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個年輕人有智慧有魄力--石玉川
與馬總的相識是四年前的一次巧遇,馬總來到北京市食品研究所談快餐技術事宜。當時談話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坦誠地交流顯出了馬總雖然年齡不大,但卻有青年成熟的少有穩重;他絲毫沒有當時年輕人那種單純追求時髦名詞,而不注重真實內涵的草率,這是一個成功事業的根本。
相識不久,我因接受國家科委的攻關課題——糙米食品的開發與應用。任務緊,一時難以顧及馬總公司的工作,所以相見甚少。一年多後我再度到公司時,培訓基地初期時的稚氣早已被一整套有序的工作取代,產品開發品種增多,質量基本穩定,口味與營養轉向科學合理,這些都充分顯示了這位年輕老總的科學方法和募集人才的智慧結出的勝果。
麥當勞在中國的火爆市場,也曾引來眾多人士的嘖嘖不平。“榮華雞”,“紅高梁”也曾與之爭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有誌者”紛紛銷聲匿跡。年輕的馬總麵對這些鬥士的失利沒有被嚇倒,而是尋求自己的道,靠科學手段揭開中國美食的奧秘,靠科技人才去揭釋科學的謎底。於是廣納人才,食品科技工作者、營銷專家、美食家……諸多的賓客雲集在公司的旗幟下,共謀發展大計。
公司在市場競爭的激流中日益發展、壯大,並興旺起來。目前的技術項目開發和市場運營成果,甚至把國內肉類最高研究機構幾位著名的專家也吸引來秘密暗訪。他們看公司的產品,深有感觸地說,這位年輕人真有智慧、真有魄力!
(二)奇人馬巍--秦福
馬巍是我的老總,說自己的老總是奇人,多少有點那個。但他絕對是個奇人!
凡奇人者,多有個性:要麼桀驁不遜,要麼牛氣衝天,要麼偏執另類的讓人無法接近,總之,讓你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與眾不同處。這一點,馬總是個例外,他很隨和,帥氣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微笑,一臉的陽光,一身的朝氣。我們一同外出辦事,,常有人追著一臉皺紋的我喊馬總,弄得我很尷尬。其實這不能怪我,隻能怪那個人眼拙。能力有時不是與年齡成正比的。馬總雖然比我小,但他身上的閃光點多而奇特,隨時耀人眼目。
記得有個電視欄目叫《寶寶秀》,表演結束時,寶寶們都要按慣例走進“九九熊”寶屋取寶。麵對琳琅滿目的寶屋,有的寶寶竟不知取哪件好,因為好東西實在太多了。
走近馬巍,我總有種寶寶秀走進“九九熊”寶屋的感覺。
馬巍簡直就是一座富礦,你越是走近他,越能發現他的豐富,那是一種撲麵而來、應接不暇的豐富。
我曾分別做過國企、私企、外企(韓企)的副總,見過許許多多的老總並與他們打過許許多多的交道,應該說也算見過世麵的,但馬巍式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法卻令我大開眼界。
奇特的工作方法
單位來了新員工,或是部門來了新頭頭兒,按常規,總要開個歡迎會或見麵會什麼的,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相互介紹一下,請多多關照之類地寒喧一番。馬巍則不然,沒有這些常規的俗套,他甚至不把你向任何人做介紹,像是把一條魚放進一個陌生的魚池,一切任你遊。你如何與其它魚建立關係、怎樣生存、怎樣在魚群中建立威信,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的生存能力。
我剛進五洲飄揚總部的時候,天天盼著召開見麵會,甚至把見麵會上該說些什麼內容都斟酌好了,但這個會卻遲遲沒有開。我想肯定是馬總對我的能力有懷疑,惟恐介紹我時說高了,怕日後我能力低下折了他的麵子;說低了又怕我當時麵子過不去,所以就取消了見麵會。這期間馬總沒給我定位,也沒分配我具體工作,一切由我自主找活幹,但有個現象卻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總有一些中層幹部不斷向我請教一些問題,先是培訓基地招待所所長關於基地環境布置、美化及宣傳標語的問題;接著是辦公室主任關於辦文辦事方麵的問題;再後來是業務部經理就如何與客戶溝通、客戶分類及售後服務方麵的具體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都做了認真的解答。
直到一個月後,馬總才把我“隆重”推出,並曆數我的優勢、特長和能力,以及我來公司後所做的一切,一件件、一碼碼,比我自己都清楚。
後來我才知道,中層幹部的“請教”都是馬總一手“策劃”的,他說:“這樣比較好些,假如一上來我就說你如何如何能幹、如何有本事,沒有實際例子他們可能不服。我給他們壓擔子,他們解決不了來問我,我就說你別找我,去找新來的秦老師。他們請教你,把工作做好了,受到表揚,自然就會想到你,你的形象無形中就樹起來了。”我恍然大悟。這種工作方法真是太奇特了。旗杆樹起來,還怕旗幟不迎風招展嗎?
我在許多家公司工作過,每家公司的策劃、宣傳工作都由策劃、宣傳部門獨立承擔,而其它部門則與策劃、宣傳就絕緣了一般。五洲飄揚集團公司不然,各業務部經理每月必須獨立撰寫一篇廣告文案稿件,交馬總審閱。這樣一來不僅促使各部門經理絞盡腦汁找“焦點”、研究實戰策略,而且還要查閱大量相關的資料,既學習了管理,又熟知了營銷和策劃,能力提升特別快。要求中層幹部寫廣告文案稿,您說這招兒奇不?難怪同行老總對馬巍總是說:“老馬呀,把你的駿馬借給我一匹吧,你的部門經理到我這兒來,哪個都是響當當的副總”。這話一點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