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屠夫張飛(3 / 3)

周湯想過數個晚上,經過深思熟慮,頭腦裏已經形成計劃,就在這年的3月份,他將改變曆史。

諸葛周洋一筆休書,三個女人留在關內候府,不知覺已經有月餘。三個女人始終獨住在後院,周湯令碧春碧玉給後院重新收拾,三個房間距離較遠,不能聽到彼此動靜,也就少些爭吵。到晚上,閑下空,周湯就要輪班每個房間去問候一次,去過幾次,才發覺哪些不對。

這些古代女人的頭腦裏,想到的事情非常簡單,每次去她們房間都會受到隆重歡迎,侍女捶背捶腿,賞花吃水果,如果躺下又會匆忙問你要不要洗腳按背。周湯是有些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女人與現代女人有什麼不同。

他想錯了,這些女人遠比現在的女人要簡單很多。你跟她們幾乎沒什麼話能說,國家大事婦人不能聽也不能評論,家長裏短,她們能知道的範圍也就在這庭院咫尺之間,剩下就是談論女工繡花,談吃什麼喝什麼,喜歡什麼。看似話語挺多,其實去過兩趟,幾乎就無話可說。

能夠讓她們把精力特別集中在一起的,那就剩下一件事:爭寵。

三個女人為爭一個男人打架,但她們還珍視自己的官吏身份,不能動手打,有失女人美德,怕被男人唾棄。那就動嘴,把臉皮練得刀槍不入,嘴皮子練得順口帖來,這個不單純是嘴的功夫,裏麵還有詩詞歌斌。什麼《詩經》、《論語》、《女子歸》等等,幾乎可以倒背如流,打架的資本就在這文學功夫的不斷磨練過程中,不斷得到升華與升級。

以前周湯隻知道三個女人一台戲,而現在終於知道,女人與女人之間如果也明爭暗鬥,水火不溶,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杯茶水,在她們眼裏也可以成為彼此鬥氣的工具,可以詩詞歌斌相對;亦可以暗中影射,指桑罵槐;還可以編織一個子虛烏有的故事,有細節,有人物,讓周湯聽她們說話,簡值真理始終在她的一麵。這裏麵最會編排的,還就是那個文化最低的丫鬟出身的孫氏,別看人長得秀氣,乖巧,卻容易被表麵欺騙,不過二十三四的年齡,說起話來如同鬥雞,喘口氣功夫,她就已經把《論語》文背完了。

最後的結論,周湯終於明白,這裏到底誰是最犯錯的人,最傻的人,最笨的人,而且這個人讓他自己都痛恨,那就是周湯自己。原以為三個女人,他想到的是一個熱炕頭懷抱的情景,實際卻是,不僅互不理睬,各睡各的,一個炕頭稍微有點動靜,另一個炕頭就會驚濤駭浪。

開始大家看周湯是殿堂軍師,還充滿敬畏,時間久了,看出他骨子裏的教書先生的本質,光說大道理,弄不出一個屁來。三個女人罵來罵去,就用起家鄉話,不同方言,不同腔調,聽得別人莫名其妙,她們卻越打越熱鬧,到了後來,連帶把碧春碧平也捎帶腳一起罵,令周湯頭痛不止。

好到好在,從那一堆文人的罵道裏,卻讓周湯體會頗深。魏國的李氏善於詭計,每次就站在門口,生氣掐腰而立,罵人前會先設一個圈套,不知情的跳進去與她鬥法,才知道被圈到裏麵,羞愧難當;東吳的周氏到是鮮明透徹,聲調響亮,幹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就是現在人說的直腸人,她會邊打扮邊與你對詩吟句,生氣時身子不動,卻變得僵硬,每句話出口,絕對擲地有聲,聲聲刺耳;蜀國的孫秀比較圓滑,也是年齡最小的,嘴巴甜也勤快,說到氣憤處,就會憋著嘴欲哭不哭,欲淚不淚,讓人覺得可憐。

看到後來,周湯覺得再這樣下去,可就壞事,哪個官員來家裏看,該說你這軍師什麼水平,自己女人都管不了,還怎麼管理千軍萬馬,文臣武將,說出去不好聽,到最後裏外不是人。思來想去,終於想起一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