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了維護公司利益的員工,往往具有強烈的榮譽感。這樣的員工,懂得顧全大局,從公司的利益出發,絕不會因私廢公。因為他們深知,隻有公司做大做強,自己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心懷企業,拒絕朝三暮四
現在跳槽成為一個時髦詞,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麵對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常常試用期沒過就急於跳槽,以為下一家公司會更好、更理想。可是到了下一家,發現還是一樣的,於是就繼續選擇下一家……循環往複中,希望尋找一種價值所在,可是似乎又離價值的實現越來越遠。
很多新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試用期的幾個月在某一種環境中一直重複著同一種工作,雖然技能漸漸嫻熟了,卻覺得自己過得越來越單調,越來越瑣碎了,腦子裏空蕩蕩的,像一部被人操縱著的機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團隊領導、同事們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莫名的無助感,找不到自己這種所謂“單一”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於是開始厭倦工作,總想著跳槽。
如果你在試用期裏就出現對工作厭倦的苗頭,那就說明,你對職業的忠誠感出現問題了。因為對工作缺乏忠誠感,所以就隻會被動地工作,情緒不好時甚至還會無端地對團隊乃至對工作產生抵觸情緒。這是處在轉型期中心浮氣躁的新人的致命傷。你應該好好想想,要是對目前這種基本的工作都覺得很乏味的話,怎麼可能對將來更艱巨的工作產生興趣呢?要是連目前這種最簡單的工作都無法做好,無法堅持的話,將來怎麼可能做好更複雜艱難的工作呢?你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隻有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才談得上職業發展和事業追求。
小常是從技工學校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每天部門主管要求他做什麼事情,他就會按照要求去交差。對眼下機械式的工作感到十分厭倦,每天都提不起精神,手頭的工作對他而言,已經成為平:冬無味的東西。每天都在考慮該換一份工作,想著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更好。
使命感表現為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這種態度使你在工作中主動學習,時刻準備著抓住發展的機會,並且善於發現機會。像上麵所說的小常,他對自己的工作以及單位就缺少使命感,因此對工作越來越覺得疲勞、厭倦,甚至無法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隻有轉變觀念,帶著使命感去積極主動地工作,把眼下的每一件工作都做好,未來才會有好的發展。
台灣著名的電視製作人陳光陸,他第一次到電視台工作時,台裏隻是讓他擔任一個很小的節目助理。在當時,助理的職務等於是小夥計,所有的雜務必須一手包辦,還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工作,薪水卻很低。不久,陳光陸對自己幹這些雜活就失去了興趣,覺得前途暗淡無光,曾經動過跳槽的念頭。但他的朋友勸他,外麵的好工作也不好找,還不如先在這認真地幹下去,邊幹邊等,或許能等到機會。朋友的一番話引起他的深思,他從中得到啟發,明白了眼下所做的每一件雜活,都是為未來的發展做積累,都是在為獲得成功的機會做鋪墊。於是他在節目助理的職位上繼續千下去,並且以百分百認真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慢慢地也對電視製作產生了興趣,並決心將來也要走製片的道路,盡管位在助理,但他已經在心裏理下了以影視為業的決心。和製片人苦學兩年後,機會終於讓他等到了:他企了著名歌星鄧麗君的專題節目《君在前哨》,得到電視台的首肯。結果,陳光陸的處女作推出後,在當時的台灣獲得了極大的轟動,他因此被提名角逐金鍾獎。
陳光陸之所以後來能成功,就是因為職業使命感催生了他的職業嗅覺,進而才會把握住成功的機會。
現在很多試用期中的新人都有這樣的通病:求職時煞費苦心,但上崗以後又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心猿意馬,朝三暮四,絲毫沒有對職業的尊重意識和應有的使命感。一邊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一邊在私下裏四處地打聽別人的工作是否比自己更理想。結果職業目標總是飄忽不定,把試用期白白地浪費掉。既辜負了用人單位的期待,也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一位心理學家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應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幹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幹這敲石頭的粗活?”
破叼第三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著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裏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裏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後來,第一位工人繼續重複著敲石頭的工作,第二位工人一直在換著不同的工作,第三位工人成為了一個建築師。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又有了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這說明你以什麼樣的工作態度對待工作,你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獲。如果做事的時候,你感受到的隻是束縛和辛苦,那隻會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膚淺。而如果你是快樂地工作,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你獲得的除了應有的報酬之外,你還會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你會在工作中發現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並為之努力,最終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