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做一個心胸豁達的人(2)(1 / 3)

宰相肚裏能撐船

公元前687年,齊襄公政令無常,荒淫無道,致使齊國民怨沸騰一片混亂。為了避難,公子小白在鮑叔牙保護下出奔莒國,管仲隨公子糾逃往魯國。不久,公孫無知弑君自立,旋即又被亂兵殺死,造成了君位空缺。

公子糾和小白聞訊都想趕回齊國爭奪君位。管仲帶兵埋伏在莒、齊之間要道上,見小白的車子馳來,一箭射倒車上的小白,以為他必死無疑,遂同公子糾一行慢慢地向齊國出發。其實,管仲的箭隻是射在小白的衣帶鉤上,小白咬舌吐血,用裝死騙了管仲。當管仲離開後,他急忙同鮑叔牙等人抄近路晝夜兼程,終於搶先趕回齊國都城,捷足先登君位,被立為桓公。

齊桓公準備拜鮑叔牙為相,但鮑叔牙極力推辭,並推薦管仲。他說:“管仲從小就是我的好朋友,此人有經天緯地的才幹,如果任他為相國,齊國會很快地強盛起來。”齊桓公不悅:“管仲差一點把我射死,我怎能重用仇人?”鮑叔牙說,“當初,管仲是為了讓公子糾登上君位才這樣做的。國君不可記私仇而忘齊國大業,失掉這位難得的人才。”齊桓公被說服了,決定重用管仲。他派人到魯國,向魯莊公說:“我們國君要報管仲一箭之仇,請把他交給齊國處治。”魯國大臣施伯知道管仲回齊會被重用,將來對魯國不利,便勸阻魯莊公不要交人。魯莊公怕獲罪齊國,令人把管仲裝進囚車,押解出境。

管仲坐在囚車內,歸心似箭。他深知自己回齊國是好友鮑叔牙的主意,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就要來了;一路上,押解囚車的士兵行軍速度緩慢。管仲心裏非常著急,擔心魯莊公萬一醒悟過來,定會派兵追趕。他想了一個主意,就在囚車裏編了一首名《黃鵠》的歌,唱給士兵們聽。唱了兩三遍後,他又教士兵一起唱。士兵們聽著歌,學著歌,忘記了疲勞,行軍速度逐漸加快了,兩日路程,隻用了一日半就到了齊國。就在齊國君臣迎接管仲入境的同時,魯國公子偃也帶兵追來了。原來,魯莊公果然醒悟,知道放管仲歸齊,等於放虎歸山,急忙下令追殺,僥幸的是,管仲靠一首自編的歌,機智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齊桓公心胸廣闊以德報怨,重用賢才,表現了非凡的治國遠見。管仲感恩戴德傾心輔佐齊桓公,製定了一係列治國良策,從而使國力大振。此後,經數年改革變法,勵精圖治,齊國終於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有道是:將軍額頭堪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做人切莫小肚雞腸,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心胸寬廣意味著自信、自強,意味著凝聚力的增強,意味著能化幹戈為玉帛。君子豁然大肚,能夠以德報怨。齊桓公就是這樣一位聖君,他拜仇人為相,顯示了廣闊的胸襟。

不要太斤斤計較

劉邦消滅了西楚霸王項羽,平定了天下,登基做了皇帝。登基之後大事之一就是論功行賞大封群臣。劉邦首先加封了20多名大功臣,公布了他們的名字。這之後,諸將都眼睜睜地瞅著王侯的座位,相互之間攀比爭功,鬧得不亦樂乎。這使得劉邦左右為難,封這個吧,另一個功勞也不小;封另一個吧,這一個也不能不封。拖延了很久,第二批名單仍然沒有公布。

很久不見動靜,將領們心下不安起來,各存了心思,有的埋怨劉邦忘了交情;有的人則想到自己從前做過對不起劉邦的事,擔心劉邦會揪小辮子;有的人害怕了,就勾結起來圖謀叛變。

一天,劉邦站在洛陽南宮的天橋上賞風景,看見底下有許多將領三三兩兩地坐著,秘密地討論什麼事情,感到奇怪,就派人叫來張良。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嗎?他們是在謀反呀!”劉邦大吃一驚,他覺得很奇怪:“天下已經平定,我正要論功行賞,他們為什麼要造反呢?”張良回答說:“陛下您有所不知。您出身平民,如今取得丁天下,應該想方設法安定人心才是,而您分封的功臣,都是您的親信、同鄉,大家為陛下征戰多年,隻盼著能立功受賞,封妻蔭子。如今遲遲不見動靜,他們擔心您還記著他們的過失,隻好商量謀反。”劉邦出了一頭冷汗,問張良:“那我怎麼辦呢?”張良問:“在這些功臣中,您最恨誰呢?”劉邦說:“大家都知道,雍齒在我危難時落井下石,幾乎要了我的命。要不是他為我立了大功,我早就把他殺了。”張良說:“那好,我請您馬上封雍齒為侯,別人一看您最恨的人都得到封賞,自然就會放下心來。”劉邦大為讚賞。不久,劉邦大宴群臣,親自給雍齒祝酒,趁著大家都高興的時候,又當眾封他為侯,並宣布,接著將給所有的功臣封賞。酒宴之後,將領們都放了心。他們說:“連雍齒這樣的人都受封為侯,我們還擔心什麼?”一場謀反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