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創業基因:學生時代的商業意識(2)(2 / 2)

馬巍創業課堂1:

1.你具備創業家的素質嗎?

你有創業家的素質嗎?

很多人都有創業的夢想,都希望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幾個朋友的力量,合力創造一番事業。

但是,根據來自美國的一項統計資料且示:自行創業的中小企業中,有40%的小老板,在創業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麵臨關門大吉的命運,而存活下來的60%中,約有八成無法歡度5周年年慶,更令人惋惜的是,能夠熬過5年的中小企業主,其中隻有20%能繼續走完第二個5年。為什麼創業成功是那麼容易的康?為什麼創業成功後能守住成功的人又是那麼少呢?

很多研究者試圖發現什麼樣的人創業會成功。依據專家的經驗,其實什麼人格特點的人都有可能創業成功,有人外向開朗善於攻關,有人沉默內向不善言談,但卻精於研發創造。也許不同的性格都能夠獲得成功,但是,成功的特製卻是所有成功這共有的。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必須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堅韌不屈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必勝的信心、巨大的魄力、充沛的精力、豐富的經驗、淵博的知識、優異的才能等素質特征,並醉心於追求成長,勇於創新與冒險。它們表現為:

有目標,目光長遠

任何人要想創業成功,首先一點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這不僅僅是短期目標,而且要有長遠的眼光,能夠看到未來的趨勢,這樣才能獲得長遠的成功。

當今市場,已不是狹隘的市場經濟,它已沒有國界限製、沒有意識形態限製,是國際性的世界大市場。市場的變化要受經濟、政治、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個創業型企業要想在開放的國際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其創業者必須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或者說將來的變化做出運作戰略,它影響著企業發展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問題。

真正的創業家,可以看出一般人沒注意到的趨勢和機會。我們知道,趨勢代表未來,未來肯定比現在要好!在中國,90年代初期的股票認購證是趨勢,後來就誕生了上海的“楊百萬”;90年代中期的商品房是趨勢,那時買的房子現在都大大升值;我們肯定知道比爾蓋茨,他在12年前就預測到windows視窗要進入平常百姓家的趨勢,他就做了這一件事情,成了世界首富。總之,我們做事情,隻有認識到一件事情的趨勢,同時抓住這件事情的先機,毫不猶豫地介入,那麼,我們就是抓住了未來,抓住了成功!

有鼓動力,喜歡迎接挑戰

創業者要高瞻遠矚、明晰動靜,運用像思想家、演說家、評論家般的深度及能力,闡述觀眾、扭轉看法、鼓舞士氣,引導眾人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從而使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產生持久的凝聚力,並在組織外部社會大眾的心裏塑造一個親切友好的形象,使企業有一個輕鬆的外部環境和社會環境,以利於更廣泛地傳播自己的企業文化,提高自己企業的知名度,增加無形資產。

當創業家賺得了一分錢,往往進一步投入兩分。對他們來說,獲得金錢可能不是最大的收獲;那種自我實現,證明自己是對的感覺才是最大的報酬。

他們喜歡迎接挑戰,即使處處碰壁,曆經生命的低潮,他們可能仍然雙眼發亮,而且堅定地相信成功就在前麵不遠的拐角處。

敢於創新

創業本身就是有計劃地創新、冒險,隻有敢闖敢幹、不怕失敗的人,才有可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好路來。

艱苦創業精神,對於創業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創業期間,必會因資金、經驗、人事等的阻礙而令事業暫時的休克,站在這個邊緣上的創業者,千萬不可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下去,要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

創業艱難,守成不易。在創業後為使公司能通過市場不同階段的考驗,創業者要時時勇於突破現狀,持續創新。例如一家專做T恤的公司,雖然才創業兩年,但是因為不斷開發出新產品生產線,甚至為企業客戶生產促銷用的T恤,因此規模不斷狀大。創新不但可為公司賺取利潤,而且每一次突然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都是一項重要的磨練。

在資金上不怕付出

創業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構想,可能賭上自己的房子、父母的退休金、太太的嫁妝。他不會用收入來衡量自己的成就;相反地,對他們說,時間就是金錢。他們希望能夠把握時機,趕快實現夢想。因此,他們通常非常勇於投入他們可以抓到的所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