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責任勝於能力,責任提升能力1
責任勝於能力:微軟的擇才觀
一個員工能力再強,如果他不願意付出,就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而一個願意為企業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即使能力稍遜一籌,他的責任感也能夠使他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有一位偉人曾說:“人生所有的履曆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責任能夠讓一個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狀態,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並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某化妝品公司的老板費拉爾先生重金聘請了一位叫傑西的副總裁,傑西非常有能力,但到公司一年多來,竟沒有創造出什麼價值。
傑西的確是一個人才。他的檔案顯示,他畢業於哈佛大學,到費拉爾的公司之前,曾經在3家企業擔任高層主管。他非常擅長資本運作,曾經帶領一個5人團隊,用3年時間將一個20人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員工上千人、年營業額五億多美元的中型企業,創造了令同行稱道的“傑西速度”;在1998年至2000年間,他更是叱吒華爾街,掀起一陣“傑西旋風”。
這樣出色的人才,怎麼會創造不了價值呢?
“在個人能力方麵,我是絕對信任他的。”費拉爾先生說。
“你了解他具備哪些能力嗎?”一位人力資源谘詢師問他。
“當然了解,在請他來之前,我是非常慎重的,我請專業獵頭公司對他進行了全麵的能力測試,測試結果令我非常滿意。”費拉爾說。他還詳細列舉了傑西具備的各種能力,並舉出了傑西以前工作中的很多成功案例來佐證。
確實,費拉爾先生對傑西的能力是非常了解和倚重的,但是作為一名高層主管,傑西所需要的,絕不僅僅是薪水,單靠薪水,是難以建立他這種綜合能力很強的人才的責任感的。後來經過深入的溝通,那位谘詢師發現,傑西是一個勇於接受挑戰的人,工作的難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奮鬥的欲望,他隨時都有一種準備衝鋒陷陣的衝動。應該說,這樣的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
“在進入公司之初,我滿懷激情,決心幹一番大事業,可後來,我發現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越來越覺得沒勁,對公司也漸漸失去了認同,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認同。”傑西終於說出了心裏的想法。他說:“我希望有一個能夠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的工作環境,而不喜歡太多的束縛。”
原來,傑西的上司費拉爾先生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對所用之人難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牆腳;二是喜歡親力親為,經常越級指揮,在很多事情上,使傑西感覺自己形同虛設。
傑西最需要的,應該是需求層次中的“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能夠以業績來證明自己,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
找到問題的症結之後,谘詢師把費拉爾和傑西請到一起,共同分析公司授權和指揮係統方麵的不足,明確了作為董事長兼總裁的費拉爾的職權範圍和作為副總裁的傑西的職權範圍,共同製定了公司的授權製度,以及組織指揮原則。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情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傑西幾乎像變了一個人,他作出了很多成績,而且,費拉爾先生和他已經成了不可分離的親密戰友。
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意義。傑西的轉變,使他自身出眾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而促使他轉變的關鍵因素,則是他被重新喚起的對公司的責任感。
實際上,傑西本人是極富責任感的——當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他在費拉爾先生的公司裏起初的無所作為和以後的成功表現證明了:責任勝於能力。
企業願意信任一個能力一般卻有強烈責任感的人,而不願重用一個馬馬虎虎、視責任為無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微軟選擇人才的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就是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