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 這句話很簡單,也很實在。一個人隻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在執行中勇於負責,在每一個環節中力求完美,保質、保量地完成計劃或任務。所以,微軟非常重視對員工責任感的培養,責任感也成為微軟招聘員工的重要標準。
在微軟,關於員工責任,具體是依靠製度體係和員工的自覺程度來實現的。微軟公司要求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都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必須是“SMART”的,也就是:
S ——Specific (特定的、範圍明確的,而不是寬泛的)
M —— Measurable (可以度量的,而不是模糊的)
A ——Attainable (可實現的,而不是理想化的)
R ——Result-based (基於結果而非行為或過程)
T ——Time-based (有時間限製,而不是遙遙無期的)
微軟認為,隻有每個人都擁有了明確的目標,並可以隨時檢查自己是否達到了預先設定的目標,公司員工才能在工作中體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
微軟公司要求部門和員工製定的目標必須是可分享的,即每個人都應當通過某種渠道,如公司的內部網站等將自己的目標公布出來(當然,某些需要保密的工作目標除外)。這樣,當某位員工對領導或其他員工的工作方式不理解的時候,就可以去查看對方的工作目標,以尋求最好的溝通和理解。
除了針對目標、結果的負責,公司更需要在決策方麵有負責的框架。在微軟的“決策製定框架”下,每一項重要決策都有一定的製定流程和人員角色劃分。每一個決策流程的推動人很自然的就是決策的責任人,對該決策有支持和認可權利的人是決策的審批者,對該決策進行核查、提出支持或反對意見的人是決策的複核者。在整個決策流程中,雖然複核者可提出反對意見,但審批者仍擁有決策的最終決定權。有了這樣的框架,公司的決策流程更加清晰,人員責任更加明確,決策不會被輕易拖延或推翻,決策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正是基於這一係列責任文化建設,才成就了微軟一流的執行力,打造出了聲名顯赫、富可敵國的微軟商業帝國。
因此,每一名員工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有責任感的人不論能力怎樣,都會受到老板的重視,公司也會樂意在這種人身上投資,給他們培訓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技能,因為這種員工是值得公司信賴和培養的。
當然,責任勝於能力,並不是對能力的否定。一個隻有責任感而毫無能力的人,也是無法得到重用的,因為責任需要用業績來證明,業績要靠能力去創造。
思考題:
1你對“責任勝於能力”是如何理解,你認為責任比能力更重要嗎?
2作為一名員工,你認為你留在目前這個崗位上是因為你的能力,還是你的責任感?
職場箴言:
一個年輕人最讓人無法抵禦的魅力,就在於他滿腔的熱忱。在年輕人的眼裏,未來隻有光明,沒有黑暗,即使會遇到險境,最終也可以轉危為安。一個目的性強的人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隨時隨地地保持熱忱。
——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