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點擊責任:永恒的職業精神2(1 / 2)

第一章 點擊責任:永恒的職業精神2

天賦責任,我們沒有理由推卻

蜜蜂的天職是采花造蜜,貓的天職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職是張網捕蟲,而狗的天職就是忠誠地服務主人。造物主對每個物種都有職責上的安排。人,作為萬物的靈長、天地的精英,同樣具有與生俱來的職責和功能。

上帝創造了世界之後,也創造了動物,於是他召開動物大會,給動物安排壽命。上帝說:“人的壽命是20年,牛的壽命是30年,雞的壽命是25年。”

人說:“上帝呀,我非常尊敬您,但是我的壽命也太短了,人生的很多樂趣都享受不到了。”上帝還沒有說話,牛就說了:“上帝呀,我每天都要幹活,您給我30年的壽命,我就要做30年的活兒,太辛苦了,能不能少點?”雞也說:“我每天報曉也很辛苦,能不能少點壽命?”上帝說:“好吧,牛和雞,把你們20年的壽命給人吧。”從此以後,人就有了60年的壽命。在前20年“像人一樣”快樂地活著;下一個20年是為家庭活著,像牛一樣辛勞;最後20年是報曉的雞,起得最早,叫全家人起床。

這個故事向我們闡釋了這樣一個重要的道理:責任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人來到世上,並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

“天賦人權”,這是人們一直強調的一句話。的確,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擁有了作為社會和國家的一員應當擁有的權利,它不需要什麼前提條件。但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權利因為責任而存在,在上天賦予我們權利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相應的責任,這也是不需要什麼前提條件的。隻有在履行責任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享受權利。

德國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發源地,路德給德國人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職”。在德語的Beruf(職業、天職)一詞以及英語的Calling(職業、神諭)一詞中,包含著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教徒來說,他做一項工作,生產一件產品,並不是為了工資、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務。可想而知,這與隻是為了對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資相比,在工作態度的嚴謹與認真程度上會有多大的不同,製造出來的產品在品質上又會有多大的不同。

在天主教裏,人們要得救,需要進教堂,並要苦修。在路德改革後的新教教義中,德國人的工廠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師,他的職業就是侍奉上帝,這一切成為“德國製造”的精神基礎。

總體來說,路德及其後來路德教派的職業思想至少在三個層麵上深刻地影響了德國人:

一是將工作視為神聖之事,並以虔誠的態度去工作。

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與合作,不過分注重職業的形式。

三是安心於本職工作,有良好的職業精神。

正是憑借工作態度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分工與合作精神以及最優秀的職業精神,德國產品後來居上,成為全世界精良產品的代名詞。

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擔負起它,這樣的人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社會都是問心無愧的。人可以不偉大,也可以不富有,但不可以沒有責任感。

這是一個跨國公司員工組成的登山隊,他們要對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發起衝擊。雖然人類攀登珠峰已經不止一次了,但這是他們第一次攀登世界最高峰。隊員們既激動又信心十足,他們決心征服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