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與關公對決(3 / 3)

這就是當年李花朵配製的草藥,用來催奶的東西。試驗結果,當然是用於軍馬上,那些聞到藥味的軍馬,瞬間開始發情,輕則原地不動,不停嘶鳴,重的就開始四處亂跳,還用想,一定是在找母馬啊!

他給這草藥取一個別稱:藥霧彈。

誰能想到,這種藥用起來,瞬間就發揮能力。不過,還是從謹慎起見,不能用得過於頻繁,雖然他至今不知解除的方法,但難說東吳會有能仁智士,到時發現幾味草藥的配製,怕要反攻荊州,那就麻煩。

被綁在箭弩上的藥霧彈,加上土製的地雷,以及土製手雷,在預先埋伏好的地方,把吳軍炸得無路可逃,到時再把降軍收編擴充,怕是東吳也就日漸消退。

數日後,人馬已到荊州,但見那高牆城厚,城樓兵丁士氣,沒想到那關羽管束軍隊,確實不同凡響。大戰之前,能夠揮刀敗退敵軍,哪裏隻是一員大將可能出現,如果沒有如此軍隊,也隻是嚇唬人的言論。

城前已有報送,城前坐官吏迎接軍師進城,但見兩側百姓不約而同,駐足觀望,臉色比那逃跑的災民要強不少。看來城內糧草還算充足,急命各府內統領議事。想要與東吳開戰,至少得先知道,自己有什麼實力,東吳戰法如何吧。

“軍師來臨,定能令東吳兵敗如山倒,勢不可擋。”

見說話是一個矮個微胖的三品官員,也不認識,看身邊的趙雲威立旁側,就問這下麵說話何人。那矮胖官吏上前揖手,說是管理府內外書籍的治中,自報姓周,曾任過東吳前留守長史。見他年紀也在四十上下,如此持重之人,怎會出如此輕視對手言論。

“軍師不曉得,東吳如今非當年威望,與曹軍幾次大戰,損傷嚴重,內部錯綜混亂,已至徒有其表。”

未想到荊州還真有良才誌士,又細致觀察這周治中,麵貌仿佛熟悉,在哪裏見過。不會這蜀國人,與東吳人都長得如此酷似,怕不是土生土長,他要費力去一個一個認識,也得一年半載。順手把承上來的眾荊州官員名目表,又拿起來,上下來數也有數十號人。

“城裏,到底有多少年輕人,有統計數據嗎?”

這話說得底下幾人都是一愣,這白話到也能聽明白,不過,都是平民百姓、不學無術人聽到,如今從軍師嘴裏冒出。幾個人都怪異地相向而看,覺得可能是為體味百姓,故意如此表白。大家就不要裝了,也學軍師直言直語就得了唄。

隻見下麵一官吏走上前,遞上表格:“城裏年輕人不很多,多年戰亂,加上糧食不充足,剩下能戰的,也就萬餘人。”

周洋也懶得再問他是什麼官,於是又問,“荊州人一共多少人口?”

“十多萬人左右,周邊不好統計。”

這答案讓周洋有點奇怪,這麼多人,怎麼年輕人這麼少,難道剩下的都是婦女與老幼嗎?聽起來確實可怕,原以為至少也是對等,如果推導來看,原來這荊州至少三十餘萬人,經過連年戰勢,就剩下這不足萬人可充軍隊的士兵,加上他帶來的五千人,勉強還有二萬人。

看來要想取得這第一場勝利,也要玩一出空城計,不過,他這空城不能玩假人。心中大體了解城內外的情況,想好如此準備這第一場的大戰。

“命令城內工匠,即日起大量配置軍盔軍甲軍旗木刀木馬,發布公告,征集兵丁,亦鼓動家屬可參加助軍團。”

助軍團?這詞彙聽得下麵眾人不知怎麼問,先不管了,按照軍師要求,趕緊去辦吧。眼前剩下幾個官吏,周洋也不認識,就讓趙雲將軍吩咐下去,城內防守不可鬆懈,還要增強,就以助軍團替換。

數日後,一切準備就序,他就帶領那隻奇兵,以及這近兩萬兵力,對東吳十幾萬大軍,進行第一場誘敵戰。