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分享成功:坦露個人創富心得(2)(1 / 3)

項目做了一段時間後,大家感覺市場有點不對,在小城市,有的加盟店可以,但有的就做不起來,成活率不是很高。經過調查研究,馬巍和朋友們覺得小城市裏人們的消費觀念和飲食口味更偏向中餐,要想把快餐連鎖在小城市裏做成功,需要把中西餐結合起來。傳統中式快餐給人的感覺就是髒亂差,於是他們就挑一些能夠“中餐西吃”的中式快餐品種,經過專家包裝推向市場。他們還在“快樂時光”連鎖店裏設有早、中、晚三餐,那時就連麥當勞也還沒有推出早餐服務。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個經營思路很好,加盟者很多,經濟效益也不錯。目前“快樂時光”在全國有100多家連鎖店,項目還在拓展。

一品軒

項目做得輕車熟路了,操作就變得程式化,企業有創新才有生命力,馬巍和朋友們深知這個道理,於是著眼尋找新的項目。一次買熟食的經曆給了馬巍很多的靈感:北京的夏天熱,馬巍下班後不想做飯,就打算到街上買些熟食回來就餐。走了幾家熟食店,感覺都是不太幹淨,本來打算買50塊錢的熟食,結果隻買了10塊錢的,另外40塊錢被不滿意揣進了懷裏。這件事給了馬巍很大的啟發,熟食行業門檻很低,無論是誰,學兩天手藝,租個門臉就可以開一家熟食店。馬巍聯想到從前的蛋糕店衛生狀況很差,眼鏡店更不規範,甚至在路邊擺個箱子就可以配眼鏡,但現在這兩類店都非常整潔非常規範,什麼原因?無非是高品質連鎖店的介入,導致“優店驅劣店”。現在的熟食業,還處在尚未規範的階段,如果以高品質連鎖店的形式介入,自己設置一些門檻,則很容易做大。

馬巍做了細致的市場調查,在北京走訪了上百家熟食店,發現沒有一家是令人滿意的,這更讓他覺得做熟食連鎖店前景樂觀,他請來食品研究所和飲食行業協會的專家開了研討會,研究項目的可行性。專家們都很讚賞這個思路,但提出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做連鎖店肯定要麵向全國,中國這麼大,各地口味千差萬別,江浙人喜歡清淡,四川人喜歡辛辣,口味怎麼調整?針對這個問題,大家想了很長的時間,最後達成共識:熟食做成中性口味,在調料上下工夫,加上什麼調料,菜肴就變成什麼口味。

理論上的問題都理順了,“一品軒”熟食連鎖很快就做了起來。直營店和加盟店的定位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熟食店,但高品質的熟食品種、規範質量和定價,從直覺上就比街邊的熟食店要高出許多檔次。各地加盟店的菜肴本身沒有什麼地方特色,但調料和湯羹卻分麻辣、醬鹵、香熏等多種口味,都是聘請業內專家研究設計的。“一品軒”模式一推出,市場反應很好,目前全國“一品軒”連鎖店已達到400多家。

一品世家

馬巍在經營過程中認識到在中國的餐飲界,紅極一時的新秀很多,但長盛不衰的老店很少,要做成百年老店,就得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有響當當的品牌,而品牌源於優秀的品質和服務。“一品軒”在經營上很成功,但已形成固有的模式,若想在理念、管理、產品方麵做大的品牌化的創新,操作上會遇到很多問題。為了提高品質加強服務做成知名品牌,馬巍又投資創辦了五洲飄揚經濟文化傳播中心,這是一家集食品連鎖和文化傳媒為一體的股份製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經營“一品世家”鹵味燒臘食品的特許加盟。

“一品世家”的直營店和加盟店也類似傳統的熟食店,生產和銷售鹵味燒臘食品。“一品世家”提出“綠色食物鏈”概念,注重產品和服務的高品質,加強品牌的塑造。產品方麵,包括肉類和蔬菜有200多個品種,在專家研究的基礎上,馬巍又高薪聘請了原香格裏拉飯店和“不見不散”餐廳的廚師長做技術指導,定期推出新熟食品種。服務方麵,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培訓中心和配送基地,除了在總部培訓外,加盟店在操作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總部還配備專家上門服務。經營管理培訓方麵,總部與北京工商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餐飲業高級經理特訓”專業,為“一品世家”及全國各地餐飲業經理提供係統專業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