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說服力1(2 / 3)

其次,是你擁有的權力。

權力也能代表氣場本身。如果你擁有公共權力,會更增加你的專業性和權威感。公共權力代表的就是你的頭銜。所以,在談判現場,可以盡量亮出自己的頭銜,或者把頭銜叫得漂亮些,以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原來我所在的一家公司,負責一個省份的業務人員,叫作首席業務代表。這個聽上去就沒什麼氣勢,後來把這個頭銜改成了省級總經理,就有氣勢多了。

第三,是你的專業程度。

你會發現,在某個領域很專業的人,說話不需要很大的嗓門,就會很有氣場,也比較容易贏得大家的信任。

第四,是你的社會地位。

一個人的地位,不隻靠自身擁有的財富,或者權力。頭銜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征。當然良好的品行與口碑,也能使人獲得很高的威望和社會地位。

所以,一個人擁有的財富、權力,所從事的職業及專業程度,以及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地位,都能影響甚至決定他的氣場大小。

三、玩轉“勢道法術器”

談判係統智慧,由“勢”“道”“法”“術”“器”共同構成。

長江商學院有句口號,叫“取勢、明道、優術”。

勢——“取勢”的“勢”,指的是優勢或大勢(而非劣勢或小勢)。“勢”往往無形,卻能被我們感知,勢也具有方向,順勢而上往往事半功倍,逆勢而動則可能全軍覆沒。

道——指道路、橋梁,也就是通道,本質上是指不能違背的總規律、總法則。所謂“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明道”就是明白“天道酬勤,人道愛人”,也就是懂得先付出、後獲取的宇宙法則。

這裏我想在這句口號的基礎上,加上兩個詞:“尚法”和“擅器”。

法——“尚法”中的“尚”,指崇尚、注重。“法”,可以解釋為方法論或者模式。具體而言,在企業管理中指結構和機製,在談判中則指談判人員的組成結構與協調機製,或談判雙方的結構與協調機製。“尚法”就是指要注重設計談判。

術——“優術”,指的是優化技能技巧,使我們能做得更到位,更精準。主要指“說”和“行動”這類使用身體部位的能力的優化。

器——指可被我們使用的萬事萬物。所謂“擅器”,就是要善於整合和使用各類資源,並創造性地開發一些相應的工具和係統,使談判更加簡單高效。

1.勢就是一種氣場

談判中什麼最重要?大家可能會想到很多,口才、邏輯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勢”,也就是氣場,優勢感。簡單來講,就是我比你大,還是你比我大。這決定了是我對你更有幫助,還是你對我更有幫助。

三國中的劉備為什麼後來會失敗,主要不在於他有沒有諸葛亮的輔佐,而在於他自己的氣場。劉備的氣場不夠強大,達不到氣貫長虹。他和他的屬下稱兄道弟,幾乎都不敢下命令。

今天的管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作為管理者,在自己的員工麵前如果不能像一個領導,跟員工稱兄道弟,會影響整個企業的體製建設,員工和領導之間的關係不明確,會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所以,在工作中,領導就是領導,該下命令就得下命令,一定要有足夠強的氣場。可以說,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沒有想過要三分天下。占領了四川後,又覺得有個四川就差不多了,反倒是諸葛亮有比較遠大的抱負,才幫助劉備最後完成三分天下。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身邊那些比較成功的人,當然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緣於不同的優勢,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麼這個特質到底是什麼呢?是氣場。這種氣場甚至能從他們的眼神中體現出來。

對於一個培訓師來說,講課和談判的感覺與狀態是相似的。我講課講了這麼多年,逐漸意識到了氣場的重要性。原來我講課的時候,開場都是:“大家好,我叫李力剛,今天如果我講得不太好,請你們諒解。”這樣一上來,就先滅了自己的士氣,整個過程中都在擔心自己是不是講得很不好。慢慢地,我發現,作為一個老師,這樣的開場是不行的。這樣開場,就一下子失去了氣場,就很難再hold住場麵。

那麼,作為最需要進行談判的銷售員,如果在推銷產品的時候說:“先生你好,這是我們的產品,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你看你買一點好不好?”這樣說,是沒有人會買的。因為你自己對自己的產品都沒有信心,別人又怎麼可能有信心呢?相反,如果你這樣說:“先生,相信我沒錯的,我們的產品是最好的,買回去如果有什麼問題,我賠你十倍!”這樣,至少會有人感興趣,想要嚐試一下。這就是氣場的影響。

生活中也是一樣,一個家庭中誰說話算數並不一定是由年齡、性別等決定的,很多時候就是由一個人的氣場決定的。比如一對情侶,女孩對男孩說:“你要是不洗碗,我們就分手。”很多男孩就會說:“那就我洗吧。”但也有些男孩會說:“分手就分手,我想了很長時間了。”這兩個不一樣的回答,就體現了不一樣的氣場。

談判中的氣場更是非常重要,沒有氣場就輸掉了一半。氣場既能讓你產生吸引力,也可能帶給你壓力,可以說是把雙刃劍。當它順著你的時候,就是吸引力,當它逆著你的時候,那就是壓力了。

(1)沒有勢,會怎樣

在談判的過程中,如果參與談判的人沒有“勢”,沒有強大氣場,經常會遇到三個問題:

第一,害怕。可能是害怕那個場麵,也可能是害怕對手,或者是害怕自己能力不夠。

第二,找不到話說。很想說,也敢說,但就是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第三,做不到見招拆招。自己準備很充分,可是一旦遇到的問題不在自己的準備範圍內,就應付不了了。

如果能夠克服這三個問題,就能夠在談判中占得先機,取得優勢。

我來自農村,剛到大城市的時候,很不適應,甚至心理上都有些問題,我就給一位心理谘詢師寫了封信,想向他谘詢下我的心理問題。那位心理谘詢師很好,他讓我直接去找他,我就去了。他問我怕什麼,我說我害怕跟女孩子說話。他說跟女孩子說話會死人嗎,我說當然不會。“不會死你還怕什麼呢?”他鼓勵我說,“怕什麼就做什麼,人都是被磨煉出來的。”後來我真的按照他說的去做了,主動找女孩子說話,當然也被打擊過幾回,但是慢慢地我就克服了這個問題。

另外,我一上台就會緊張。後來,我一看到有什麼比賽就報名參加,無論是歌唱比賽,還是主持人大賽,給自己創造上台的機會,去鍛煉自己。就這樣,我變得越來越自信,氣場也越來越強。

不僅是在談判中,在工作中、生活中,如果想要成功,克服這幾個問題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害怕、懶惰、沒有主見、情緒低落、總是抱怨,這樣的狀態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經常抱怨,不但影響自己,甚至會影響周圍人的積極性。我們可以看下周圍,凡是不和諧的家庭,多是夫妻雙方經常互相抱怨造成的。

現在我們都說正能量,而抱怨卻是一種負能量。擁有正能量的人,不僅自己可以積極麵對問題,還會帶給周圍人很多積極的影響,就像陽光一樣。

你的正能量越大,你的氣場就越強,影響力也就會越大,在很多事情上就會更加主動。懂得正確儲存自己的能量,並善於使用這種能量的人,絕對是真正的高手。氣場不夠的時候,一點正能量就能給你以支撐,不管這能量來自於自己,還是來自於別人。

(2)如何獲得“勢”

既然談判中的氣場這麼重要,那麼怎樣才能獲得這種氣場和能量呢?總的來說,有兩個途徑:

第一,你本身就具有很強大的實力,強大的氣場和能量。

第二,你對整件事情能徹底地把握,掌握足夠多的信息,並有深入透徹的理解。

第一條很容易理解,你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氣場,這個氣場可能來源於很多方麵,你的信心,你的外在條件,等等。

其實,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處在什麼崗位,你都是在賣一樣東西,賣什麼呢?自己。賣自己的什麼呢?理念。理念並不是表麵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內在的一些東西。比如兩個男人要比拚一番,比什麼呢?有人說拚爹,這當然不對;或者比誰的車更豪華,你瑪莎拉蒂,我還蘭博基尼呢,這也是不對的。其實,最終拚的就是理念。有了好的理念,就會自然而然有氣場。

我們常說“兩軍相遇勇者勝”,什麼是“勇”呢?毛主席曾經給彭德懷大帥寫過詩句,“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就是在讚賞彭大將軍的勇氣。這也是一種氣場。

我讀大學的時候,當時的學生會主席是江南春,也就是今天的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他現在非常成功。那時候,我們也都隻是他的小嘍囉。我在大學的時候也做過很多事情,包括一些小生意。我喜歡一個女孩子,我去追了,然後就追到了;我想要開一家錄像廳,就真的去做了,就真的開成了;後來想要辦一個舞蹈培訓班,雖然我一點都不會跳舞,但我還是辦了,並成功招到了120人;再後來,我又想跟上海鬆江影視基地合作,為他們招群眾演員,我也做到了。所以,很多事情隻要你想了,並堅信自己能夠做到,你就有了氣場,你就真的能做到。

那麼這種氣場和自信來自哪裏呢?我們說什麼決定思路?是視野,是信息量。什麼決定一個人的視野呢?高度決定視野。而高度又取決於夢想,夢想是人不斷向新的高度發起挑戰的動力。夢想越遠大,動力就越大。也就是說敢想,才會敢做。聯想有句很有名的廣告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隻要具備了強烈的想贏的欲望,就會自然地形成一種很強的氣場,就更容易占據主動。

另外,一個人內心的強大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強大的內心,才能有能量、有氣勢,才能敢於行動。我們如果注意一下身邊的領導,就會發現,他們都是內心比較強大的人。一個人的內心強大代表什麼呢?就是他有“勢”,他很專注。凡是專注於愛自己的人,氣勢一定很強;反之,氣勢就會很弱。於丹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人生真正的成功,是你終於做回了自己。”

我們發現,在改革開放之初,成功靠的就是膽子大,那些敢於辭去工作下海的,幾乎都成功了。但是,在今天我們要想成功,光靠膽子肯定是不行了,除了膽量,我們還需要“逆商”“誌商”等各種因素。所謂“逆商”,指的是應對逆境的能力,麵對逆境是否還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像野火燒不盡的小草一樣;“誌商”指的是誌向的堅定性。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內心強大、擁有氣場的一種表現。

說到內心強大,我們能想到曆史上很多名人,比如我國的朱鎔基總理、吳儀副總理,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他們都是這方麵的典範。還有一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小說情節,也能說明這一點。相信大家都看過《飄》,裏麵有一個人物是梅蘭妮小姐。當警察闖進來要搜查的時候,她很沉靜地回應說,“請各位拿出《聖經》,翻到第30頁”,沒有任何慌亂。這個女孩子,看起來很弱小,但這些行動卻表明了她內心是非常強大的。談判裏有一種能量場,隻要你堅定自己的觀點,展現出內心的強大,就一定能取得優勢。

穀歌是全球運用最普遍的搜索引擎,是非常成功的全球公司,雖然這些年也受到了Facebook等一些最新崛起的公司的挑戰,但是,穀歌公司還是按照自己的發展戰略一步一步地發展,並沒有急功近利。在發展的過程中,穀歌公司考慮最多的還是任何一項功能都要從用戶的利益出發,一定要對客戶有所幫助。這樣穩紮穩打的發展,使它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之一。穀歌的創始人是兩個非常年輕的小夥子,年紀雖然不大,但是氣場很強。他們每次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都會爭論很長時間,公司聘請了CEO,但是這個CEO跟他們不能融到一起,不能理解他們常常為了一個問題爭論十幾個小時。這也說明兩個人都很堅持自己的觀點。

馬雲也說過,“十個人才九個怪”。其實這說明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之所以敢堅持,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比較強大,有很強的氣場。

所以,或者你有好的理念,或者你有足夠的勇氣,或者你有遠大的夢想、目標和強烈的欲望,或者你有足夠強大的內心,這些都能讓你擁有非凡的氣場。

第二條是說在談判中,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的主動權就越大。但這些信息不能夠一下子暴露,一定要懂得控製。就像我們聽相聲、看小品似的,演員都要不時地“抖包袱”,他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包袱都抖了,那就一點都不好笑了。

作為銷售人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會吊胃口。所謂“吊胃口”,就是把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別人最想知道的東西留著,總是讓別人保持興趣盎然,這樣自然也就產生了一種氣場。而且在掌握足夠多的信息的基礎上,要有深入透徹的理解,你才能進而把控全局。也就是說,你能夠預知談判的走向,能夠考慮到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整個局勢不會在你的預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