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斷天居(1 / 3)

宋仁宗天聖年間,趙禎皇帝幼年親政,北遼嫌宋主幼弱好欺,猖獗邊界,屢犯中原。鬧得邊彊狼煙四起,衰鴻遍野。宋王尚幼難以料理國家大事,便由章獻太後垂簾聽政,章獻太後疏忠親奸任用些無能之輩,朝野上下,一片荒淫。當時楊家諸將盡亡邊彊,朝廷又派楊家女將出征,隻能保一時之寧。

邊關年年戰事,國庫空虛,朝廷便加重田稞賦稅,盤剝天下百姓。有道是窮則必反,反則必亂。於是乎,天下荒亂,驚馬不絕,盜匪魔教四起,江湖一片血雨腥風。

在中原腹地,有一山脈,名曰大別山,大別山綿延千裏,橫臥中原,逶迤綿亙,群峰雄拔,淩駕於鄂皖豫三省大地。宋詞人王以寧曾有詞道:

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

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

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

黃粱夢,未覺枕,幾經秋。

與君邂逅,相逐飛步碧山頭。

舉酒一觴今古,歎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

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洲。

大別山主峰天堂頂東北五十裏處,有一繁華古城,名曰古畈城,四周均是巍峨群山,群山縱橫交錯形成險要天屏,隻有一處梅山峽穀通向關外。

古畈城以東三十裏處,有一窮山鎮,叫作青石鎮,鎮上有一戶老農,叫黃三關,這黃三關可不是一般的農夫,他乃是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後裔。黃三關五十歲時,妻子在一片油菜花中行走,忽見油菜花上空現出一條雲狀黃龍,張牙舞爪甚是可怕。此時正值她預產之期,被這一嚇便早產一子,隻因在這油菜田中所產,故取名為黃花。

黃花自幼喜文好武,不喜歡耕田種地,某日收撿自家柴房,發現一本封麵破損的黃皮書,翻閱後才知,這仍是他們傳家武學《黃龍拳》。於是便偷偷練習,到十五歲時,便熟透書中所有拳法武學。

一日黃花去街上遊玩,見一惡霸欺負一良家女子,便上前痛打了那惡霸一頓。那惡霸哪肯善罷,召集了二十多個地痞流氓尋到黃三關的家。黃花大怒,大大出手,一口氣把這二十多個人打的落花流水,狼狽而逃。正當他得意之時,黃老漢從田間返回,見這般光景,不容黃花折辯,便不分青紅皂白地狠狠揍了黃花一頓,然後收去拳書丟進灶爐。

黃老漢一向教導兒子,習武隻能逞匹夫之勇,還招惹諸多禍端,隻要讀點文書,會寫出自個姓氏,再學好種植四季莊稼的本領,太平一生,便足亦。黃花生性倔僵,心揣大誌,哪聽得進老爹之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數年不歸。

………

這日黃昏,晚霞輝燦,天地間一片金黃。

一個十二三歲少年,騎著一頭水牛,返回青石鎮。

這少年是青石鎮裏吳員外家的一牧童,正是放牧歸來,他左手握著牛繩,右手拿著樹枝,邊輕輕抽打牛身邊口中“駕、駕……”地喲喝著。可是水牛依然慢吞吞地向村鎮走著,絲毫不像快馬奔馳,少年叫累了,便埋怨道:“牛啊牛,你如果是一匹馬,那該有多妙,可惜你不是,悲哉,悲哉!”這悲哉二字,是從鎮上木瘋子那裏學來的,那木瘋子常一個人滿嘴大篇古文,爾後便悲哉悲哉地歎氣。鎮上小孩,都會學著木瘋子的樣,有事沒事便悲哉地叫幾聲。

少年又自語:“你本來全身黑毛,可別人不叫你黑牛,卻叫你水牛,把你看成水貨,真是看不起你啊。”

原來這地方牛有兩種,一種是毛黑肚圓,角長而弧彎,喜浸入水中,所以別人稱之為水牛;還有一種毛色金黃,角短而直,不喜下水,卻善爬山過崖,稱之為黃牛。

少年想到,我的命竟然和你相似,雖我是孤兒不知自家姓氏,但我也有大名,別人卻都叫我渾小子,小流氓,豈不讓人悲哉悲哉?

少年正搖頭悲哉之際,忽聽路旁樹叢一聲異響,竄出一條巨蟒,此蟒有水桶粗細,全身鱗片豎起,金黃刺眼,瞪著一雙碗口大的雙目正看過來,毒牙外露,血紅蛇信時時閃出。少年驚得張嘴傻望,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那黃蛇見到水牛,“呼”地直起前半身子,高約二丈,張開血盆大嘴,要一口吞噬下來。

水牛倒比少年反應得快,驚慌轉身,一下便把少年顛下牛背,向深山疾奔而逃。巨蟒見水牛逃走,看向少年,似乎覺得少年肉食太小,不夠胃口,便“嗖”得一聲追向奔牛。

少年早嚇得半死,癱坐在地,半晌才回過神來,想到這水牛是吳員外家的,如果丟了,自己這個小小牧童可賠不起得,但如果追去,自己一條小命被這大蛇吞了,誰又來賠?

這猶豫當兒,牛和大蛇已進了深山,不見蹤影。少年又想,這水牛身子要比那大蛇粗上幾倍,而且又有一對尖硬牛角,那大蛇哪能吞下,說不定還被水牛亂腳踩死,尖角刺死也不無可能。

這般一想,少年便少了些懼怕,抓緊手中木枝,又撿一塊山石,順著被牛蛇絆倒絆斷樹枝的印痕追去。快步追行了五六裏路,還是看不到牛蛇蹤影。

此時天已暗下,天陲眨起幾點幽星,山風梳木,群山異響,當中夾著狼嗥獸吼,少年本來膽小,這種處境下不由膽戰心驚,想返回村鎮,卻看不清來時道路。少年忐忐忑忑摸索前行,不覺中竟到了一處山崖邊沿。夜色下也不知山崖高低,隻覺陣陣寒氣自崖下滾滾而上,浸人魂魄。少年不由打個冷噤。正要回走,聽到來路傳來嗞嗞聲響,放眼看去,兩道紅光迎麵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