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公共關係的興起和發展(1)(2 / 3)

1.巴納姆時期(19世紀中後期)

19世紀上半葉,隨著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繁榮、科技的提高,美國的大眾傳播事業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紐約太陽報》率先發起了一個“便士報”(一便士即一美分便可買一份報紙)運動,這一運動旨在讓報紙以低廉的價格和通俗的內容去爭取大量的讀者。 報紙這種大眾化、通俗化的改革,獲得了全社會的認可和接受,這一改革使報紙迅速進入千家萬戶,並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競相爭取的有影響力的社會輿論工具。 報刊大眾化與報刊的商業化是相輔相成的,發行量大增的結果是廣告費的猛漲。一些企業為節省這筆昂貴的廣告費,開始雇用一些記者或宣傳員來編造有關組織的煽動性新聞,而報刊為了迎合讀者、擴大發行量,也樂於接受,這種互相利用的結果,便興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報刊宣傳代理活動。由此,形成了新聞代理這種最初的公共關係活動方式。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作為馬戲團經理的費尼斯·巴納姆(PhinesTBarnum)。他奉行“凡宣傳皆好事”的工作信條,認為為了達到高知名度,產生宣傳轟動效應和招徠讀者,可以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欺騙公眾做宣傳。他利用報紙為自己的馬戲團製造了不少“神話”,其中最有名的是“黑人女奴海斯”的故事(他謊稱馬戲團有一位160歲的黑人老婦人,曾養育過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引起了社會的轟動,並借此擴大其生意)。由此可見,報刊宣傳活動初期的致命弱點是不顧公眾利益、欺騙和愚弄公眾,這與公共關係的公眾導向意識、誠信意識是相違背的。因而,這一時期後來被人們稱為“公共關係受愚弄的時期”“反公共關係的時期”和“公共關係的黑暗時期”。

1882年,美國律師、文官製度倡導者多爾曼·伊頓在耶魯大學法學院發表題為《公共關係與法律職業的責任》的演講,首次使用了“公共關係”這一概念,該詞在當時並非指現代意義上的公共關係,而是大眾利益之意。1897年,美國鐵路協會編的《鐵路文獻年鑒》也正式使用了“公共關係”這一名詞。此後,隨著報刊宣傳活動的發展,新聞代理逐漸成為一種職業。

2.艾維·李時期(20世紀初)

19世紀末,美國從資本主義發展的自由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少數經濟巨頭幾乎控製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一些壟斷寡頭強取豪奪、追逐高額利潤,不重視內外關係的協調,在經營上實行封閉保密措施,並收買了報刊、雇傭宣傳員為自己炮製假新聞,作虛假宣傳。這些現象引起了公眾與新聞界的強烈不滿,一些富有正義感的記者和編輯,在新聞界率先掀起了一嘲清垃圾活動”(又稱為“揭醜運動”),利用新聞媒體去揭露壟斷資本家的醜惡行徑,矛頭直指美國實業界,涉及的人物包括石油界的洛克菲勒、鋼鐵業的卡耐基、金融界的摩根、鐵路業的亨廷頓等。這場運動與當時此起彼伏的工人運動相互作用,給美國的政界和企業界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持續的揭醜運動與罷工運動的浪潮,使許多企業開始正視新聞界與公眾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意識到企業經營要走出封閉的“象牙塔”,建構開放透明的“玻璃屋”。一些企業開始聘請新聞專家來兼任自己企業的“新聞代言人”,委托他們開展傳播溝通活動,以增進與新聞各界和公眾的聯係,並實行廠區開放、參觀介紹等多項公共關係措施,塑造和改善自身在社會大眾中的形象。在這一背景下,一種代表企業及政府組織的利益、為溝通組織與公眾之間的對話並從中收取勞務費用的新職業——公共關係便應運而生了。而這一職業的先驅者是有“現代公共關係之父”之稱的美國著名記者艾維·李(IvyLedbetterLee)。

艾維·李(1877—1934)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原是《紐約時報》與《紐約世界報》的一名記者。1903年艾維·李辭去記者工作,與喬治·派克合資成立了一家名為“派克和李公司”的宣傳顧問事務所,為社會公眾提供收費的公共關係服務。這是世界上較早的公共關係性質的專門公司之一,正規的公共關係職業即由此發端。艾維·李的公司成立後,生意興隆,顧客盈門。美國的電話電報公司、洛克菲勒財團、鐵路公司、公平人壽公司等許多大企業,乃至當時改革派的紐約市長塞思洛等,都成為該公司的常客。

艾維·李針對巴納姆宣傳活動不注重誠信的缺陷,提出了“說真話”的工作信條。他通過報界對外發表了著名的《原則宣言》,全麵闡述了他的事務所的宗旨:“我們的宗旨是代表企業單位及公眾組織,就對公眾有影響且為公眾樂聞的課題,向報界和公眾提供迅速而準確的消息。”這就是“門戶開放策略”。艾維·李提出的“公眾必須迅速被告知”、對公眾“講真話”的公共關係意識,對後來公共關係領域普遍重視“公眾利益”和“誠信”原則起了先導和促進作用。

由於時代的局限,艾維·李的谘詢工作主要還是憑經驗和直感而進行的,缺乏對公眾輿論嚴密、大量的科學調查。因此,有人批評艾維·李的公共關係谘詢隻有藝術性而無科學性。但艾維·李作為公共關係職業的先驅者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1908年,艾維·李早期顧客之一,著名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率先在公司內部設置公共關係部,由一名副經理主管該工作,且長期聘用公共關係顧問至今。這表明,美國一些企業已自覺將公共關係納入了公司經營管理的範疇。

3.伯尼斯時期(20世紀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