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公共關係危機處理(3 / 3)

12月3日,來自六個方麵的鑒定報告和專家意見彙總都認為虎照為假,但陝西省林業廳卻未就照片的鑒定做出回應,而國家林業局則稱,華南虎照片中的老虎是真是假,是否是活體,都難以評估該地區野生華南虎的生存狀況;國家林業局不會“越位”鑒定華南虎照片的真偽。直至12月19日,國家林業局才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經要求陝西省林業廳委托國家專業鑒定機構對周正龍所拍攝的華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依法進行鑒定,並如實公布鑒定結果。

2008年1月7日,事件中被認為是華南虎原始圖像來源的年畫虎生產商駱光臨,向浙江義烏市人民法院遞交訴狀,狀告周正龍與關克侵犯名譽權,要求周正龍與關克兩人公開道歉,並分別賠償1萬元和2萬元。2月4日,陝西省林業廳就“草率發布發現華南虎的重大信息”發出《向社會公眾的致歉信》。當天另有消息稱,國家林業局某官員私下透露,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朱巨龍已在2月3日被停職。3月4日,陝西省長袁純清在接受新華社專訪當被問到華南虎照問題時,他表示陝西省政府對華南虎照事件的態度是“明確”的。“但是在即將開幕的兩會上,我們應該把精力主要放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上。”袁純清說。

6月24日,陝西省林業廳一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周正龍已於兩周前因“私藏違禁物品”被陝西警方帶走。知情人聲稱,周已經向警方坦白了作假的過程,該虎照的原型確實隻是一張老虎圖片。

6月29日,陝西省政府新聞發言人、省政府辦公廳、省公安廳、省監察廳的負責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向公眾通報“華南虎照片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整個事件曆時近十個月,在此期間“華南虎照”與“周正龍”一直是廣大網民熱議的焦點。在這個長達數月之久的“製假”與“質(疑)假”現象的背後,呈現給人的卻是一起網絡版的政府形象危機事件。

(二)劉翔退賽事件

2008年8月18日中午11時55分,北京奧運會田徑賽場上,奧運會該項冠軍、前世界紀錄保持者劉翔在起跑前因傷退出了男子110米欄預賽比賽。

8月18日中午12時30分,劉翔退賽僅過了半個小時,國家體育場新聞發布中心內緊急舉辦新聞發布會,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就已經開始麵對500多名記者,解釋劉翔的離開。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表示,劉翔的退賽應該能夠得到全國人民的理解。

8月18日中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獲悉劉翔因傷病退出奧運會110米欄預賽的消息後,立即致電國家體育總局,請轉告對劉翔及孫海平教練的親切慰問和熱情鼓勵。

截至8月18日17時,在新浪網對劉翔退賽的觀點調查中,數十萬網友對劉翔表示寬容和理解;367391名網友中,33.16%表示理解,認為身體更重要;31.35%表示震驚和不可思議;還有27.04%表示遺憾,為之惋惜。少數網友表示“說不清”。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內,各大廣告讚助商也紛紛支持和力挺劉翔。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對劉翔退出比賽的理解和支持,並稱:“我們2009年還是會繼續合作的。我相信,他會更好。”

伊利聲明稱:“伊利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劉翔,相信劉翔一定能盡快回到跑道上。”

耐克聲明稱:“耐克為能與劉翔緊密合作而感到自豪。在此時,我們理解他的感受,並期待他傷愈複出。”

平安聲明說:“退出也是一種勇敢,我們不要舍命的一搏,平安就好。祝願劉翔早日康複,期待飛人再次飛翔,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上海通用汽車聲明:“我們將繼續站在中國田徑和劉翔身後,為劉翔呐喊助威,支持劉翔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爭取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希望劉翔能安心養傷,期待劉翔繼續充滿信心和鬥誌,重返田徑賽場!”

可口可樂聲明:“劉翔在本屆奧運中因傷而退出比賽,我們表示完全理解。我們全體可口可樂係統的員工都非常關注他的傷勢,希望他早日康複。雖然在這次北京奧運中劉翔因傷退賽,但可口可樂和他的合作目前不會因此發生變化。”

安利聲明:“安利紐崔萊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劉翔,並衷心祝福他早日康複,重返賽場,再創輝煌!”

聯想聲明:“我們對劉翔因傷退出比賽表示惋惜和充分理解,祝願他能早日康複。奧林匹克精神倡導積極參與和超越自我,劉翔全力備戰、不懈拚搏的精神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聯想圍繞運動員的營銷計劃執行順利,已經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

討論題

1.上述兩個案例對您有何啟發?

2.假如“華南虎照”事件後當地政府及時采取積極的態度,您認為有哪些機會可使政府挽回形象損失?

3.“劉翔退賽事件”體現了公共關係危機管理的哪些原則?為什麼說它是“成功”的公共關係危機處理事件?

4.結合案例,談談組織的危機處理和危機管理的重要性。

本章思考題

1.公共關係策劃有哪些創新思維,有何特點,體現為哪些思維方式?

2.公共關係策劃的程序是怎樣的?

3.公共關係策劃有哪些常用的技法?

4.什麼是公共關係專題活動?它有哪些類型?

5.開幕典禮和簽字儀式的程序是怎樣的?

6.公務談判程序是怎樣的?如何才能取得談判的成功?

7.展覽和展示有何傳播優勢?

8.讚助的原則是什麼?

9.試指出公共關係專題活動組織和實施的程序和步驟。

10.指出公共關係危機、危機公關和危機管理三個概念的聯係與區別。

11.危機處理有何意義,應遵循什麼原則和哪些步驟?

12.如何根據“公關危機事件”的性質而確立其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王樂夫,廖為建,等公共關係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2]熊源偉公共關係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3]北大社會學係公眾關係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4]汪秀英公眾關係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1.

[5]廖為建公共關係學簡明教程(修訂本)[M].南京: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

[6]翟向東中國公共關係教程[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7]郭惠民,居易公關員職業培訓與鑒定教材[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1999.

[8]廖為建公共關係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單振運新編公共關係學[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

[10]段淳林公共關係學[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11]李健榮,邱偉光現代公共關係[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12]李道平,等公共關係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13]黃禧禎現代公共關係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居延安公共關係學[M].第四版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

[15][英]丹尼斯·麥奎爾,等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16][美]朱迪·C·皮爾遜如何交際[M].陳金武,等,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7][美]斯科特·卡特李普,等有效公共關係[M].湯濱,等,譯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

[18][英]弗蘭克·詹弗金斯公共關係與成功的管理[M].江林,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19]孟小平揭示公共關係的奧秘——輿論學[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

[20]趙玲華,任英偉公共關係中的人際關係[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

[21][美]羅伯特·羅雷管理公共關係學——理論與實踐[M].李景泰,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

[22]管益忻,郭延建企業文化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3]熊源偉,等公共關係策劃[M].南京: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24][美]丹尼斯·威爾科克斯,等公共關係的戰略與戰術[M].封長虹,等,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25]黃禧禎高等學校公共關係導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6]艾倫·H·森特、弗蘭克·E·沃爾什公共關係案例[M].熊源偉,相麗萍,編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

[27]劉穎公共關係案例分析[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

[28]何春暉中外公關案例寶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29]張岩鬆,等公共關係案例精選精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0]孟建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報告(2007—2008)[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