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約會的人時,別忘記清清楚楚地跟對方說聲:“你好!這時你的緊張與不安可能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且你還會讓人覺得充滿朝氣,性格開朗。”
(4)自己主動結識對方
這也是較多結交名流心切的男女通常采用的辦法,就是“冒昧”地給陌生人寫信、打電話,主動提出結識要求,這種方式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當你“冒昧”地給陌生人寫信而且又希望陌生人能回賜佳音,那麼千萬別忘記隨信附上寫好地址、姓名並貼足郵票的信封。
(5)學會與陌生人交談
初次與陌生人交往,由於雙方素不相識,沒有相互了解的基礎,於是溫和友善與彬彬有禮便成了與陌生人交談的前提。隻要以禮貌友善態度進行交談,雙方就會很快地進行交流。
如果去拜訪一位陌生人,你最好向你們雙方都認識的朋友,探聽一下對方的情況,有所了解。
陌生人之間的交談,一般應做到:
①說話要適當考慮措辭。顯然,說話不是寫文章,不可能字斟名酌來進行推敲,但也決不是想怎樣說就怎樣說。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重要的交往中,實際上人們在將一句話說出口之前,還是經過一番考慮的。
②神態應自然大方。與陌生人說話,語氣要親切,言辭要得體,態度要落落大方。為了吸引聽者的注意力,使言談顯得有聲有色和增強感染力,在說話中也可加進一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和用手指指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隻有抱著不卑不亢的態度,才有利於雙方平等地交流思想感情,並獲得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③說話時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場合說話,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在說話時,首先你就要認清自己是以什麼身份,在向哪個人說話。這種身份,也就是自己當時的“角色地位”。舉例說,在自己家庭裏,對子女來說是父親,對老人來說你又成了兒子。
④隨機應變,看準應當說話的機會,適時插入交談,並且不失時機地介紹自己的情況,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如果陌生人能從你的話中了解你豁達的性格,雙方就會更親近。
⑤尋找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話題,以此找出共同語言,引起共鳴,以縮短雙方距離。如果你對陌生人的愛好顯出濃厚興趣,通過他的愛好表明自己的愛好,交談也會順利進行。
⑥與陌生人談話要注意話題的選擇。要盡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當你選擇某個話題時,要注意對方的反應,一旦發現對方反應冷漠或皺眉,應馬上調整話題,隻有這樣才能確保交談順利進行。
⑦向陌生人提出請求時要語氣懇切,要平等待人。這裏,首先要解決一個基本認識問題,就是向幾個陌生人提出請求時,雖無須低聲下氣,但也決不能居高臨下,而應當是語氣懇切、平等相待。因為這是你在提出請求,對方並沒有義務非得按你所說的去做。即使是請人一起吃飯,你也應當這樣做才對:“請您和我共進午餐好嗎?”你沒有絲毫理由擺出一副施恩於人的樣子。
⑧如果陌生人的口才比你更差,你可以跟他先談些無關緊要的事,讓他心情放鬆,再從某一話題引起他的興趣。
(6)貿然造訪
這是求見心切或者有事必辦時而采取的一種策略。這種方式給人一種無所防備的唐突之感,如果沒有特殊事求見,最好少用這種方式。
2、言談之前,勿設“假想敵”
現代社會紛繁複雜,包羅萬象,身處於這樣的社會中的我們,顯得無奈而孱弱,尤其是麵對形鈀各異的人們和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一不小心,就會撞在這網上,纏得頭腦發昏,心力交瘁。每個人都想成功,每個人又都擔心別人的冷箭會不會在向自己瞄準,於是心裏便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對手或“假想敵”。
麵對“假想敵”你總想能夠打敗他,你總想在他麵前隱瞞和保留自己,你不願也不敢同他暢所欲言,安心共處,同他一起,有時你很難保持一種回歸自然的心境,你時時事事注意自己,又關注著你的“假想敵”的行為與語言,在人皮麵具的掩飾下,你成了一個生活得很累的人;同時,“假想敵”同你的一句很平常的玩笑,也令你神經質起來,甚或觸動你某點心靈的酸楚,你就忍耐不住,想同他進行一次口角“交鋒”。
自己設定“假想敵”令自己不安;自己設定“假想敵”,你很難與他融洽相處。
有時,也許你會拿三毛的例子來質疑——三毛初嫁給荷西,總想象著荷西的母親是多麼凶狠,與婆母的相處中,很久都把她當作自己的“假想敵”,想象著婆母將會有什麼不利於自己的行為或語言,於是刻苦勤儉,對丈夫、婆母溫良孝順,而婆母始終都是以疼愛和關心的方式照顧她,三毛逐漸消去“假想敵”的煩憂——她設定一個“假想敵”不是一樣和她相處很融洽嗎?
當然,她們相處得很融洽。
一個是荷西敬愛的母親,一個是荷西親愛的妻子,她們倆從此已經具備一定親緣關係,共住在一個家裏,這種“親緣”的向心力當然會引著“假想敵”與三毛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和諧完美的家庭氣氛。
可是,我們較多假定的“假想敵”卻並不具備這種性質。
你與同學、同事一點小小的瓜葛,於是在你們之間橫起了一條心靈鴻溝,你把他作為一個“假想敵”,認為他是否會擇機對你報複、落井下石;有人借你一筆錢,很久都沒有還,你有點不滿,認為他還不起或想賴帳,他成為你的“假想敵”;你深愛著你的女朋友,卻又擔心某一天她的媽媽給你提出一些苛刻條件或棒打鴛鴦,將你們活活拆散,你警戒著、防備著,你的未來嶽母成為你的“假想敵”……這些“假想敵”都會使你心理上處處提防、杞人憂天,行為上束手束腳,甚至產生偏激行為,你時刻擔憂、鬱悶,嚴重地影響了你的健康。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隨意將你周圍的人設定為“假想敵”,你要多想他的好處和優點,多想起他往日對你的幫助和你們倆推心置腹坦誠相交的友誼時光,多從對方角度考慮、體諒,你的未來老丈母的一些諄諄教導和囑咐完全是一片愛女之心。你的愛人有這麼一個慈善、關心照顧她的媽媽不是很幸福嗎?
當你把他(她)已作為“假想敵”,你要切記避免和消除內心的“敵意”帶來的不良影響。
你不僅應從好的方麵去看待你的“假想敵”,還應努力改變成見去接納他,不妨努力接近他,邀他一起遊玩,與他坦誠地暢談你對事情的看法。那時你會發現,他並非如你想象的那麼“可怕”,你會發現,他同其他人一樣,你們相處是十分融洽的。
勿帶著敵意的目光和心理對待你周圍的人,他們未必是你的敵人,而真正的敵人也許是你自己——懷疑、擔憂、缺乏豁達和忍耐。
3、反駁陌生人的分寸
跟陌生人交往,難免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這時,你肯定希望自己能駁倒對方,若要將對方駁倒,除了必須理由充分,還要靠說話的技巧,懂得反駁陌生人的分寸。你要悉心靜聽對方所說的話,摘出他話中的要點與漏洞,如果對方不曾說完,無論如何不要插嘴,麵上表情也不要露出什麼地方不對,什麼地方讚同的表示,等他說完,有時還需問他一句,還有其它的意思嗎?言多必失,讓他暢所欲言,正是找尋反駁點的好機會。
你開始反駁時,態度必須從容,說話必須穩當,先把他的話總括扼要地提出,問他是否是這些意思,再從他對的方麵,表示相當的讚同,使他高興。說到後來,用“但是”兩字一轉,逐層反駁,把輕的放在前麵,重的留在後麵,越說越緊,越說越硬,不給他留下一點辨別的餘地。如果你要教訓他幾句,更要留在最後,看見他的麵部表情已有感悟的表示,才好開始說教訓的話。說教訓的話,態度必須誠摯才顯出你的善意,千萬不要有斥責或譏笑的意思,盡量避免他惱羞成怒,引起新的紛爭,因為反駁雖恃理由與技巧使他折服,但也必須動以感情使他心悅誠服。理由越是充分,反擊越是強烈,語氣就越要婉轉。中間有時還要替他設身處地地著想,說出他的苦衷與用意,然後隨即加以反擊,使他知道錯誤。有時還不妨態度激昂,接著又須和悅,春風與雷霆,相互間用,充分表示你的立場的公正,表示你的凜然難犯,表示你的富於同情。就全部反駁過程而論,都是欲抑先揚,但不要揚得過分,否則反使你的抑失去了力量,也不要抑得過分,這會使你的揚引不起他的讚同,廢話是絕對要避免的,但是巧譬善喻絕不是廢話,譬得越巧喻得越善,越能激起他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