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競爭是學習力的競爭
這個世界上,人缺少的永遠不是錢,而是賺錢的能力。有人說企業和企業之間是服務的競爭,也有人說是產品的競爭,我則認為是人才的競爭。因為服務和產品都是人做出來的,所以人才是一個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電影《天下無賊》裏葛優扮演的黎叔有句台詞是,“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那麼人才與人才之間競爭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三個字——學習力。
人在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一個頭,兩個眼睛。那為什麼上學之後,甚至到了大學畢業後,有的人已經是大老板,有的人卻還在溫飽線上掙紮。
其實,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五年前就決定了的。如果每個人都像是一台電腦,當電腦硬件都一樣的時候,決定電腦運行速度的就是軟件,對於人類來說,這個軟件就是我們的知識。
我的學曆不高,但現在的我也擁有了自己的教育集團,每年都要去很多大學演講。因為精力有限,我甚至推掉了很多演講機會。每次演講,即使由我自己承擔演講費用,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聽到我的演講,因為我想通過自己的故事幫助更多的人。我的演講不是空談大道理,而是講我自己的經曆,講我看到的社會與現實,所以很受大學生的歡迎。
13年前,我的工作是在海鮮市場賣魚,工資是每月150元錢,也就是一天5元錢;現在,我成了老板。我想說的是,自己並不聰明,也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但是我懂得學習,我知道隻有通過學習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7年前,我的工資是每月600元,那時我去聽一個老師的課程,課程總價是4500元,這相當於我大半年的工資。所有的人都說我瘋了,其實隻有我自己知道我缺的不是錢,而是賺錢的能力。今天我有了一些成績,也不是錢堆起來的,而是我不斷增長的能力創造了這一切。
直到現在,就算再忙我也會抽出時間來學習,有時間我還會去外麵聽課,學習他人的經驗。算一算我用在學習上的費用,最少也有100萬元了,但是我獲得的收獲卻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我為公司創造的利潤也遠遠超出了我的投入。任何投資都會有賠有賺,如果說有一種投資一定不會賠本,那就是智力投資,它會讓我們更有能力。
以前的我膽小、內向,從不和陌生人說話。通過智力投資,我變的善於溝通,喜歡為大家演講,成為現在的專業講師,培訓別人的口才。這些都是學習給我帶來的收獲。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做業務員時我見人說話就臉紅,按完門鈴就跑,因為怕別人開門拒絕我。打電話做業務時,電話剛通對方還沒有接,我就把電話掛掉了,我還暗自慶幸,幸好對方還沒接。但就是在做電話銷售的時候,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因為後來我一天打200個電話。好幾年過去了,我的7項銷售記錄到現在還沒有人打破。
李嘉誠曾說:“經驗是負債,學習是資產。”正如他所說的,我現有的一切都是靠學習得來的。如果一個老板不學習,一家企業的員工不學習,那麼這家企業早晚會被淘汰,企業裏的員工也會麵臨再次就業的問題。當一家企業被淘汰的時候,我們不會評價它“永垂不朽”,隻能說它“學習不夠”。
滿足現狀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古人說“窮不學則窮不盡,富不學則富不久”,也就是說,如果你很貧窮,卻還不學習,那麼貧窮將永遠沒有盡頭;如果你很富有但不學習,你的富有也不會長久。有很多人對我說,他們知道自己應該繼續學習,但是學習費用太高了。我想說的是,正因為你現在沒錢,所以更應該學習,隻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如果你努力學習,那三五年以後,這些錢對你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如果你不學習,隻能被這幾千元錢困擾終生,永遠也逃脫不了沒錢的困境。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學也可以,對現狀已經滿足了,我隻能說沒有危機就是最大的危機,滿足現狀就是最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