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與推進,在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理念指導下,中國公共關係事業呈現出新的麵貌,獲得很大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各級政府已把公共關係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不斷加強政府公關工作,典型的事例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0年啟動了“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攝製工作,在國際上以自信的姿態主動展示與推廣中國的形象。而繼北京奧運會之後,2010年廣州又成功主辦了第16屆亞洲運動會,2011年深圳也成功主辦了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這種借“體育公關”來展示區域文化特色、打造個性化城市形象的公關方式,逐漸成為一種時興的政府公關行為。此外,企業公關逐步走向集約化與專業化、網絡公關飛速發展、公關教育跨越式躍進、公民公關素養持續提升等,都可以說是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公關看點”。
然而,發展總與問題同在。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公關危機中表示出來的公關意識淡雹公關手段幼稚,企業頻發的諸如“毒奶粉”“地溝油”和“瘦肉精”等事件對“公關誠信”底線的無視與踐踏,“網絡推手”與“網絡水軍”之“惡搞”“灌水”與“炒作”引發的網絡公關混亂現象等,都亟待人們作出公共關係的反思,引起足夠的警覺。
為了使教材能更好地反映時代的發展、貼近社會現實生活、吸收學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適時提出了對教材修訂再版的任務。
本書二版是在由出版社、經銷商以及廣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提供的用戶(院校、師生)對原版教材使用情況的信息反饋基礎上進行的。 本書的作者進行了多次討論,確定了修訂方案,提出了修訂的兩個基本原則:一要貼近當前的社會現實、擴展理論視野以及增強實用性;二要體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再次明確提出的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即“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本書二版的體例保持不變,一些章節作了微調與改寫。總體來說,這次修訂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①壓縮原書的篇幅,精簡理論的邏輯論證,使教材更為精煉。②保持“通用”特色,強化成人教育的特點,突出實用性。③貼近社會現實,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公關誠信、網絡公關等。④概念、術語的表述進一步規範化。⑤對書中小部分案例作了精簡處理。⑥原書中“案例集萃”附錄刪去,以之為基礎,重新編撰一部《公共關係學通用教程案例集》,作為本書的配套教學參考書。
本書二版的修訂由主編黃禧禎完成。 本書的出版獲得了廣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材出版基金的資助,得到了廣州大學領導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限於我們的才學識見,書中的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和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