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聞世道 87 飛升之道(二)(2 / 2)

“敖興?不不,它隻是一頭困獸而已,老朽說的‘神’不是它。”張之正搖頭說道,“我師弟欒道宗應該和你說過吧,熒惑守心就要降臨了。”

熒惑守心?欒道宗說近幾年都是這種天象降臨之時,是火星停留在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心月狐”中的現象,據說在這種天象降臨時都會發生妖亂。“你怎麼知道他和我說過這個?”我皺著眉頭問。

“上次你們在工廠地下的山海境裏說的話,我都聽見了。‘天籟傳音’是天師道絕學,你以為那個老不死的會,身為這一代‘天師’的老朽就不會麼?”

“那你想說什麼?和熒惑守心有什麼關係?”

張之正輕輕搖了搖頭:“別急,故事要慢慢地聽。熒惑守心在天文學上講隻是一種天象,而且僅僅隻會持續頂多幾個月而已。”

“什麼?”我一驚。隻會持續幾個月?那為什麼當初欒道宗對我說這種天象在幾年以內都會有預兆甚至影響?張之正似乎猜到了我的想法,繼續說道:“欒道宗之所以對你說熒惑守心會持續幾年,是因為火星靠近心月狐宿並不是什麼特異的景觀,也確實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天象,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天象,冥冥之中影響了地球上的某種不為人知的東西,而且會持續數年之久,也正是因為這種東西!”

“什麼東西?”我下意識地問出了口。

張之正沉默了一秒,隨後緩緩開口:“飛~升~之~道!”

飛升?這個詞好熟悉,我猛然想起曾經偶爾看道教典籍時,是這麼介紹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語的:飛升,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不同於屍解和虹化。《雲仙雜記》卷八記載,即入蟠桃園內查勘,……前麵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麵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事物紀原》卷七載,‘營卒有見蛇者,軍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湧堂側,汲不竭,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後,厭惡塵世,舍位入武當山上修行,成功飛升,鎮守北方,號曰:玄武。還有不少有關飛升的傳說。神道眾內的正宗道統一脈,例如正一教(即天師道)、全真教、還有不少民間組織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台灣一貫道、韓國天道教、越南高台教、東南亞德教等,雖然信奉的神明並非都是三清祖師,但都不約而同地以一個目標為最終修道目的——那就是飛升。道人相信積攢到了一定功德就能飛升(亦稱羽化)成仙,這是千百年來諸多道門弟子都夢寐以求的。

順便說一句,天師道祖師張道陵,就是飛升成仙的典範。傳聞某日張道陵帶領眾弟子,登上雲台峰絕崖,崖下一棵桃樹,紅色果實累累,大家見了,莫不心動,但要想獲取,卻又退縮三分,天師見此情狀,二話沒說,欲縱躍崖下采摘大桃,眾弟子一擁而上,攔住師傅,隻有王張、趙升二弟子,木然不動,黙然不語。誰知眾弟子未阻攔住,張天師分開眾人,朝桃樹方向一躍而下,眾弟子齊站崖邊,俯身下瞰,卻不見師傅蹤影,一時驚駭悲啼,麵麵相覷,無奈之下,失望而歸。這王張、趙升二位弟子,早知道師傅要白日飛升,此乃冥冥中注定。從此之後,他倆協同新一代天師張衡,共同將天師道發揚光大,並且將當年師傅跳崖飛升的景象記載在冊,廣為傳頌,飛升一詞就此流傳後世,直到傳得越來越邪乎。

張之正說出這四個字之後,我震驚不少,隨後問道:“這熒惑守心,和飛升之道有什麼關係?”張之正說:“所以說,你們都是肉眼凡胎。老朽閱遍天師道曆代封藏典籍,才僅獲取了關於飛升的一點少得可憐的信息,發現了這飛升之道的關鍵所在!”

“你們道士不都是需要積攢功德才能飛升的麼?可如今你所做的這一切,似乎和‘功德’這個詞相形甚遠啊!”我冷冷衝他說道。

“所謂功德,不過是用以麻痹那些世俗之人的,這是祖師爺——哦不,應該是上古諸神所傳下來的,他們之所以讓後世的人們謹記需要積攢功德方能飛升,正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飛升之道傳於後世!”

“為什麼?!”我驚道。

張之正詭異地一笑:“因為這飛升之道,多半是一個不好的東西,甚至可以用‘災難’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