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構建責任鏈,打造“責任共同體”2(1 / 1)

第四章 構建責任鏈,打造“責任共同體”2

構築企業責任圈,編織愛的同心圓 

我們每個人都因愛和責任而生,一生下來便與愛和責任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圓心,它被許多同心圓所環繞。從我們自己的圓心出發,第一層圈出現了——這是由父母、妻子和孩子組成的圈;第二層圈是各種親朋好友關係;第三層圈是自己所屬族群的同胞關係;第四層圈是與整個人類這個種族的關係。每一個圈都靠愛和責任來維係,並靠愛和責任向外延伸。愛和責任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礎。

“愛心—感恩—責任同心圓”,我們可以體會到,愛和責任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通過施愛和被愛,通過互相感恩、共擔責任,家庭成員、親朋好友、同一個團隊的人就形成了一個同心圓。

有責任心的員工是公司的棟梁,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個責任圈:首先,我們最基本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根本。其次,隨著企業分工的精細化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我們必然要與周圍的同事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落實責任,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外,還要對同事負責,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補位,負起對同事的責任。再往外延伸,公司是我們的船,作為同一條船上的人,公司的興衰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利益,我們必須樹立“公司興亡我責任”的意識,對公司這條大船負責,自覺落實責任,為這條大船保駕護航。再次,客戶就是我們生存的土壤和源泉,隻有對客戶負責,讓客戶滿意,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企業的發展才不會是空中樓閣。最後,我們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我們的發展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的產品質量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每一個負責任的人都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對自己的生態鏈——社會負起最基本的責任來。

關於員工責任感,一名企業經營者曾講過這樣一段自身的經曆:

有一次坐公共汽車,等了很久,公共汽車終於來了,大家蜂擁而上,有限的空間立刻被擠得密不透風。也許是人太多了,車子走了一段路後,“咣”的一下在馬路中央拋錨了。司機下車檢查了半天,無奈地對大家說:“沒辦法,請大家幫幫忙,把車子推到路邊。”

大家隻得下車,隻有3個人下車後主動來到車後和售票員一起推車;一部分人在旁邊看著,嘴裏不斷地埋怨;還有些人或許有“急事”,準備另外找車子。

開始,4個人吃力地推著,但推不動,在售票員的再三招呼下,又加入了3個人。人多力量大,很輕鬆地就將車子推到馬路邊,推車的人都沒有一句怨言。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拋錨”的情況,也有像上麵那樣的3種人:

(1)有的人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會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2)有的人會持觀望的態度。

(3)還有人毫無責任感,身邊的事似乎與他無關,遇到問題不聞不問,一走了之。

其實,這輛車子就好比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企業,富也好,窮也罷,都是我們大家的:車況好時,我們坐在上麵很快就能到達目的地;車子壞了,走不動、推不動時,我們不能拋棄它,而要愛惜它,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它,更要明白這是我們的責任!隻有人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車子才會再次發動起來,載著我們前進。

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圈有多大,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相信你所在的企業會因為你的這份責任感而變得更加強大,整個社會就會增加一分和諧、減少一分不安,而你的人生也會因此擁有更多的卓越和精彩。

思考題:

1在“愛心—感恩—責任同心圓”,試著找出你需要對哪些人負責,負什麼責任?

2在文中案例,你是哪種人?

職場箴言:

三星集團前人力資源經理劉航說:“在一個家庭中,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或者是丈夫、妻子,或者是兒女、父母,是什麼支撐他們為自己的家庭操勞,無怨無悔地付出呢?是金錢嗎?肯定不是,答案是愛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