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比爾駕車帶著莫莉從百貨商店購物回家,她坐在後排座位上問他:“爸爸,你的家住在哪條街上?”
比爾覺得自己聽錯了,問她:“你說什麼?”接著比爾就明白了,雖然莫莉知道他是她的爸爸,也知道他和她媽媽結了婚,但她並不相信她住的房子也是爸爸的家。
後來比爾讓莫莉相信了他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可女兒對他在她生活中的位置還是不能確定。這種不確定的感覺不斷持續著,並在許多方麵表現出來。要是磕破了膝蓋,她會跌跌撞撞地撲向媽媽,而不是爸爸;如果在學校聽說的事情有不懂的地方,她可以等上好幾個小時,卻不問爸爸,直到媽媽回家的時候才問。
每當莫莉睡前要聽故事的時候,她總是在做完所有準備工作後,才叫爸爸進入房間,而他等在門外,就像一個牙醫在等待病人做準備工作,以免浪費任何一分鍾。比爾有這種感覺,他相信莫莉也有。
終於,在一個夏日裏,一切都有了改變。那天莫莉正試著在後院建一個“秘密藏身處”,屢次失敗使她很沮喪。她試圖壘起來的薄石板卻怎麼也撐不住。她已經忙了好幾天,有時和鄰居小朋友一起,有時就自己一個人。當石板牆又一次倒下並摔碎的時候,莫莉哭了。
比爾走過來問她:“你知道你需要些什麼來做這個嗎?莫莉。”
莫莉說:“爸爸,我不知道。”
比爾說:“你需要差不多60塊磚。”
莫莉想想說:“對,可我們沒有60塊磚。”
比爾說:“但我們找得到。”
莫莉問:“在哪兒?”
比爾說:“五金店啊,我們開車去!”
他們開車走了三四英裏到五金店找到了磚。比爾開始運磚,一次拿幾塊,放到一個寬大平穩的手推車上。這些磚又粗又沉,他發現有一大堆活要幹:把這些磚運到手推車上以後,還得搬到他的吉普車上,回家還要再卸一次。
莫莉想自己幹,懇求比爾說:“噢,爸爸,求求你,讓我自己搬吧!”這樣下去會用掉整個晚上,比爾想。
莫莉搬一塊磚放在車上,再走回磚堆邊,仔細地挑選下一塊磚,她可一點也不著急。
比爾這才意識到她就是要用掉整個晚上。
其實他們倆難得有這樣單獨相處的機會。比爾與紮克倒是經常這樣,父子倆隨意地躺在床上,無拘無束地聊天,沒有旁人。如果今晚是與紮克在一起搬磚,他們兩個男子漢會把這看成是一項任務,要盡快完成以便回去砌牆。可這次是與莫莉在一起,她想要留住這個時刻。
比爾靠在一個木架上,讓她自己幹。莫莉在耐心地搬磚,一塊接一塊。她稍稍放鬆了一點,開始與父親聊天,跟他講她要砌的小房子,她的學校和她的朋友,還有她要上的騎術課。比爾終於明白了:他們在這裏買磚要砌牆,可實際上他們正在一塊一塊地拆掉一麵無形的牆,一麵差點把他和女兒隔開的牆。
從那以後,比爾學會了妻子早已知道的一些小竅門:怎樣和莫莉一起看他不想看的電視劇,怎樣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不看報紙,而是全身心地陪伴她。莫莉需要父親,不是為了他給她幹什麼,帶她去哪玩或是和她一起做什麼事。
她需要的就是一個父親在身邊。
父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了解,互相的信任,共同的享受和彼此的諒解。父與子的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境影響的心靈交彙。
父親這樣教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