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1 / 2)

史載,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二日戊午,山東巡撫趙世顯谘報緝獲改名王老先生之朱三太子。據供:

“我原姓朱,今年七十五歲,是明朝後裔,排行第四,名叫慈煥。我二哥哥早死了,我與三哥哥同歲,自十歲就離開了,傳說我三哥哥是甲戌年死的。”

又供:有子六人,第三子已死,餘皆被拿。妻、妾、兒媳各一、女三,均於四十五年自縊。自四十四年起在各處逃匿。外邊所行不法事,“也有知道的,但我從沒有非分之想”;“因勸不住他們,所以躲到山東,苟延歲月而已”。

本日,康熙帝諭:“山東巡撫趙世顯拿獲朱三太子解往浙江,交穆丹處。”

六月二十日乙醜,審結“朱三太子”案。將朱三即王士元及其子孫解至京城,問明正法。

自從得了朝廷審結“朱三太子”案,即將將其一幹人眾押解上京問斬的消息後,清翎明顯心事重重起來。對於認祖歸宗的念頭,他在許多年以前便已放下,而如今,且不辨其人真偽,劫獄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兒!更何況,康熙帝對此案一向重視。

“清翎?”傍晚,徐徐夏末暖風吹來,撩起清翎衣裾,翩翩而舞。他對向遲暮中厚重又沉凝的蜿蜒城牆悠悠而歎。筱玉從營帳中走出,他的剪影立在即將沉入夜色的紛霞裏格外躑躅,“你有心事?!”

“阿越!”在她的凝望中,他靜默良久,負手而立的姿勢在翻飛衣袂中更顯堅毅,忽爾,他轉過身來,晶亮的星眸深深地籠住她,“倘若一日,你我再不能相見,你待如何?!”

“我會將你忘記!”筱玉垂下眼眸,勾起一個清澀的笑靨,“我會認識新朋友!”

但你永遠都在我的血液中流淌,你的笑、你的豪邁,將在我的身上得到體現。

“阿越真無情!”清翎挑眉笑了,“看來要阿越不將我忘懷,我還得回來!”

他的笑熾熱坦蕩,卻如晨曦般縹緲,筱玉的心一寸一寸擰起,她知道,清翎輕易不說這樣兒的話:

“阿越等你!”

這一去便是永訣麼?清翎!

清翎的手探向筱玉臉龐。在指尖即將觸及她假麵的刹那垂下。下一瞬,他轉身踮足飛向穹宇。夜幕在他伸展雙臂的一刻垂下。筱玉含著微笑仰望他去處。誌之所在,付出一切也值得。清翎,珍重!

“等我回來!”

一陣風過,悠悠拂來夜色中沉醇的男音。筱玉立在原地,揚起胳膊對向他消失的方向揮了揮手。

這一夜卻並不平靜。清翎雖調來門人守衛筱玉,但半夜突然來了一夥人,目標直襲白晉。幸而清翎離去時猶如赴死的模樣兒擾得筱玉無法入夢,故而及時救下了白大人。一時混戰,筱玉隻護著白晉。待到駐守於長城的兵士察覺趕來,清翎門下之人皆亡,筱玉正將白晉掩於身後,震腕飛刀。

忍住鋪天卷來的惡心之感,筱玉從死人身上拔下那枚飛刀,想了片刻,顫抖著手又將其扔在地上。她殺人了!親手將飛刀甩入那人的心髒,一刀斃命!

轉身衝回營帳,她隻伏在自個兒榻上幹嘔。這個野蠻的社會!

“你救了我!”

身後,白晉深深望她一眼,轉身出去向兵士頭目交待事情始末。

你救了我!筱玉直起身來,望向微微拂動的門簾。白晉的話讓她好過許多。她曉得,單單白晉遇刺,便會引發嚴重的國際問題,毋庸說他若不幸身亡。然不管是何種死亡,不再活動的僵直身軀,帶給她的皆是極度可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