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眾人評“馬”:他人眼中的馬巍(1)(2 / 3)

奇特的思維角度

思維角度決定了奇人與常人之間的差異性。

馬巍懷揣4000元闖進職業商海中,幾個月就失敗了,散夥時,別人都在忙於分割股份公司微薄的財產,搬凳子的搬凳子,抬桌子的抬桌子,拔電話的拔電話。馬巍徘徊幾步之後,卻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指著地上一片狼籍的幾百封客戶來信極其平靜地說:“就把這些分給我吧!別的你們全拿走。”夥伴們都對他投以不理解的目光,甚至有人在私下裏說他冒傻氣,兩個月之後,正是這些客戶資源為他第一次反敗為勝,從地上爬起,輸入了“鈣質”,也為他日後走向輝煌樹起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自信。

那年,馬巍在長沙開飯店,兩月內一共開了12家店。因為對當地投資環境認識不足和對新店管理幹部需求準備不足等多種原因,店鋪最終失利,損失了近百萬元。一同搭夥“闖天下”的弟兄都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惟獨馬總笑容依舊。夥伴們說:“都敗成這個樣子了,你還那樣高興?”馬總說,誰說我們敗了?夥伴們說:“輸進去100萬,還不算敗?”馬總說,這個詞用得不當,怎麼叫“輸”進去?應該叫“投”進去!投進去是要有回報的。夥伴們說:我們得到了什麼?馬總說,是開店的實戰經驗;還有我們店裏賣得挺火的從民間挖掘出來經專家整理的“老馬家土菜蒸菜”、“馬記老屋骨湯粉麵”兩個係列項目。這些是用許多金錢都買不到的寶貝。如果你們認識不到這一點,或者不這樣認為,那我們就真是失敗了,學費就白交了。

在後來的餐飲連鎖業務拓展中,夥伴們才體會到馬總這番話的真正含義。開店的實戰經驗對業務拓展工作太重要了!加盟商的每一個環節或管理上的方方麵麵,大家都經曆過。在解答加盟商提出的實戰性問題時,之所以遊刃有餘,完全得益於開店的實際經驗。更可喜的是從長沙帶到北京的民間秘方,經過北京專家的科學“粹火”、科技增量和包裝,重新出爐的“老馬家土菜蒸菜”和“馬記老屋骨湯粉麵”,更具營養、衛生、綠色環保、健康長壽之特色。很快成了一品世家的挑大梁項目。前不久,有人出價500萬想買斷專利權,馬總微微一笑:“金蛋可以賣,金雞不能賣,給多少錢也不賣!”直到現在,每當大家回想起長沙失利時馬總的那幾句話都禁不住交口稱奇。

小敗中找出求大勝的因素,並努力驅之而成大勝者,堪稱奇者。

奇特的透視功能

與馬總初次見麵,印象極深的便是他那雙英俊而秀氣、聰敏而會說話的杏眼,那裏飽含著隨和、善良與真誠,飽含著樂觀、友愛與達觀,飽含著智慧、激情與思考。

生活中,同時具備這般綜合性目光“含金量”的男人,不是很多。

交談中,能像馬總那樣全身心投入的人也不多。

馬巍與人談話,習慣於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既表達著對你的敬重,又告訴你他在全力解讀著你發出的每一條信息。交談中,如果你對某種交談內容現出哪怕是一絲一厘的茫然,他都能精確解讀出來,並能迅速調整話題的角度,直到讓你釋然為止。

稱馬巍奇人,不僅僅限於我對馬巍目光深刻的解讀,還因為我在第六感覺中感受到馬巍目光中對我透視的透徹性。這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清的。我想,對一個人內心世界都能看得準的人,對商機肯定也能看得準。時間不長,我的判斷得到了驗證。

那天,與沈立副總聊天,我說,你與馬總一同創業、打天下,你最崇拜馬總哪一點?沈總說,我最崇拜他判斷商機的能力。商人嘛,這是第一要素,抓不住商機一切都沒有。整個五洲飄揚公司就是在不斷地抓商機中成長起來的。馬總以前做過一些餐飲以外的項目,也賺到了一些錢,但他想找一個紮根項目,最終就把目標鎖定在餐飲方麵,因為中國有13億人口,一日三餐就是39億人次的消費市場,不包括吃夜宵的人,而且是每天如此。還有什麼比這個市場更大的呢。確定這個方向以後他還沒有準譜。他在一次買菜中無意發現鹵製品小攤生意很好,但衛生不太好,口味太單一,於是從這裏看到了背後的潛力,就把鹵味燒臘作為龍頭項目,一是門檻低易進好提升;二是資源容易整合;三是做起來發展空間大,活到老、吃到老、學到老。生活在改進,吃法自然要改進。項目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演變更新,而做得越久就越專注和專業,優勢就越大。老馬就是這麼一個人,買一次菜,他就能發現商機。這方麵的例子太多了。我們是全國第一家做鹵味燒臘連鎖品牌的企業,又迅速發展這麼大,這完全有賴於馬總獨特的眼力。談到這兒,沈總已是一臉敬佩的表情。

思想的高度,決定行為的高度。思想的高度取決於一個人的學識與修養。正如演說家陳安之所言:世界上的成功者都是閱讀者。馬巍就是一個閱讀者,而且是一個學用緊密結合、靈活運用的閱讀者。他不是學策劃的、也不是學營銷的、更不是學傳媒學的。但他會找出這方麵的書全部啃下去,全部吸收掉。並能在實戰中很靈活地運用。他策劃的一些案例,就連中國的大牌策劃專家都拍案叫絕;他的連鎖加盟店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迅猛發展到700多家,這一現象,使得那些專門研究連鎖加盟的專家都拍案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