗了我。與其和他們爭辯。還不如放寬心境。包容他們的誹謗之言!有的人誹謗他人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但無論他是有意或無意都不會改變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如何。遲早會被眾人知曉。作為當事人又何必非要去辯解呢假如我們自身沒有任何過失而遭到誹謗。那麼就是對方無中生有不明事理。犯下惡業。不會得到好的果報!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反而要憐憫他。因為他們是在與我們相處時造作了惡業!

,了凡四訓有雲聞謗不怒。雖讒焰熏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隻有具有高深修養的人才能懂得。天地與自身是同根的。萬物與自身也是同根的。既然我們與外界物相本來都是一體的。對於旁人的誹謗之語。又有什麼不可包容的呢一位禪師出外雲遊遇見一個對他有偏見的人。這個人品性不端。好幾天都跟著禪師。使用各種方法來辱罵汙蔑他!禪師對於他的行為一直沒有回應。直到最後那人把話都說幹了。才問他道施主。如果有人把一份禮物送給你。被你拒絕了。那麼這份禮物現在是屬於誰的呢這個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說當然是屬於原先要送禮物的人啦!

禪師對他微微一笑。道那就沒錯了。我拒絕了你的謾罵誹謗。你原來一直在罵自己啊!

誹謗他人之人必將自食惡果。我們不必要為其讓自己的心境受到影響!

麵對誹謗。我們最治本的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巋然不動。保持一顆不動心!真的就是真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你真的存在過失。那麼你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進行自我反省。努力改正錯誤!倘若誹謗的內容是根本不存在的。就務必不予理會。隻要我們不放在心上。保持自身的安寧清淨。誹謗慢慢就會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